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林艳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第03期
摘 要: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金融界的焦点,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的分析,点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且提出以下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小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后,资本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金融自由化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定价由市场做主,大大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作为金融界的一项重要变革,利率市场化促进了经济有效的发展,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对利率决定作用的不断增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中小商业银行通过新的经营思想和理念,采用全新的手段,推动了我国市场化进程。然而,由于不公平的外部环境以及规模上存在的劣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经营方式也有偏差,中小商业银行受到了双重制约,面临着发展困境。所以,如何更好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的确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 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 (一)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低
目前我国银行业还是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低。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从资产规模、市场信誉、人员配置、营销网点等方面,中小商业银行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着银行业的主体地位。 (二)中小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依赖度高,业务种类少。
从图2可以看出,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都要达到85%以上,而国有大型银行都在80%以下,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不高。其中,北京银行2011年的净利息/营业收入都几乎达到90%,光大银行三年也都达到85%。中国银行的净利息/营业收入2011与2013年都不到70%,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很低,农业银行三年也只有80%,与其他两家银行相比较低。所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还是以利息收入为主。
(三)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虽然已经设立利率风险管理机构,但是几乎都缺乏专业的风险计量和系统的监测。由于中小银行普遍没有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所以很难采集风险管理的基础数据,信息加工起来比较麻烦,降低了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 3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一)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大
利率市场化前,中小商业银行主要面对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开始后,利率不断变动,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变大,管理难度变大,加上中小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对利率风险的理解,这都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中小商业银行之间为争取存款增加融资成本必将会采取差别化的贷款,但是这样就无法维系贷款利息收入增长,导致净利息减少,利润缩水,对于贷款者的信誉度,经营状况等也没有准确的信息,都使得利率风险难以管理。 (二)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影响
央行降息后,中小商业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坚持自主定价原则,贷款利率下浮20%优惠的范围不会很大。长期存贷差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势必更加抑制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放行。存款利率大于贷款利率,银行亏损。
(三)中小商业银行产品定价难度增大
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利率,根据自己的供应和需求状况,经营策略,自主的决定业务交易的价格水平。有了自主定价权后,市场竞争格局变为价格竞争,中小商业银行不得不提升定价能力来稳定在市场上的位置,这也可能影响存贷款的变动。中小商业银行由于比较习惯利率管制,在产品定价的能力和经验方面有明显的不足。 (四)存贷利差缩窄,利润减少
由于我国在金融业的混合经营方面有严格,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只有存、贷款业务,经营的利润主要就是存贷款的利息差。利率市场化开始后,利率差不再受到保护,从两个方面对中小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一方面是在2012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中小银行大部分使用最高利率,而大型银行只有不到80%,存款利率上升,成本增大。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下降。存贷利差减少,使得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原有的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收到冲击,中小商业银行不得不调整经营模式,寻找其他增加利润的方式。
4 利率市场化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建设利率风险管理,重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发展和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必须建立预测,对利率进行准确预测。要积极开发金融衍生品,转移利率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使用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分解组合的利率风险。
(二)转变原有的业务发展模式,拓展中间业务
在未来,无论是利率市场化还是相关法律,都会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挑战,所以,必须改变业务的经营模式,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此来降低资本耗损,进一步提升投入产出率。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当前银行利润的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提高资本充足率,夯实未来发展基础。
(三)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视金融创新
通过对员工的培养,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在西方的中小商业银行中,有很多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够利用各种管理技术,管理工具防御利率风险,我们也应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团队,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中小商业银行应该积极面对竞争与合作
利率市场化必然引起银行业间的激烈竞争,中小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合作,要学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集合各个领域的优势,对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各个领域一起积极面对利率市场化,更好的促进发展。
(五)加强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进一步推进的难度和风险加大。美国以信用为担保,中小企业局的成立,使小型和中型企业的道德风险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建设的存在,确保了银行平稳运行。日本在改革过程中通过放松了利率和存款利率的管制程度,保护了中小企业机构的利益,也保护了中小商业银行正常经营。 (六)完善利率法规和金融市场法律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会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人民银行需要:(1)提高利率透明度。(2)灵活调整活期存款利息和中长期贷款利率。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直接融资,融资量不断增加,比重越来越高,金融市场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改善金融市场的环境。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宋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货币供给内生性弱化之关联性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1):46-48.
[2]张红梅,杨明奇.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定价机制研究[J].上海金融.2007(3):33-35.
[3]周小川.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国金融家,2012 (1).
[4]王强,李文龙,方丰.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12):356-3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