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复习资料题库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复习资料题库

来源:意榕旅游网


1、过程控制系统是由测量变送和被控对象等环节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中按被控参数的名称来分有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控制系统。

3、目前求取过程数学模型的方法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根据过程的内在机理,通过物料和能量平衡关系,用机理建模的方法求取过程的数学模型。

4、描述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的参数有最大偏差、衰减比和余差等。

5、液体的密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系,其中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液体的密度则主要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与压力的变化关系不大。

6、一般简单的调节系统有测量单元、变送单元、显示指示单元、调节单元、执行单元。 7、在分辨铂铑热电偶的正负极时,是根据偶丝的软硬程度来判断的,较硬的偶丝为正极。 8、弹性式压力计是根据弹性零件的位移变形与所受压力成比例的原理来工作的。当作用于弹性元件上的被测压力越大时,则弹性元件的变形越大。

9、流量有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其间的关系为质量流量=体积流量*液体介质密度。

10、其调节系统采用比例积分作用调节器,先用纯化比例调整到合适的调节输出,再加入积分作用后应减小调节器的放大倍数才能使稳定性不变。

11、仪表自动化标准中,气动仪表标准信号范围是0.02—0.1MPa;电II型标准信号范围是4—20mA;电III型标准信号范围是0—10mA。

12、控制系统引入积分作用是为了消除余差但积分的引入会使系统不稳定,引入微分系统是为了克服质量滞后。某调节系统采用比例积分作用调节器,先用纯比例调整到合适的调节输出,在加入积分作用的过程中,应减小放大倍数。

13、被调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Q/Qmax)与阀门相对行程(1/L)之间的关系,称为调节的流量特性;若阀前后的压差保持不变时,上述关系称为理想特性;实际使用中,阀前后的压差总是变化的,此时上述的关系称为工作特性。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直线、等百分比、抛物线和快开,流量的选择主要是与广义对象相匹配。

14、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调节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提高工作效率,2、具有鲁棒性,3、对进行副回路的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

15、控制对象的干扰通道的动态特性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是: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愈大,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小;干扰通道容量滞后愈多,则调节质量越好;干扰通道的纯滞后对调节质量无影响。

16、简单调节系统的基本特征是闭合回路和负反馈。 17、常用的标准流件有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

18、热电偶的热电特性与两接点处的温度和热电极的材料有关,与热电偶的长短及直径无关。

19、差压式流量计是利用节流原理进行测量的。

20、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测量液位时,如测量高粘度导电介质则测量精度受虚拟液位的影响。 21、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一般包括自动检测、自动操纵、自动保护、自动控制。 22、闭环控制系统的分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简答

1、正迁移和负位移有什么不同,如何判断?答:在液位测量中,当被测液位H=0时,如果差压变送器的输入信号P>0,则为“正迁移”,反之,当P<0,则为“负迁移”。

2、什么叫节流现象?流体经节流装置时为什么会产生静压差?答:节流现象指流体在有节流装置的管道中流动时,在节流装置前后的管壁处,流体的静压力产生的现象。流体经节流装置时,由于流速发生变化,使流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动能的变化必然

引起静压能变化,所以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必然会产生静压差。

3、什么叫节流现象和标准节流装置?答:节流现象指流体在有节流装置的管道中流动时,在节流装置前后的管壁处,流体的静压力产生的现象。标准节流装置指节流装置的结构、工艺要求、取压方式和使用条件等都已经标准化的节流装置。 4、热电偶的结构与热电阻的结构有什么异同之处?答:热电偶的结构式有普通型、铠装型、表面型和快速型四种。热电阻的结构式有普通型、铠装型和薄膜型三种。普通型热电偶由热电极、绝缘管、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普通型热电阻由电阻体、保护套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其中,保护套管和接线盒与热电偶的基本相同,中心元件电阻体与热电偶的热电极不同。铠装型热电偶的结构与铠装型热电阻的结构完全不同。

5、安装压力计要注意哪些事项?答:1、压力计安装在易观察和检修的地方;2、安装地点要求避免震动和高温影响;3、针对被测介质的不同性质要采用相应的防热、防腐、防冻、防堵等措施。4、压力计的连接处,应根据被测压力的高低和介质性质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密封垫片,以防泄漏;5、当被测压力较小而压力计与取压口又不在同一高度时对高度引起的误差应按P=(+-)Hpg进行修正;6、测高压的压力计除选用有通气孔外,安装时表壳应向墙壁或无人通过之处,以防发生意外。

6、比较差压式流量计与转子流量计的异同点?答:差压式流量计在流量变化时,节流装置两端的压降也随之变化(工作原理:利用节流装置前后壁处的压差与流量的关系进行测量的)结构:节流装置、引压管路及三阀组、差压计;转子流量计在变化时,转自两端的压降是恒定的(转子流量计是通过改变流体流通截面积的方法进行测量的)。结构:锥形管、转子。 7、热电偶测温时,使用补偿导线的目的是什么?它能否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如不能因如何处理?答:由热电偶原理知道,只有当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时,热电势才是被温度的 单值函数。实际应用中由于热电偶的工作端与冷端离得很近,而且冷端又暴露在空气间,易受到周围环境波动的影响,因而冷端温度难以保持恒定。解决这类问题采用一种专用导线,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操作室内,这时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必然小,且测量值也随冷端温度变化而变化,这样测量的结果就会产生误差故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8、热电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有哪些冷端温度补偿方法?原理是什么?答:采用补偿导线后,把热电偶的冷端从温度较高和不稳定的地方,延伸到温度较低和比较稳定的操作室内,但冷端温度还不是0摄氏度,而工业上常用的各种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曲线是冷端温度保持为0摄氏度的情况下得到的由于操作室的温度不恒定这时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必然小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测量的结果就会产生误差。因此在应用热电偶测温时,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1、冷端温度保持为0摄氏度;2、冷端温度修正方法;3、校正仪表零点法;4、补偿电桥法;5、补偿热电偶法;原理:

9、比例控制规律是怎样的,什么是比例控制的余差,为什么会产生余差?答:比例控制规律(P)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变化量p与输入偏差信号变化量e之间成比例关系,即P=Kpe式中,Kp为比例放大系数。当比例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结束之后,其被控变量新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是比例控制过程中的余差。之所以比例控制会产生余差,是由于比例控制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因为比例控制作用是与偏差成比例的,只有存在偏差才能控制作用。当系统受到一定的扰动后,为了克服扰动,必定要有一定控制作用才能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所以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后,为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必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偏差,这就是余差。

10、试问控制阀的结构类主要有哪些类型,列举3个控制阀的适用场合?答:直通单座控制阀(小口径,低压差)、直通双座控制阀(最为常用)、角形控制阀、三通控制阀(配比控

制或旁路控制)、隔膜控制阀(强酸,强碱,强腐蚀性,高黏度,含悬浮颗粒状的介质)、蝶阀、球阀、凸轮挠曲阀、笼式阀。

11、简单控制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简单控制系统由检测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组成。检测变送装置的作用检测被控变量的数值并将其换为一种特定的输出信号。控制器的作用是接受检测装置送来的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送往执行器。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操纵变量的数值,以达到控制被控变量的目的。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装置。

12、弹簧管压力计的测量原理?试简述弹簧管压力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测压过程?答:当被测压力通入弹簧管后,由于弹簧管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使其自由端产生位移,经放大后就可以由指针在面板上指示出相应的压力值。主要由弹簧管、放大机构、指针、面板及压力接头组成。

13、从保证控制质量的角度,控制阀设计中应考虑哪几个方面?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哪几种形式?答:根据过程特性,设计阀的工作特性;根据控制阀的口径设计。理想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抛物线及快开等几种。

14、在控制系统应用中,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和组合控制规律?写出各自的表达式?它们各应用在什么场所?答: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p=Kpe、积分控制、微分控制p=TDde/dt;组合控制规律:PI、PD、PID等

15、什么是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什么是允许误差、基本误差?答: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