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篇1
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把春联和窗花贴在自己家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又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回到老家过春节,爸爸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了几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儿:菱形.方形.圆形,奇形怪状,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把那好好的纸剪成那样?直到爸爸那张红色的纸给展开,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现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联贴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爸爸让我也自己尝试着做一个,我按着他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剪下来,可最后一打开,却什么造型也没有,不过是一张充满破洞的红纸.看来这剪窗花,也不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本事.
转眼间,爸爸又拿出两条长长的红纸.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写对联.爸爸拿起毛笔,蘸墨.提笔,书写,一个个飘逸洒脱的行书,一气呵成,那些龙飞凤舞的字,我虽不能一一识别,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对联放在窗前晾干,再搬出凳子放在门前,一脚踩上去,刷浆糊,贴春联.来来回回,几下子,就把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前.
当春节时,走出家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顿时就觉得那一条街的气氛都热闹起来.红红火火的装饰,像一条条腾飞的龙,带着人们新年最美的祝愿,翩飞如云.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2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说起我们东北的习俗,不得不提〝腊八节〞.
提起〝腊八〞,大家并不陌生.其实腊八节的别称还有很多,因为在这一天,相传是佛祖成道之日,所以又称〝法宝节〞.〝成道会〞.〝佛成道节〞等.
腊八节的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在北方.〝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它本是佛教节日,后来经过演变也成了家喻户晓的节日了.
在我们这,过〝腊八节〞必不可少的就是〝腊八粥〞了.腊八粥又称〝七味五宝粥〞.〝佛粥〞.〝大家饭〞.腊八粥由多种食材熬成,活像一件由农作物制成的〝工艺品〞.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的产物而有所区别.但其中糯米.莲子.白果.薏米必不可少.最多可放十余种食材,可别小看这一碗腊八粥,它盛满了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感恩等美好的感觉.喝起来甜甜的,糯糯的,苦中有甜,甜中有酸.喝了腊八粥就证明已经做好了迎接新年的准备,并且好运很快就会降临,因为它象征着幸福.所以在节日间,我们这的邻里乡亲.亲戚朋友都会互相赠送腊八粥,送的人要客气地说是请对方尝尝自家的味道,并把好运带给对方,这不就是圆满吗?
在北方,腊八节的美食除了腊八粥,还有色如翡翠的腊八蒜,那味道别有一番风味.
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所以过了腊八大家就会好好歇一天,然后做好过年的准备!办年货,大扫除,贴春联,穿新衣,还有更多忙的事情等着我们哩!
这就是我家乡的腊八习俗.其实不论是喝腊八粥还是吃腊八蒜,这背后蕴含的都是每个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那么,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风俗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3
我的家乡――枞阳,黄梅戏可是人人都爱哼上几段的,但是说实话,我在很小的时候一点也不喜欢这类传统的戏曲,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它们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地唱个不停,一点趣味也没有.
但我上小学时,因在奶奶家看电视时看到一段黄梅戏,从此我对黄梅戏改变了看法,表演者的嗓音是那么轻柔,音乐也那么优美,听过以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许,这就是黄梅戏的魅力所在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戏采茶歌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的雏形.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有趣.
黄梅戏不但优美动听,还历史悠久!
我觉得,现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追捧了,年轻人喜欢的是流行歌曲,虽然流行歌曲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而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用心去聆听传统戏曲,用心去体会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4
我国有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中秋节.
看烧塔
夜幕降临,人们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启程去看烧塔.瞧啊!那火苗旺盛着呢!一阵风袭来,点点星火播撒着,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儿,欢笑着向太空奔去.似乎火苗更起劲了,烧得更旺了,靠着塔的人脸上都冒着豆大的汗珠,连连后退.火苗却躲在塔里面偷偷笑着,笑着……没一会儿,便无影无踪了.
吃月饼
看完了烧塔,便回家吃月饼了,桌上早已摆好了各种口味的月饼,柚子上也插着香,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月饼似乎在朝着我说:〝小主人,快来吃我呀!〞我的味蕾开始波动,三步并着两步就拿着月饼,火速撕开了包装袋,一口就咬了一大半.爸爸看到我这副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调侃我:〝你个小吃货,就饿了?〞我抬起头,点了点.
孔明灯
刚刚吃完月饼,妈妈就提议道:〝走,我们去放孔明灯吧!〞我拍手称道:〝好呀好呀,我们去买吧!〞一家人就这样兴冲冲地朝小店奔去.买好后,我拿着孔明灯的上头,爸爸拿着打火机正在点燃那里面的蜡.终于点好了,我把手松开,大力挥手对孔明灯说:〝你自由了.〞霎时,蓝紫色的天空点缀满了一个个孔明灯,里面发出的橙光,透过那一层薄薄的布,显得和这蓝紫色似的幕布特别搭,这真是一幅美好的画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在欢声笑语中走来,又在一片祥和中悄然离去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篇5
我家乡四面就是美丽宽阔的武山湖,人们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比赛和包粽子.这个
传统习俗不知道延续了多少年.
去年端午节那天,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天气很是炎热,可是我们依然心致勃勃.我早早吃过早饭,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湖坝上.没想到,湖坝上早已挤满前来欢看赛龙舟的人们,他们有的撑着花伞,有的戴着太阳帽……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条婉蜒舞动的花龙.
我好不容易从人缝中钻进去,找到一个有利的位置坐下来,放眼望去,湖面上早就停泊着许多参赛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十米多长.龙头形态各异;有的长着犄角,睁着眼睛,有的口含珍珠,有的龙头高昂,黑须长飘,龙舟一字排开,龙舟上的队员整装待发,都穿着红色救生衣,好像是等待冲向战场的战士.
只听一声令下,龙舟比赛开始啦!一只只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顿时,锣鼓声.呐喊声.鞭炮声混成一片,好热闹.那些龙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谁也不肯让谁.〝咚锵……咚锵……〞随着急促的鼓点,队员们一起有节奏地划动着船桨,他们的身姿那么矫健,动作那么整齐,随着队员身体一俯一仰,航桨入水,激起了片片水花,龙舟就飞一样向前冲去.这时只听见〝咳嗬,咳嗬〞的呐喊声响起,一条十二半长的E龙冲在最前面,你瞧,那指挥的人,用力击打着鼓面,身体一蹲一起,鼓声咚咚,鼓点越来越急,指挥的人还用力大喊〝加油!加油!〞队员们航桨入水的节奏也在加快……湘坝上的人们使劲鼓着掌,高声呐喊〝加油!加油……〞龙舟飞一般地冲到了终点,这是我们村〝猛虎〞队的龙舟,他们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队员们高声欢呼着,喊叫着.平静的湖面好像被激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龙舟比赛结来了,湖坎上的人们陆续离开,参赛的龙舟也回到了各自村,湖面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也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就是我们家乡的家乡风俗活动,你们的家乡风俗又是怎么样的呢?
高一家乡的风俗作文6_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