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来源:意榕旅游网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

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2.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轻”字体现了什么?

3. 课外阅读

稚 子

(宋)杨万里

稚子①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②(zhēnɡ).

敲成玉謦(qìnɡ)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 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②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①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②影:月光的影子。③下:顺流而下。

(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

(2).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______,交通工具是______。

(3).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对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驶来。

(2)洞庭湖的波光和秋天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6. 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7. 根据语境或按要求填写诗句。

(1)晴天漫步西湖边,湖面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雨天漫步西湖边,湖面烟雨迷茫,景色更加奇特。我不由得吟出诗句:水光潋滟______,山色空蒙______。我还想起另外两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接天莲叶______,映日荷花______。

(2)《望天门山》中描写雄伟的天门山和波澜壮阔的长江水的诗句是:天门______,碧水______。

(3)月下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它和皎洁的月光互相映衬,显得多么和谐、宁静,真的就像诗中所写:湖光秋月______,潭面无风______。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 方:______

空蒙:______ 亦:______

(3)这首诗中,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描绘了西湖______时和______时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9. 补充诗句。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裁,

芙蓉______。

______,

______。

10.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谁裁出,______似______。

(2)______莺飞______,拂提杨柳醉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

11.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12. 补一补,再排排顺序。

①入______万竿斜。

②解落______秋叶,

③过江千尺浪,

④能______花。

排序:______

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

东方慕容和上官,

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

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

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 )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14. 阅读直通车。

望 洞 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 )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 )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 这样一幅画面。

15. 填空。

(1)《夜宿山寺》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直接描写山寺很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16.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17. 根据《七律·长征》默写填空。

(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

(2)这首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

(3)强化主题、升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8. 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

(3)诗中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

(4)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1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2)“能不忆江南?”是( )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20.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是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1. 课外拓展阅读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

22.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______ ______潋滟______方______,

______ ______空蒙______亦______。

______,

______妆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这首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这景色十分美

好;雨天时,______。“睛方好”“雨亦奇”表现了诗人______。

(3)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在诗人的眼里,西湖就像______一样,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不管是晴是雨,都神韵独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3. 书法秀。(请默写《乡村四月》中的第三、四行诗句)

24.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3)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26. 课文内容回顾。

(1)______对______,雪对风。花对树,______对______。

(2)一边______,一边少,一群鸭子______。

(3)江南______采莲,莲叶何______。

(4)荷叶圆圆,他______青蛙说:“我______夏______。”

(5)弯弯的______的船,______的船儿两______尖。

(6)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______一群小画家。小鸡画______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______。

(7)向着国旗,______;望着国旗,______敬礼。

(8)谁的尾巴______?谁的尾短?谁的尾巴______像一______伞?

27.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房子

池塘是青蛙的房子,草地是虫儿的房子。

大树是小鸟的房子,山峰是雄鹰的房子。

(1)读一读,用拼音填一填。

虫儿的房子是______,小鸟的房子是______。

(2)找出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抄写下来。

______ ______ ______

(3)想一想,白云的房子是什么呢?

28. 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

(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3)天行健,______

(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

(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29.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2)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4)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6)______,春风不改旧时波。

30. 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