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3诗歌鉴赏及默写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3诗歌鉴赏及默写

来源:意榕旅游网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诗歌鉴赏及默写

【2011年】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论语》)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白居易《琵琶行》)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杜牧《阿房宫赋》)

(4)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参考答案】

1/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10.(1)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写出“早春”,1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分)

10.(2)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2分)

11.(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010年】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2/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3) ,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10.(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2)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11.(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2009年】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3/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4)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参考答案】

10.(1)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或: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③“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11.(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2008年】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 。(《荀子·劝学》)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

(3)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10.(1)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在秋天冒着霜雪开放的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2)前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开在小池得南边,不必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即便是在雨后霜前也一样开得鲜艳。作者颇有以木芙蓉自喻之意。后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冒着微

5/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寒,在秋天孤单地开放,虽然艰辛,但它仍向霜神致意,不惧寒冷侵袭,不会象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

11.(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007年】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4)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10.(6分)(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

6/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11.(6分)(1)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3)奈何取之尽淄铢 用之如泥沙 (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2006年】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作家的诗文篇名。(两题任选一题)(6分)

(1)①群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写出杜甫“三吏”、“三别”两篇作品的名称。

②①

7/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2)①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②写出柳宗元两篇散文作品的名称。 【参考答案】

13.(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14.(1)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②《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2)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小石潭记》《愚溪诗序》《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

【2005年】

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分)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

8/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西厢记》)

(3)众芳播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林逋《山园小梅》) 【参考答案】

14.(8分)(1)2分 荒村与古寺 断霭与流莺 生与语 写出其中任意一组,给2分 (2)(3分)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意思答对即可。答出“闲情”给1分,答出“触景生情”给1分,答出“思乡之情”给1分。

(3)(3分)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分析给2分。答出画面的内容给1分。 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15.(4分)(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3)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2004年】

9/10

广东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3-诗歌鉴赏及默写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l)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 ,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 。(《三国演义》卷首词) 【参考答案】

16.(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