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因为儿子教育的事情和媳妇吵架了。我早就意识到问题没有解决,迟早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只是儿子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洗漱的时候说,“爸爸妈妈你们好猛!”(把桌子上的纸杯、油炸花生扔了满地,儿子轻轻地说,“爸爸,扫地。”)
上次记日记时,我也想说说原因。由于直接说这些,可能让人感觉到在指责媳妇,可能引起强烈反感,只能隐隐地含蓄地提了。媳妇的原则,父母一方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能反对或者不同意,影响教育。其实我不是不赞成。这是一个原则,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老丈人也曾经说过,以前教育孩子时,丈母娘总是支持老丈人,即使偶尔错了。以老丈人的学识,丈母娘肯定是支持的。
我认为,这个原则可能成立的。一是教育基本是对的,二是起到教育效果,促进孩子成长。如果违背了这一教育初初衷,起到另到的效果可能考虑一下。媳妇经常指导孩子,吃饭出声了,说粗话了,。。。当然也正确,孩子有时学了一些坏东西,五岁嘛,也是无知的。可以教育、批评、指责。如果一味地去强调这不好,那也不行,那孩子该做什么。孩子时时看着成人的脸色,观察大人的喜怒喜怒哀乐,甚至都神经质了。记得有一次,孩子天真说了句话,我们都笑了,儿子却认为做错了,撇着嘴哭了,流着泪。我们赶快解释,哄他。说其实的,我看了心里很难过。儿子很在乎父母的,也不至于这么小心,就说句话,孩子就伤心地哭了。
对孩子这种时时刻刻的所谓教育,批评,指责,孩子有时也无所适从,胆小害怕,没有耐心。没有自主性,在没有指导下,不知道该做什么,一味地看大人的脸色。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压抑,长期下去,可能神经了,要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出乎想象。老说孩子爱哭,肯定不是孩子的错,只能是对孩子的方法有问题。
打个比方,把儿子比作车,父母驾驶得时时调整、掌控,一不小心就会冲了道路。好似得时时教育,不能犯错误,不能养成坏习惯。但儿子是人,也没有到做为一辆车那样危险的程度。此时只能说是一棵苗,我们要围成一个大院子,这是让孩子长成一棵大树。现在儿子正长出些细细的树枝,做为收集阳光,储蓄养份的基础。无论这些枝是正的,斜的,还是倒的。我们可以扶一扶,如果用强力去让树枝向着正方向生长,可能造成树枝折断,影响成长了。如果想着,有些枝长得不成材,认为可能伸出院子外面去,招惹是否,剪掉,可能就更要影响树的成长了。如果枝深叶茂,我们尽可能修剪,保证树冠向上生长,不至于斜了,倒了。
还说说教育的方式吧。可能温和、正言、批评、严厉的,采用可以孩子可以接受的,不能因为是教育而不讲究效果,不采用策略。孩子能接受适当的教育,过度了可能成了打压,孩子承受不了,哭,不敢反抗。一做事没有耐心,还是哭,烦燥。如果孩子反抗,我们可以采取严厉的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