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约束
宁波⼀考⽣
我所看到的世界,杨柳是流动的绿,阳光在午后是透明的,蜿蜒到它可以到达的每⼀个地⽅,不远处马路上传来繁忙的声响,睡着的⼈在初三繁忙的学习约束之中享受着属于⾃⼰的那⼀刻宁静的幸福,空⽓⾥绷着平缓⽽舒畅的节奏,像是永远停在了这⼀点,以⾄于完全不⽤考虑它将来会延伸到哪个⽅向。
昏昏欲睡不想提笔做作业的我,在伸了⼀个懒腰之后,环视了⼀下周边奋笔疾书、埋头苦学的伙伴们,⾃顾⾃地转头看起了天空。天空很蓝,⽩云静静飘移,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向未来。
夏天,在没有空调的公司⼆楼,最前⾯⼀名⾝着衬衫的男⼦正对着电脑⼯作。在这座城市,数以千计的⼈与这名男⼦做着同样流程的⼯作,⼀天到晚忙个不停,电脑上的⼀个个汉字就是他⽣活的依托。在⼤雾弥漫了城市每⼀个⾓落的岁⽉⾥,⽩天被染上⿊⾊,⿊夜⼜被染成⽩⾊,⽇⼦就这样从指缝中逝去,杳⽆声息。偶尔在下班去公交车站的路上默默思索,⾃⼰好像少了点什么,失去的东西,叫作——幸福。
思绪回到现实,天空依旧很蓝,⽔笔摩擦A4纸的声⾳如同沙沙的⾬声,静谧⽽深远。对我⽽⾔,这不就是⼀⽣中最为美好的时光吗?作业、中考、⾼中、⼤学……诸如此类的“约束”似乎没有尽头,却可以过得很充实,连平时与同学之间的说笑都成了每天最美丽的插曲。
没有⼈能跨越约束,直接奔向未来。约束也许是酸涩的,透着些⿇辣。然⽽,⼀如朝霞般美好的未来,却⽆不建⽴在被约束的基线之上。上帝赋予我们的每⼀分、每⼀秒都充满了神秘的意义,不会漏掉⼀个⼈,但也绝不会让⼀个⼈超常跨越,倒不如在静好的岁⽉⾥学会期待。
也许,明天会更好。
善,润了华年
南通⼀考⽣
那是⼀个难忘的傍晚。我和往常⼀样,撑开⾬伞,穿过霓虹灯闪烁的闹市,拐进了长长的⼩巷。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拙朴典雅,古⾊古⾹。
⼩⾬淅淅沥沥,⾬丝⽆声地飘洒在伞布上,⼜悄悄地跳落在⽯板路上。⽩⽩的⽯板路⾯便在朦胧的灯光中显得晶亮。
穿巷的微风中飘来淡淡的⾹味。抬头⼀望,谁家的玫瑰忘收了,在墙头上红红地燃烧,也许是主⼈有意为之,和⼤家共享吧!我静静地在⼩巷⾥漫步,欣赏着。那细⾬霏霏,好像也滋润了我的⼼⽥。
“扑通”⼀声,我扭⾝⼀看,是位戴⽃笠的中年汉⼦摔倒了。细密的⾬雾⾥,他呆愣了⼀下,“哎”地叫唤了⼀声,似乎摔得有些疼了。他⼩⼼翼翼地撑着⾝⼦,要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次⼜⼀次,却都伴随着轻微的磕碰声⽽失败了。
我和⾏⼈反应过来,匆匆⾛上前。这时发现,原来他的⾝旁还有⼀筐⽉饼,圆圆的⽉饼滚落在⽯板路上,四散开来。我们急忙围上去捡,⽉饼很快被拾到了筐⾥。那中年汉⼦⼗分沮丧,⼏个慈祥的妇⼥围上去询问,才知道原来他是给⼀家超市送货。
“还好,没碎多少。”
“没关系,只是包装纸湿了点,⼲了就好了。”
⼈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洒满⼩巷,那玫瑰仿佛更⾹了⼏许。
那汉⼦还是有些难过,不由得轻声叹息。这时,⼀位⼤妈说:“这⽉饼跌落在咱⼩巷,我看哪,是和咱们⼩巷有缘分。过节了,家家都要买⽉饼,不如⼤家就在这⼉买两⽄吧。”⼤妈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热烈响应,硬币的叮当声在⼩巷⾥优美⽽和谐地回响着。我也买了两⽄——玫瑰⾖沙味⼉的。
戴⽃笠的汉⼦⼗分感动,向⼈群深深地鞠了⼀躬,两颗⼤⼤的⽔珠跌落在⽯板上,像花瓣⼀样绽开。他挑起担⼦,蹒跚地⾛了,这时⼤家才发现他的腿有点跛。
⼈群很快散去了,⼩巷⼜恢复了平静。
我咬了⼝⽉饼,甜⼊⼼底。破碎的是⽉饼,圆满的是⼈⼼。
我抬头望见墙头的玫瑰,它越发的鲜艳迷⼈了,宛如⼀簇燃烧的⽕焰。
⽬送着⼈们离开的背影。听着⼩⾬滴滴答答,那份⼈与⼈之间的善意,也仿佛伴着⼩⾬落进我的⼼底,从此岁⽉温馨芬
芳。
好物未必要占有
绵阳⼀考⽣
刚看到这个题⽬时,我有些迷糊:何谓好物?既然是好物,为什么⼜未必要占有呢?因为爱美之⼼⼈皆有之,这岂不⽭盾吗?占有了⼜会产⽣什么
后果?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思索——也许,“占有”本⾝就是⼀个不太好听的词语,意指“⽤强⼒或其他⼿段独⾃拥有某种事物”,所以⼈们对它就会产⽣⼀种本能的排斥⼼理。嗯,这样想来,确实没错,好物就是不该被占有。
可现实呢?看到了好物,很多⼈就会像饥饿的⼈看到了⾯包,像沙漠⾥的⼈看到了绿洲,像夜⾏⼈看到了灯光……必欲先⾏占之⽽后快。于是,原本为⼤家出⾏提供⽅便的共享单车变成了私⼈物品,被锁进了⼩区甚⾄推进了⼀些⼈的家门;银⾏或超市门⼝的共享⾬伞⼀把⼀把地凭空消失,最后只剩下⼀个孤零零空荡荡的伞架;车站码头⽤来供旅⾏⼈不时之需的共享充电器,居然也接⼆连三地消失,让很多正好需要的⼈望电兴叹;图书馆,⼀些好的图书不是丢失就是被“开了天窗”,⼀本本好书被弄得千疮百孔的,看得⼈⼼痛不已,甚⾄还有些咬⽛切齿……
⼀桩桩,⼀件件,真是举不胜举。这⼀⽅⾯当然跟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的客观现实有关,但国民素质低下的问题更为突出。试想,如果相关制度细致完善,能对任何有违公德侵占公物的⾏为进⾏相应的惩罚,⼜怎么会有众多⼈敢去占有?如果国民素质⾜够⾼,能认识到“好物”的真正价值,⼜怎会有⼈愿意去“占有”?在这⽅⾯,新加坡和⽇本真的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我绝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就事论事!新加坡城市的公共设施⼀直保持着极⾼的完备率,这不仅是因为新加坡有完备苛严的
法律,还因为新加坡⼈也都有很⾼的⽂化素养。⽇本,这个曾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极⼤伤痛的国家,不可否认的是,⽇本⼈的素质是极⾼的,⽇本的法律也是相当完备的,所以⽇本的社会秩序是很好的,⽇本的公共设施的毁坏率同样是极低的。
所以,在这⽅⾯,我们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也
许三年五年,也许⼗年⼋年,甚⾄更长。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动,只要我们都能拥有材料中那对看花姐妹的⼼态,保持良好⼼态,好物未必要占有,改变不良现状的办法就永远⽐困难多,希望也就⼀定会在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