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使用作业项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检查 项目 检查标准 现场检查状况 1. 2 3 4 5 1.架体搭设编制施工方案 2.架体搭设高度超过24m,进行设计计算或按规定审核、审批 施工 3.架体搭设高度超过50m,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或按专家论证方案 意见组织实施 4.施工方案不完整,能指导施工作业 1.立杆基础平整、坚实、符合方案设计要求 2.立杆底部底座、垫板或垫板的规格符合规范要求 立杆 3.按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基础 4.扫地杆的设置和固定符合规范要求 5.设置排水措施 架体与 1.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符合规范要求 2.连墙件距主节点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结 3.架体纵向水平杆按规定设置连墙件或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构拉结 4.搭设高度超过24m的双排脚手架,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 杆件间1.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2.按规定设置纵向剪刀撑或横向斜撑 距与剪3.剪刀撑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角度符合要求 刀撑 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或剪刀撑斜杆与架体杆件固定符合要求 脚手板1.脚手板满铺或铺设牢固,没有探头板 2.脚手板规格或材质符合要求 与 3.架体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网封闭,网间紧密 防护栏4.作业层在高度1.2m和0.6m处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 杆 5.作业层设置高度不小于180㎜的挡脚板 6 7 8 9 1.架体搭设前进行交底,交底留有记录 交底与 2.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办理了分段验收 验 收 3.架体搭设完毕后办理验收手续 4.有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 横向水1.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 2.按脚手板铺设的需要增加设置横向水平杆 平杆 设 3.横向水平杆点点固定 置 4.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大于18㎝ 杆件 1.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大于1m,固定符合要求 搭接 2.立杆与横杆点点固定 架体 防护 1.作业层采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10m用安全平网封闭 2.作业层与建筑物之间进行封闭 1.钢管直径、壁厚、材质符合要求 脚手架 2.钢管无弯曲、变形、锈蚀 10 材 质 3.扣件进行复试,技术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1.设置了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11 通道 2.通道设置符合要求 整改要求: 检查组长: 检查组成员:
悬挑式脚手架检查表
单位: 使用作业项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1 检查项目 施工 方案 检查标准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计算 2.专项施工方案需经审核、审批;架体搭设高度超过20m应按规定组织进行专家论证 1.钢梁截面高度按设计确定,载面高度大于160mm 2.钢梁固定段长度不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 3.钢梁外端应设置钢丝绳 4.钢梁与建筑结构锚固措施符合规范要求 5.钢梁间距均应按悬挑架体立杆纵距设置 1.立杆底部与钢梁连接处应设置可靠固定的措施 2.承插式立杆接长应采取螺栓或销钉固定 3.应在架体外侧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应按规定在架体内侧设置横向斜撑 5.架体应按规定与建筑结构拉结 1.脚手板规格、材质符合要求 2.脚手板应满铺、严实、牢固,不得有探头板 1.架体施工荷载不应超过设计规定 2.施工荷载堆放应均匀 1.架体搭设前应进行交底,交底应留有记录 2.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办理分段验收 3.架体搭设完毕应保留验收资料;验收资料应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 现场检查状况 2 悬挑 钢梁 3 架体 稳定 4 5 脚手板 荷 载 交底与 验 收 6 7 杆件 间距 架体 防护 层间 防护 脚手架 材 质 1.立杆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立杆底部应固定在钢梁上 2.纵向水平杆步距符合规范要求 3.应在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 1.作业层外侧应在高度1.2m和0.6m处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 2.作业层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 3.架体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网间结合严密 1.作业层应采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10m应用安全平网封闭 2.架体底层应进行严密封闭 1.型钢、钢管、构配件规格及材质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2.型钢、钢管不存在有弯曲、变形、锈蚀等现象 8 9 10 整改要求: 检查组长: 检查组成员:
门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表
单位: 使用作业项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1 检查项目 施工 方案 检查标准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计算 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审核、审批;架体搭设高度超过50m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1.架体基础平整、坚实、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2.架体底部应设垫板,垫板底部的规格应符合要求 3.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 4.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 5.底部应设置排水措施 1.应按规定间距与结构进行拉结 2.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 3.应按规范要求的高度做整体加固 4.架体立杆垂直偏差不应超过规定 1.应按说明书规定组装,不得漏装杆件、锁件 2.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 3.架体组装应牢,紧固应符合要求 4.使用的扣件与连接的杆件参数均应匹配 1.脚手板 满铺且铺设牢固、平稳 2.脚手板规格或材质符合要求 3.采用钢脚手板时挂钩应挂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均应处于锁住状态 1.脚手架搭设前应进行交底,交底应保留有记录 2.脚手架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办理分段验收 3.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办理验收手续扣6分 现场检查状况 2 架体 基础 3 架体 稳定 4 杆件 锁件 5 脚手板 6 交底与 验 收 4.验收应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 1.作业层脚手架外侧应在1.2m和0.6m高度处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 2.作业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的挡脚板 3.脚手架外侧应设置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且网间严密 4.作业层应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10m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1.杆件无变形、锈蚀 2.门架各部位无开焊现象 3.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质或产品质量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1.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规定 2.荷载堆放应均匀 1.必须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通道 2.通道设置必须规范符合要求 7 架体 防护 8 材质 9 10 整改要求: 荷载 通道 检查组长: 检查组成员: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表
单位: 使用作业项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1 检查项目 施工 方案 检查标准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计算 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审核、审批;架体搭设高度超过50m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1.架体基础平整、坚实、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2.架体底部应设垫板,垫板底部的规格应符合要求 3.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 4.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 5.底部应设置排水措施 1.架体与建筑结构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拉结 2.架体底层第一步水平杆处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或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连墙件必须采用刚性杆件 4.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竖向专用斜杆或八字形斜撑 4.竖向专用斜杆两端应固定在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汇交的碗扣结点处 5.竖向专用斜杆或八字形斜撑应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设置角度应符合要求 1.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2.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的步距在立杆连接碗扣结点处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3.架体搭设高度超过24 m时,顶部24m以下的连墙件层应按规定设置水平斜杆 现场检查状况 2 架体 基础 3 架体 稳定 4 杆件 锁件 5 脚手板 4.架体组装应牢固;上碗扣紧固应符合要求 1.脚手板 满铺且铺设牢固、平稳 2.脚手板规格或材质符合要求 3.采用钢脚手板时挂钩应挂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均应处于锁住状态 1.架体搭设前应进行交底,交底应保留有记录 2.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办理分段验收 3.架体搭设完毕应办理验收手续 4.验收应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 1.架体外侧应设置密目式安全网封闭,网间严密 2.作业层应在外侧立杆的1.2m和0.6m处的碗扣结点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 3.作业层外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的挡脚板 4.作业层应采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10m用安全平网进行封闭 1.杆件无弯曲、变形、锈蚀现象 2.钢管、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1.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 2.荷载堆放应均匀 1.必须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2.通道设置必须符合要求 6 交底与 验收 7 架体 防护 8 9 10 材质 荷载 通道 整改要求: 检查组长: 检查组成员: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检查表
单位: 使用作业项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1 检查项目 施工 方案 检查标准 1.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计算 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审核、审批 3.脚手架提升高度超过150m时,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1.应采用机械式的全自动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应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处 3.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与建筑结构附着 4.应安装防倾覆装置,其防倾覆装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5.在升降或使用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防倾装置之间的最小间距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6.均应安装同步控制或荷载控制装置,同步控制或荷载控制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1.架体高度不应大于5倍结构物层高;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2.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应大于5.4m 3.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2m或水平悬挑长度应大于2m。但不得大于跨度的1/2 4.架体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2/5;悬臂高度不得大于6m 5.架体全高与支撑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 1.应按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结构层设置一道附着支座 2.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与附着支座固定 3.在升降工况时,应将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设置在附着支座处 现场检查状况 2 安全 装置 3 架体 构造 4 附着 支座 4.附着支座与建筑结构连接固定方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主框架和水平支撑桁架的结点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各杆件轴线应交汇于主节点 2.内外两片水平支承桁架的上弦和下弦之间设置的水平支撑杆件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3.架体立杆底端应设置在水平支撑桁架上弦各杆件汇交结点处4.与墙面垂直的定型竖向主框架组装高度不得低于架体高度 5.架体外立面设置的连续式剪刀撑应将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撑桁架和架体构架连成一体 1.两跨以上架体同时整体升降不得采用手动升降设备 2.升降工况时附着支座在建筑结构连接处砼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升降工况时架体上不得有施工荷载、不得有人员停留 1.构配件进场必须办理验收 2.分段安装、分段使用必须办理分段验收 3.架体安装完毕后应履行验收程序;验收表经责任人签字 4.每次提升前应留有具体检查记录;每次提升后、使用前均应履行验收手续,且验收资料齐全 1.脚手板应满铺、严实满铺;脚手板规格、材质符合要求 2.作业层与建筑结构之间空隙应封闭严实 1.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网间严密 2.作业层应在高度1.2m和0.6m处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 3.作业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的挡脚板 1.操作前应向有关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进行定岗定责 3.安装拆除单位资质应符合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4.安装、升降、拆除时均应采取安全警戒 5 架体 安装 6 架体 升降 7 检查 验收 8 脚手板 9 防护 10 操作 5.荷载应均匀、不得超载 整改要求: 检查组长: 检查组成员: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检查表
单位: 使用作业项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检查项目 1 施工 方案 架体 基础 检查标准 1.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搭设高度超过24m应另行专门设计和计算 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 1.架体基础平整、密实、符合方案设计要求 2.架体立杆底部应设垫板,垫板的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 3.架体立杆底部应按要求设置底座 4.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5.底部应设置排水措施 1.架体与建筑结构必须按规范要求拉结 2.架体底层第一步水平杆处应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或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连墙件未采用刚性杆件扣10分 4.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竖向斜杆或剪刀撑 5.竖向斜杆两端应固定在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汇交的盘扣结点处6.斜杆或剪刀撑应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角度必须符合要求 1.架体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2.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的步距在立杆连接盘处设置纵、横向水平杆 3.双排脚手架的每步水平杆层,当无挂扣钢脚手板时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斜杆 1.脚手板 满铺且铺设牢固、平稳 2.脚手板规格或材质符合要求 3.采用钢脚手板时挂钩应挂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均应处于锁住状态 现场检查状况 2 3 架体 稳定 4 杆件 5 脚手板 6 交底 与验收 1.架体搭设前应进行交底,交底应保留有记录 2.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办理分段验收 3.架体搭设完毕应办理验收手续 4.验收应记录量化的验收内容 1.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网间严密 2.作业层应在高度1.2m和0.5m处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 3.作业层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的挡脚板 1.立杆竖向接长位置应符合要求 2.搭设悬挑脚手架时,立杆的承插接长部位应采用螺栓作为立杆连接件固定 3.剪刀撑的斜杆接长应符合要求 1.作业层应用安全平网双层兜底,且以下每隔10m用安全平网封闭 2.作业层与主体结构间的空隙应严密封闭 1.钢管、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2.钢管无弯曲、变形、锈蚀现象 1.必须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2.通道设置必须符合要求 7 架体 防护 杆件 接长 架体内 封闭 材质 通道 8 9 10 11 整改要求: 检查组长: 检查组成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