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很全)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 施工准备

1. 砖墙砌筑完毕,柱底清理干净。

2. 楼面模板已铺设完成,具备钢筋吊运条件。 二、 质量要求

1. 钢筋原材料及钢筋加工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主控项目:

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1.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235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3箍筋弯钩形式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一般项目:

1 外观质量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 钢筋调直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R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mm,箍筋内净尺寸 ±5 mm 4 钢筋安装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规定。 主控项目:

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抽取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3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绑扎钢筋网 长、宽(mm) ±10 网眼尺寸(mm) ±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mm) ±10 宽、高(mm) ±5 受力钢筋 间距(mm) ±10 排距(mm) ±5

保护层厚度(mm) 基础 ±10 柱、梁 ±5 板、墙、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mm) ±20 钢筋弯起点位置(mm) 20 三、 操作工艺 (一) 构造柱钢筋绑扎

1. 制作构造柱钢筋骨架: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无设计要求时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向上、向下500mm范围,箍筋间距为100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

后再绑扎)。

2.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抗震规范的要求。

3.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根据弹好的轴线,对偏位的钢筋适当进行调整,然后再安装构造柱骨架,并绑扎牢固。

4. 砌完墙砖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二) 圈梁钢筋的绑扎

1. 待圈梁模板及楼面平板铺设完成后,先绑扎圈梁钢筋,圈梁钢筋采用现场绑扎。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2.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附录B中对纵向钢筋搭接长度的有关要求,如下表: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C25 C30~C35 ≥C40 光圆钢筋 HPB235级 45d 35d 30d 25d 带肋钢筋 HRB335级 55d 45d 35d 30d HRB 400级、RRB400级 ____ 55d 40d 35d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4.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 楼板钢筋绑扎

1.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2.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4. 板的双层钢筋之间须加相应板厚的塑料马凳,以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

四、 成品保护

1. 构造柱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2. 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存放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 3. 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五、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柱筋采用缠扣法。 2. 钢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应在砼浇筑前再整修一遍,并在砼浇过程中派专人值班看钢筋。

3. 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在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扎牢的同时,还要在伸出筋处绑一根定位箍筋,浇筑砼后应立即修整。

一则通用的钢筋工程技术交底方案

[color=DeepSkyBlue][size=6][font=黑体][b]图书馆工程写的一则钢筋技术交底方案,写的很不错希望大家可以套用! 下载后别忘了

给作者回复以表支持哦!![/b][/font][/size][/color]

工 程 名 称 图书馆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工程 分部(子分部) 工程 混凝土基础 交底内容: 一、件作业条

1.熟识图纸,核对半成品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2.准备好20~22#镀锌铁丝,水泥垫块以及常用工具和机具。 3.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仔细核对。 4.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清理好。 二、操作工艺

1.基础底板采用Φ25焊制钢筋马镫间距双向1.2m,马镫放在底板下层网片之上,绑扎底板上层网片时,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排架,绑扎好后拆除。基础底板钢筋支撑采用Ω形Φ14马镫。 2.柱

⑴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

⑵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柱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铁丝扣要互相成八字形绑扎,在主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加密为100mm。 3.梁与板

⑴纵向钢筋出现多层排列时,梁排钢筋之间应垫以φ25的短钢筋。

⑵箍筋的接头位置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梁箍筋接头在下。

⑶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下部的钢筋(负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悬挑结构,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⑷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⑸框梁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离要留有30mm,以利浇注砼需要。 ⑹钢筋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搭接长度的末端距离钢筋弯结处,不得小于10d,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②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 ③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钢丝扎牢。

④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根据图纸的具体要求,其中梁内架立筋与支座上部钢筋的搭接长度为:架立筋直径为φ10时,搭接长度150mm;架立筋直径为12时,搭接长度为200mm(非框架梁)。

三、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实验报告。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⑷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及纠正。 ⑸浇筑砼时,受侧压钢筋位置出现移位时,应及时调整。

⑹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入超过规范要求,要做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⑵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电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站

人。

⑶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⑷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不得擅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五、产品保护

⑴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 ⑵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 ⑶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⑷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内或避风雨处垫好,防止锈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