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真题和全部答案.docx

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真题和全部答案.docx

来源:意榕旅游网


2 0 1 5 年 常 州 市 中 小 学 、 幼 儿 园 教 师 晋 升 高 级 专 业 技 术 职 务

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试题 说明:

①本次考试为书面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 ②本试卷分 I、 II

120 分钟。

两部分,其中第 I 卷满分为

70 分)

70 分,第 II 卷满分为 80 分。

第 I 卷(教育教学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 每小题 题号 答案

2 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A. 因材施教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何种教育思想 C.好学乐学

B. 学思行结合 D.启发诱导

2.被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 原则的是

18 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

A. 量力性原则 A. 发现学习

B .直观性原则 B. 合作学习

C.巩固性原则

C.观察学习

D.系统性原则

3.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D.有意义学习

4.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 杜威

B. 罗杰斯

C.布鲁纳

D. 布鲁姆

5.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阶段性

量包括

①教师教学风格

B. 互补性 C.顺序性 D. 差异性

6.某学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开展”生本教学法”研究

,以生本教学法为自变量

,学生成绩为因变量 ,则控制变

②作业数量与形式

③期末统考试卷

④班级文化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因怀疑自己解题错误而重新审题,因阅读遇到障碍而反复阅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精细加工策略

B. 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 她 )的优点,而很难想到他 D.投射效应

( 她 )的缺点,这是人际关系中

8.一个教师想到班级中的一个好学生,总是想起他 的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9.通过道德教学来实施德育,其不足之处在于 A. 课程时间难以保证 C.学生道德认知不全面 10.在学期即将结束时 A. 形成性评价

B. 德育内容零散

D.学生道德行为难以落实

, 教师为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属于 B. 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11.关于翻转课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③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②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个性化沟通的方法

④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C. ①②③

A . ①② B. ②④ D. ①②④

12.当前,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初中物理课、高中物理课中都有跟“力”有关的知识,这种课程编排方式称为

A. 单科直线式

B. 单科循环式

C.螺旋式

D. 多科并进式

13.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A.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 B. 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实践课程 D.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4 .某政治老师教授“物质”概念时 ①被动学习

②自主学习

③机械学习

,自己先读了一遍课本中的“物质”定义

,然后就要求学生看书

,并熟记书

上的 \" 物质 \" 概念。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属于

④他主性学习 C.①④

D .①②④

A .①③④ B .①③

15.当今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选修制”、“经验课程”、“综合课程”,这种重视体现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即追求

A. 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的内在统一 B. 传统课程与现代课程的内在统一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 D.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导的内在统一二、简答题( 15 分)

学生小李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在快要考试时他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复习。在复习时,小李常常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请你从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角度对小李的学习提出指导建议。 三、案例分析题( 25 分)

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两种“学生插嘴”的现象:第一种现象,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者提出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会冒出一句意想不到的话;第二种现象,当某个同学在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会无意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两种现象给很多教师带来了担心与困惑,为此,张老师提出了一条规定:课堂上不许学生插嘴。

1.请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张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2.结合你的教学经验,就处理“学生插嘴”现象提出你的建议。( 第 II 卷(教科研水平

13 分)

12 分)

80 分)

四、简答题( 20 分)

1.小李老师工作三年了,他对不少问题都很感兴趣,并想开展研究,但对于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 小李老师却犹豫不决。请你告诉小李老师,当作课题来研究的问题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求。(

10 分)

2.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研究由于其特殊性,应该采用定性研究;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研究必须用数据说 话,应该采用定量研究。请简要分析以上两种观点。( 五、理论应用题( 25 分)

某教师很擅长钓鱼,而且该校许多学生也对钓鱼很感兴趣,于是该教师想开发一门钓鱼方面的校本课程。请

10 分)

你帮该教师设计一份《钓鱼校本课程纲要》(只要列出课程纲要的要点即可)。 六、理论应用题( 35 分)

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最佳路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为此,某校成立了“国家课程校本化行动研究”课题组,准备开展相关研究。

1.请你为“国家课程校本化行动研究”设计研究内容。( 10 分)

2.请以“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策略”为题,写一篇论文(只要呈现论文的框架结构可)。( 25 分)

和每个段落的要点即

2015年常州市晋升高级职称理论考试参考答案

第 I 卷(教育教学理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 题号

1

2

70 分)

2 分,共 3

4

30 分)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B D B D B D B D C D A C

二、 简答题( 15 分) 答案要点

1.复习策略:建议小李改变这种考前突击复习的不良习惯。( (2) 复习的方式:适度过度学习;

(3) 复习的方法: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如尝试背诵法。( 2.组织策略:

3 分)

(1) 复习的时间:及时复习,在遗忘尚未产生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

6 分)

( 1)系统复习: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

化;( 3 分)

( 2)运用摘录、画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策略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构建所学内容的组

织与结构。( 3 分) 三、案例分析题( 25 分)答案要点:

1.( 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3 分)

张老师出于课堂管理的原因,不许学生插嘴,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益,但这种做法与新课程理念相违

背,不可取。( 1 分)

( 2)课堂是学生获得发展的主要渠道,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课堂插嘴是学生 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方式,因此,不应该简单禁止学生插嘴。( 关系。( 3 分)

( 4)学生插嘴现象对教师提出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变能力、管理能力都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 展,灵活机动地处理学生插嘴现象,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这一点来看,也应该允许学生插嘴。( 2.答案要点:

( 1 )要允许学生插嘴,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3 分)

( 3)由于师生是平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表见解的权利,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有利于形成新的师生

3 分)

3 分)

( 2 )要进行生成性教学,把学生插嘴的内容作为生成性资源加以开发并充分利用。( ( 3 )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教学决策的依据。(

3 分)

3 分)

3 分)

( 4 )允许学生插嘴,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表达,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注意尊重他人, 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第 II 卷(教科研水平 五、简答题( 20 分)

80 分)

答案要点:

1. (1) 问题必须有价值;

(2) 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 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4) 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5) 问题要有可行性。(每一点

2 分)

2.( 1)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过于片面。( ( 1 分)

1 分)

( 2 )定量研究的数据只能表明趋势,却无法发现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2 分),且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量化。

( 3 )定性研究能挖掘教育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研究样本小,研究成本高,且结论不宜推广(

2 分)

( 4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时候,要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决定以哪种方法为主,以哪种方法为辅。( 五、理论应用题( 答案要点:

2 分)我们在选用研究方法的

2 分)

25 分)

课程名称:《某某学校钓鱼校本课程纲要》或能表达该; 开发教师:教师个人或团队;

课程开发类型:自编、选用、拓展、延伸等课程开发类; 课程简介:简单明了地说明该课程的作用、价值,以引; 课程目标: 3-5 条,清晰明了,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 课程内容:包括若干章,每章内容梗概;

实施建议:包括学时设计、场地要求、对学生的选课要; 评价标准 :从出勤、学习参与情况、学习 六、理论应用题( 答案要点

35 分)

1. ( 1)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现状调查研究( 2 分)

( 2)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研究(课程的整合、内容的增删、教学方法、资源的开发等)( ( 3)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策略研究(目标、内容、资源开发、管理、教学和评价等层面的策略)( ( 4)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评价研究(对学生、教师及校本化的课程等评价)( 2.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内涵与价值(

6 分)

3 分)

3 分)

2 分)

(一)内涵: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的校本化建设和创造性实施。

(二)价值:满足地区和学生的差异性发展需要;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增加教师的归属感,提升专业品 质。

二、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基本原则( 6 分)

(一)基础性原则:要为学生打好基础,确保国家课程的底线要求。 (二)个性化原则 (三)全面性原则

: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要兼顾全体学生。

(四)量力性原则:要考虑课程成本,考虑学校现有的硬件条件和师资条件。 三、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的实施(

6 分)

(一)明确学校发展特色,找准它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契合点。 (二)整体上设计好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方案。 (三)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7 分)

(一)培养课程意识,从自发校本化到自觉校本化。 (二)在国家课程框架内对课程内容进行校本化改造。 (三)课程实施的适应性策略。 (四)教师主体地位唤醒策略

(五)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学生参与策略 (六)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管理与监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