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学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知识导航】

《背影》里最动人的我认为是这一段:“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这样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它感动我们,是因为我们也许都有一个类似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已经超越了纳妾和气死祖母的那个朱自清生活真实的父亲。我们可以因为生活的“父亲”是如此龌龊而鄙视他,但这也已经和文学形象的“父亲”的动人无关。

这个背影,感动过无数读者。他之所以感动我们,就在于作者笔下有我们如此熟悉的一个“背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除此以外,最主要的还有作者抓住了人物特点,写出了人物个性,从而真正抓住了人物的灵魂。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为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要刻画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首先要观察、思考,发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同样的性格开朗,具体的表现却会大不相同,或心直口快,或热情似火,或直率莽撞„„通过细致的观察,你会逐渐发现身边的人原来是那样的各具特点。在观察了人物的这些外在表现后,我们还应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人物形成或这或那的个性的原因,如为什么开朗,为什么忧郁,为什么热情,为什么莽撞„„这种进一步的观察会使你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更鲜明的认识,积累更多的素材,写起来便有了源头活水。

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在写作中做到这一点呢?首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怎样观察人物的特点,品析人物的个性?人物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突出人物个性?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突出人物个性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无数少女少妇的望穿秋水;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眼睛,《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突出人物个性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

1

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借鉴实例

鲁迅《一件小事》当“我”看到车夫关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按正常的视觉应是越远越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刚好相反,是“愈走愈大”,这就写出了“我”的内心震撼,自渐形秽。 言为心声,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那一节,鲁提辖打了三拳之后发现郑屠可能死了,于是他就说:这充分地体现出鲁达的粗中有细。 再看一个例子

《儿子眼里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作文也可以经常运用心理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突出人物个性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前面提到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细节,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了鲁达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上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一表现的性格特点。

再看一个例子

《荷花淀》 孙犁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在这个片断中“震动”“吮”这样的动作揭示了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胜过千言万语。

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穿、脱、穿的描写。这个细节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起作用。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

2

要严惩“罪犯”,但一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人群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脱了大衣又穿了起来。最后真相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这个细节贯串全文,多方面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出场时穿的新大衣,显示警官耀武扬威的气焰;变化无常的过程,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性格。 写好细节

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些看起来好像不影响叙事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文章生动自然并且有深度,内容也会很充实。而大家写叙事写人的文章最大缺点就是把文章写得流水账一样,“今天我晚了一点起床,把单车骑得飞快去上学,突然‘砰’的一声胎爆了,只好去补胎,迟到了,被老师罚跑了两圈,今天真倒霉!”,根本没有什么细节,甚至连最基本的详略都没有。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突出人物个性

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大家可以看看,鲁迅在小说《药》中的环境描写: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楔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互相烘托,比如写一个热闹的聚会和朋友兴高才烈的言行及笑脸;同样,也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进行对比烘托,同样是写一个热闹的聚会,你也可写发现为聚会不停忙碌的母亲白发又多几根。

5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突出人物个性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有进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 其实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文章的个性不是盲目崇新,滥用流行语,生造词,填充数字与外文。文章于平实的语言中加入些新词,的确令人仿佛呼吸到一丝新鲜空气,但有的文章通篇“新”到底,多少是受某些所谓时尚杂志的影响,以“怪”词作为全文的骨架。此类文章不会给人以美与舒心的感觉,显得机械,缺乏灵性。

文章的个性更不是违反逻辑,正话反说,颠三倒四,推翻所有的行文框架,让人不知云 。文章隽永,让人回味与深思的首要条件是表达清楚,能让人看后明白它说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作进一步思考。

有个性的文章就像躺在纸上的作者本人,他的哭与笑你都可以看到,当然有时他是戴着

3

面纱的。那些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调侃式的文字,天南地北胡扯一通,还有一些无病呻吟的另类文章,乍一看,很新鲜,嘿嘿傻笑一阵;看过后,文辞似不敢在脑中耽搁,溜得飞快,不留痕迹。因为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作者感情的表露,你找不到藏在字后的跳动的真心。 将你所想要说的,痛快淋漓地泄在纸上,即便是用最平常的句子,也是别人所不能表达的。世上本就没有两份一模一样的情感,这才人所不能模仿的你最真的个性。

佳作欣赏

她是位性格独立的人

我有一位堂妹,她叫安妮。也许是在旧金山住得太久,受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安妮同我们中国女孩不一样。

尽管从表面上看,安妮也是黄色的皮肤,大大的眼睛,乌亮润泽的头发,以及那中国人特有的热情。但内骨子里,她与中国女孩风格大相径庭。〔抓住外貌的一致突出内在个性的独特〕

中国孩子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不敢独立生活。而安妮不是这样,这次她从美国回来,就是她独自驱车到机场;独自办理海关手续,验证护照;独自登上飞机来到中国,整个行程没有一个亲人跟随着。〔联想人物的做法突出个性 〕 这令我敬佩不已。我不知道:一个涉世未深,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怎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勇气,独自从容地穿人流,穿越太平洋,来到异地?〔适当的议论和抒情,通过自我的感受,突出人物的个性〕

我带着疑问问她,她莫名其妙地看着我,耸耸肩膀,摊开双手,认真地说:“哦,我的上帝!小孩也是人啊,我们难道不能自由地生活吗?我们难道一直需要依赖父母吗?我认为上飞机出国飞越太平洋,是一件非常美妙非常好玩的事情,它比 ‘彼雅娜’ 钢琴好玩得多了。” 〔运用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突出个性〕天!上飞机这是冒险的事,她竟说是好玩!美国人的思想真是怪怪的。〔通过自己的感受,突出人物个性〕

安妮的中文不是很好,平时我们交流时,她总是一半汉语语式里夹一半英语单词。这样的交流,迫使我不得不听一半揣摩一半。她爱吃中餐,对街上的小吃眼馋嘴也馋。我想给她买,可她就是不让,非要亲自购买。于是,麻烦来了,她说的话,营业员阿姨只能听懂一点点,常常是连说带比划手势,阿姨才能明白七八分。有时,实在搞糊涂了,我不得不出马做安妮的翻译。就这样,安妮还怪我多事。她得意地说,“再过两年,我还想一个人闯遍黑非洲,到那时,难道你还想做翻译?” 〔观察人物的做法和语言,突出个性 〕天,她胆子好大啊!〔抒发自己的感受,突出人物个性 〕

不过,我最后还是读懂了安妮。是的,人,就得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安妮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必须具有独立的品格!〔结尾适当简洁的议论,高度肯定了安妮的独立这一个性,升华主题〕

友情提醒

1.拟题 文章所写内容与所填词语相一致,否则文不对题。

2.人称 适宜用第三人称写主人公,如果用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易写偏题。

3.语言 尽量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来体现个性.叙述过多,语言较乏味.

4.情节 撷取最典型的素材, 设计巧妙有曲折, 另外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但应力求自然有生活真实感.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