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是指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行呼吸机治疗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
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监测对象
1、住进科室超过48小时的患者;
2、从科室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仍属本科感染; 3、月底转出的病人,如48小时内发生感染的,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科室的日期,记入转出科室当月感染
监测流程
核查表使用时间:
1、行留置导尿管插管时,或置管后72小时 2、执行CVC﹑PICC插管时 3、呼吸机使用过程中 监测方法
感染病例发现的方法:
1、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检查及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
2、向医生﹑护士了解患者情况等。关注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3、观察临床指征﹑实验室报告等确定相关部位的感染诊断。 感染病例发现的方法:
1、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检查及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
2、向医生﹑护士了解患者情况等。关注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3、观察临床指征﹑实验室报告等确定相关部位的感染诊断。
标本采集时机
1、在发生或怀疑感染时及时留送微生物标本
2、留置尿管超过6天需进行细菌监测(尿培养计数);
3、病人发热﹥38℃,考虑感染所致,伴有以下一种情况应抽血培养①留置静脉导管≧5天②出现医院内肺炎。
4、合格的标本是提高病原微生物培养价值的保证,可以提高病原体培养阳性率和准确率
5、患者发生感染时由医生填写“本科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护士填写“本科病人日志”
“三管感染”诊断
三管感染”诊断(VAP)
①使用呼吸机48h后发病;
②胸片与机械通气前胸片比较出现肺内浸润阴影或显示新的炎性病变; ③肺部实变体征和/或听诊可闻及湿罗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a.白细胞>10.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转移;b.发热,体温>37.5℃,呼吸道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c.起病后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菌等临床判断、病原学诊断、组织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标准:
①气管内抽吸物培养。
②气管镜保护性毛刷。是VAP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③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排除VAP有重要作用。 ④阳性的脓液或血培养结果。 此4项中满足任何一项即可 病原学诊断标准:
①气管内抽吸物培养。以消毒吸管经气管导管吸取分泌物行细菌定量培养,如分离细菌浓度≥10CFU/mL,则可诊断,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80%。 ②气管镜保护性毛刷。刷取分泌物定量培养,以≥10CFU/mL为诊断标准,是VAP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在未用抗生素时,其特异度为90%,但敏感度仅为40%~60%。 ③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本法可克服气管镜保护性毛刷取样范围小的缺点,以分离细菌≥10CFU/mL为阳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50%~90%,其阴性培养结果对确认无菌肺组织的敏感度为63%、特异度为96%,故在排除VAP时有重要作用。
④阳性的脓液或血培养结果。此4项中满足任何一项即可 组织学诊断
经皮肺穿刺活检和开放性肺活检,所采集的分泌物和肺组织,可作组织学检查、特殊病原检查和培养,确诊率很高,是诊断肺炎的金标准,但二者均为创伤性检查,并发症相对较多,且不能早期诊断。一般仅用于经初始治疗无效,用其他方法均未能明确诊断,且病情允许的患者。 三管感染”诊断(CR-BSI)
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T>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至少有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 三管感染”诊断(CA-UTI)
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包括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样菌培养G+球菌菌落数≥104cfc/ml、G-杆菌菌落数≥105cfc/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样菌培养菌落数≥103cfc/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5、无临床症状:
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
6、尿液培养G+球菌菌落数≥104cfc/ml、G-杆菌菌落数≥105cfc/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