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导学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24《司马光》导学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江南学校 李友峰 课题 司马光 课型 新授课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教学目标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教学重难点 大胆的孩子。 2.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 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资料。准备好工具书。(学生)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2课时 指导看图,揭示新课。 1.欣赏图片,自主交流。1.学生欣赏图片,交1.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齐读课题。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2.这个正在救人的小朋友(1)了解复姓——司马。 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识记“司”字,交2.教师介绍复姓时,就 是司马光。(板书课题:流识记方法。“司”字是可引导学生再说几个司马光) (1)介绍:“司马”是复半包围结构,用组合法记生字: 横折钩里加复姓。 3.教师要提示学生介一、看图导入,姓。“司马光”姓“司马”,横和“口”;和“同”字绍资料要简练、浓缩。 揭示课题(用名“光”。 对比识记;交流书写时:5分钟)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司”。 3.课件出示资料,简介司马光。 “司”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并书写“司”字。 3.借助课前搜集的关于司马光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1. 出示课文,认识文言文。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2.引导学生交流: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练就是文言文最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好方法学懂文言文。 5.范读课文。 (1)教师先用较慢的速文言文。 2.交流: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小同学根据课前查找的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 4.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能1.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而知道文言文的特点。 2.教师要相机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学生在朗读生词时,要注意强调多音“没”在这里读mò;“得”在这里读dé。4.学生首次练习读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度范读课文,强调停顿处。 学懂文言文。 (2)教师再用正常的速度范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 6.出示自学要求: (1)学懂文言文靠读。生读好停顿。适时地(2)要学懂文言文,要范读也是必不可少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每个字的意思。 的。 5.本节课教师要重点(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5.跟老师读文,读流利。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字,借助音读准字音。 6.读自学要求,自学并(2)标注停顿,读通句小组内交流。 7.汇报自学情况。 读的速度 放慢,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熟练,读出不同句二、初读感知,子,读好停顿。 读通文言文(用时:23分钟)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7.检查自学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式的不同语气。 后鼻 音“庭、登、瓮”;翘舌音“众、持”;读准(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没”在本课中的读音。重点指导:“庭、登、瓮”(2)在师指导下,画出是后鼻音;“众、持”是翘停顿,读好停顿,读通舌音;“没”在这里读mò。 句子。 (2)指导读好停顿。第一(3)学生用多种方式朗句:群儿/戏于庭,一儿/读课文:小组分句赛读登瓮,足跌/没水中。 第课文、男女生对读、教二句:众/皆弃去,光/持师引读全班齐读。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8.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得活。 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交(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8.引导学生试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9.指导学生朗读。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司 庭 众 2.指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类。 3.重点指导书写品字形结构的“众”字。 么事。 9.反复朗读课文,读好断句,把课文读熟。 1. 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强调 正确的写字姿2. 将生字按结构分类。势,让学生规规矩矩半包围结构:司 庭 品字形结构:众 3. 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写字,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2.教师要提示学生:“庭”字里面是“廴”,(1)观察生字特点,注不是“辶”。3.观看书写动漫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运笔方法,让学生感受到(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第二个“人”捺位置。 (2)观看写字动漫演三、巩固生字,变点,整个字呈三角形。 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汉字的美体现在每一指导书写(用(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注意笔顺。 (3)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笔每一画中。 时:10分钟) 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4)反馈交流,展示评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组织学生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课下阅读,拓展延伸。议。 1.自由谈收获。 引导学生谈谈收获,2.(1)熟读课文,完成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书写作业。 乐。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 2)查找有关司马光的四、畅谈收获,(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小故事读给小伙伴或家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朗读。 2.指名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 1.开火车朗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朗读课文。 3.回顾课文讲述的故事。 教学提示 朗读课文时,提示学生注意读准生字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读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1.学生在预习环节,故事读一读。 人听。 一、复习导入,3.想一想:课文讲述的是巩固生字(用时:5分钟) 司马光的什么故事呢? 文言文,品品小故事。 或工具书,自由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或工 具书,交流:“群儿、一儿、众、光、儿”分别指的是谁?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小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群儿”指在一起玩耍注释或查找工具书,的一 群小孩子。“一儿”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指其中的一个小孩子。“众”指除司马光外的法,还要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其他孩子。“光”指司马将自学所得记录下光。“儿”指跌入水中的来。 那个小孩子。 2.司马光破瓮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关键是(1)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2.借助注释、插图,猜点词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一猜,想一想。 然后组内交流: 二、解读故事,庭:庭院。 戏:嬉戏玩品味人物(用耍。 (1)“戏”是嬉戏玩耍的意思。从中可知,群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时:23分钟) (2)其中一个小孩子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图,引导学生儿在庭院里嬉戏玩耍。 法。在熟读的基础上,(2)其中一个小孩子“登瓮”“足跌”,掉进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3.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瓮”。瓮是一种盛物了瓮里。 的陶器,口小肚大。) (3)小组对照插图交(3)你觉得在这里“登”流。预设: 是什么意思?再猜猜,有没有合适的词来替换?哪个更贴切? 我觉得“登”是“登上”比较中,寻求更贴切的意思。我觉得“登”是“爬”的意思。我觉的答案。“登”在这里用“爬”字来解释更准确。 4.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并引导学生借着课文注释,采用猜(4)小结:在文言文中,得“爬”更贴切。因为有很多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比较接近。 从图中看那个瓮很高大,不容易登,应该是(5)引导学生说说第一句爬上瓮。 话的意思。 (4)进行比较、发现。一猜、想一想、悟一(6)过渡:瓮里的水非常(5)把这句话的意思连悟的方法去读懂文言多。小孩子沉入了水中。看到伙伴跌入水中,其他孩子的表现怎样?引导理解“众皆弃去”这句话的意思。 起来说一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爬上瓮,失足掉了进去,淹没在水中。 文,把文字读透。 5.教师可通过“演一演”活动,引导学生演示一下司马光破瓮救人时的动作,在动作演示中理解“持、击、破之”的意思。(7)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6)交流理解:“众”下,司马光留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指的是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皆”是全,都6.鼓励学生大胆交的意思;“弃”在这里是流,自主表达。引导丢弃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司马光以外的孩子们把这个落水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出谋划策,商讨施救的方法。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5.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请三位同学来合作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指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小孩子丢弃在那里,都跑开了。 7.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7)对照插图交流:司结果的顺 序来背诵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了,掉进瓮里的小孩子得救了。并交流体会当时司马光这么做的原因。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性格特点。 4.小组同学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合作说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6.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全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课文。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登 跌 弃 持 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3.重点指导书写。 (1)指导“登”,写上边1. 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 按生字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跌 持 上下结构:登 弃 3. 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 在书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笔画、笔顺,注意间架结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注意“登”是上下结构;“弃”的第四笔是点,可与“异”进部分时撇、捺要舒展。 ①(1)书写“登”。 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 ①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三、巩固生字,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指导书写(用出示书写动漫演示,指导位置。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观看教师范写。 行比较。还可以把这两个字组成词语,练习书写。如:登山、放弃。 3.教师要注重书写评时:10分钟) 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教师范写。 ④提醒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④仿写,注意写字姿势。价, 展示好的书写成(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果,激励学生把字写字“弃”。 ①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②指导学生明确书写特点。 ③强调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出示背诵要求。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1.熟练地背诵课文。 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程中先自己讲讲,然后讲给好朋友、爸爸妈妈或 爷爷奶奶听。 (2)书写上下结构的字规范、写美观,提高“弃”。 ①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②明确书写特点。 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背诵积累,讲这个故事,讲清故事的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起因、经过、结果。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

努力,旧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摘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旧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民的画家。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