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来源:意榕旅游网


扣件式钢管

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

××省××市××建设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前 言

近几年,国内连续发生多起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尤其是2000年10月,南京电视台新演播大厅双向预应力井式屋盖混凝土浇筑途中,发生了36m高扣件式钢管梁板高支撑架倒塌的重大伤亡事故。从此以后,模板支架设计和使用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虽然采用钢管脚手架杆件搭设各类模板支架已是现代施工常用的做法,但由于缺少系统试验和深入研究,因而尚无包括其设计计算方法的专项标准。几年来,钢管模板支架和高支撑架(h≥4m的模板支架),均采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章节提供的有关公式及相应规定来进行设计计算的,但是惨痛的“事故”教训和深入的试验研究,已经充分揭示了《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确实尤其是存在重要疏漏,致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在新规范或标准尚未颁布之前,为了保证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使用安全,总工室参考近期发表的论文,论著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了有关“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资料,提供给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参考使用;与此同时,《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的相关公式、计算资料,相应停止使用。 特此说明!

总工程师室 二O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目 录 CONTENTS

模板支架计算 ……………………………………………… 1-1

第二节 关于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有关问题的探讨 ……………2-1 第三节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3-1 第四节 梁板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设计要求……………4-1 第五节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实例………………………………………5-1 第六节 附录: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资料………………………………6-1 [附录A]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 [附录B]钢管截面特性 [附录C]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附录D]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 [附录E]Q235-A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附录F]立杆计算长度L修正系数表

第一节 模板支架计算

代替《扣件架规范》中“模板支架计算”

1、参与模板支架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及其荷载标准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2、模板支架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 不组合风荷载时

NgAf (1—1) * 组合风荷载时

NgAMwWf (2—2) 式中:

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

G—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由附录F表F取值,当λg=

73202;

λ—长细比,λ=l0i;

l0—计算长度,应按本章计算规定计算;

i—截面回转半径,应按附录B表B采用;

A—立杆的截面面积,应按附录B表B采用;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附录C采用。

3、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50时,* 不组合风荷载时

N=ΣNGK+ΣNQK (1—3) * 组合风荷载时

N=ΣNGK+×ΣNQK (1—4) 式中:

Σ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ΣNQK—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4、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1K1K2h

式中:

K1—立杆计算长度的安全保证系数;查附录G表G-1 K2—立杆计算长度的搭设高度影响附加系数;查附录G表G-3 h—立杆步距;

5、模板支架立杆的压缩变形值与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覆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关于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l0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原《构件架规范》第5.3.3条规定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Kh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K=;

—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按表1选用。

h—立杆步距

在模板支架设计计算时,《构件架规范》第5.6.2条中规定:

l01h2a

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时,规范规定按上述公式计算,但在模板支架计算时,因多种原因,不宜再用上式计算,建议选用下列公式:l0Kl01

二、根据脚手架整体试验研究以及近期论文、论著均指出如下问题:

1、l01h2a公式是在缺少相应试验和使用统计资料的情况下,借鉴并采用了英国标准《脚手架实施规范》BS5975:1982第条的规定。但是,英国标准l01h2a的应用条件必须具备:构架是接近“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斜杆设置占构架框格的一半);采用许应力设计法,取K=2的要求时,必须使a(0.367~0.54)h;然而,当步距h=1.8m,要达到k=2必须a0.66~0.97m而这又恰与限制a的初衷相违背。在a0.66~0.97m时,就满足不K=2的要求,因此也就不能完全确保设计和使用的安全。建议在模板支架设计时,尤其是在高支撑架设计,不宜再采用l01h2a的计算公式。

2、《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一书中,对中国、英国的两类不同构架模板

支架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了用l01K1K2h的计算公式来代替原《构件架规范》l01h2a的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能确保设计和使用的安全。(其理论推导和试验分析可详见《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一书,此处不再定述)。

3、l01K1K2h计算公式中的有关问题:

l01K1K2h公式,其中:

l01—《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称为:立杆的计算长度l01;笔者认为l01与l0在概念上容易混淆,实际上,l01系代替原《扣件架规范》的h+2a,在l0Kh公式中相当于h,因此称为立杆步距的计算长度(或称步距修正值)较为妥当。 * K1—考虑安全保证要求的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简称为:立杆计算长度的安全保证系数);可查附录F,从F-1表中选用。

说明:K1相当于l0Kh公式中K的作用,原《扣件架规范》经定值为K=;此值适于h≥1.8m的情况,而模板支架多采用较小的步距,因此建议采用G-1表中数值。由于引进了K1系数,因此,在模板支架设计计算时l0Kl01的计算公式中,取K=1,这与λ值计算时令K=1的假定也完全一致。 * K2及其计算高度H0的取值

K2—考虑搭设高度影响的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简称为:立杆计算长度的搭设高度影响附加系数);可查附录G,从G-2表中选用。 说明:

的系数。KH为对计算高度H0>4m的支架稳定承载能① .K2是对照英国标准KH力的调降系数KH1=0),将KH转化为对;(当H0≤4m时,KH10.005(H04)立杆计算长度的增大系数K2,其值列入表G-2。

②.计算高度H0的取值:

当支架未设置有强劲的约束作用的双水平加强层(即间距为步距h的相邻的两个水平层都加设适量的角部斜杆和中部剪刀撑,加强其整体水平刚度)时,H0取支架的支撑高度,即立杆支座板上皮至顶部承力托板下皮(或支撑点)之间的竖向距离。

当模板支架设有双水平加强层时,H0可取双水平加强层之间距离与支座(托)板至双水平加强层之间距离的最大值。

*—考虑侧移影响受连接横杆约束的立杆计算长度相逢正系数。可按附录G G-3表中选用。

三、立杆计算长度l0的取值

根据一、二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国家尚未颁发新标准之前,为了确保模板支架的使用安全,建议:采用《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介绍的计算方法。即:

1、用l01K1K2h计算“模板支架立杆步距的计算长度”; 2、①.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

l0Kl01

式中:

—考虑模板支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按下表1采用。

l01—模板支架立杆步距的计算长度按l01K1K2h公式计算。

②.模板支架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 表1

类别 双排架 单排架 立杆横距(m) ≤ 连墙件布置 二步三跨 三步三跨 说明:

模板支架设计时,值可按如下原则考虑

* 当支架横向的立杆排数≥5排时,按“二步三跨”连墙考虑; *当支架横向的立杆排数≤4排时,按“三步三跨”连墙考虑; 四、结论: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时,立杆的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Kl01

式中:

K—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对于模板支架设计时,可取K=1;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计系数;可查表1

l01—模板支架立杆步距的计算长度,可以按l01K1K2h进行计算。

第三节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一、搭设模板支架所用的构配件应遵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01)“3构配件”中有关条款的规定。

二、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条款的规定; ①.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②.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距与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3-1)。

图3-1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

③.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图3-1)。

④.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000≤2000≥5002、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3、设在支架立杆根部的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4、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三、满堂模板支架的支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马撑;

3、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01)第6.6.2条的规定。

第四节 梁板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架和施工设计要求

支撑高度在4m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模板高支撑架搭设时,除应遵守“二.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相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各项要求。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1)、立柱构造及其平面布置设计要求

1)、梁板模板高支撑架的立柱可视设计荷载情况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2)、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其在两个方向(x,y)均具有足够的设计刚度;

3)、采用双立杆时,一般应采用同一方向的双杆布置,以适应水平杆的设置要求;

4)、当梁板荷载相差较大时,梁下和板下可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距,以确保水平杆件的连续设置要求。 (2)、立杆步距的设计要求

1)、当架体构造荷载(自重)在立杆不同高度段所引起的轴向力变化不大时,可采用等步距设置;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使其轴向力沿高度分布的变化较大时,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但步距的变化亦不宜过多(见图4-1);

单水平加强层

单水平加强层

桁架构造双水平加强层图 模板支架的不平架强层构造

2)、一般情况下,模板支架的步距以~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设置

当支撑架的高度较高(例如≥20m)或者其横向高宽比≥6时,为了加强其构架的整体刚度,应视需要设置一至数道整体性水平加强层,有两种形式: ①.单水平加强层,即每隔4m~6m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必须与立杆相连接,设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该水平层框格总数的1/3(见图4-2); ②.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m~15m设置双水平加强层,在其间的四周和中部每隔10m~15m设竖向斜杆,形成连接上下水平层的构造桁架,使其形成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能力的空间结构层。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置整体性水平加纺织品层。

单水平加强层等步距双向水平加强层剪刀撑变步距图4-2 模板支架的竖向构造10~15m~6

(4)、剪刀撑设置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设剪刀撑,中部可视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10m~15m设1道。

(5)、顶部承载支撑点设计

最好在立杆顶部装设支托板(构件),支托底板至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

于0.4m。当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尽量靠近立杆,且不宜>200mm。 支承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当N>12kN时,应改用顶托方式。 此外,还应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构造要求。 2、梁板模板支架的搭设和使用要求 (1)搭设要求

1)、严各按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2)、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规定; 3)、斜杆应尽量与立杆连接,节点构造符合规范规定; 4)|确保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控制在45N·m~60 N·m; 5)、地基支座的设置和承载能力均应达到设计要求。 (2)、施工使用要求

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均衡受载,宜采用从中部开始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在荷载计算时应考虑出现的最大荷载,并提出控制要求,在施工中设专人对施工荷载进行监控;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浇筑开始后,派人检查支架及其支承情况,发现有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时,及时予以解决。有条件时,可采用应力检测监控和摄像监控。

第五节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实例

实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板厚120mm,层高3.6m,施工采用Φ18×3.5mm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做木模板支承架,楼板底立杆纵距、横距相等,即

lalb0.9m步距=1.535m,梁底立杆横距lb10.6m立杆纵向距lb10.45m,模板支

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150mM。模板支架搭设符合本规范构造要求。施工地区为北京市郊区。如图5-1验算模板支架。

小横向水平杆 2.木方 3.纵向水平杆4.立杆 5.大横向水平杆 6.砼楼板 7.木垫板图5-1 一、荷载计算:(设计计算)

1、楼板底一纵、横距内(计算单元内)模板支架自重 立杆()×=× =(KN)

横杆×3× =(KN) 纵杆×3× =(KN) 直角扣件(支架顶主节点处按增加一扣件考虑)7××10-3=(KN)

18.41030.94 =(KN) 对接扣件

6.5剪刀撑(每隔四排垂直两个方向设置剪刀撑,计算支架自重时,考虑含剪刀撑计算单元,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近似取为a=60O)

23.420.90.03842 =(KN) 00sin603.42ctg60旋转扣件(剪刀撑每步与立杆相交处或与水平杆相交处均有旋转扣件扣接)

614.61030.92 =(KN)

3.42ctg6002、梁底一纵、横距内(计算单元内)模板支架自重 立杆()× =(KN) 横杆(++×2)× =(KN) 纵横4×× =(KN)

直角扣件(梁底主节点处按培养加一扣件考虑)10××10-3=(KN)

18.41030.7520.453 =(KN) 对接扣件

6.5剪刀撑(近似取)+ =(KN)

合计 (KN) 3、荷载←标准值 ①、永久荷载标准值: 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 KN 梁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 KN 楼板木模板自重标准值 KN/m2

楼板钢筋自重标准值每立方钢筋混凝土 KN 梁钢筋自重标准值每立方钢筋混凝土 KN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 KN/m3 ②、可变荷载标准值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KN/m2

二、验算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架 1、大横向水平杆验算 ①、计算简图:

混凝土楼板模板下大横向水平杆按二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变形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二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图5-2。

图5-2②、荷载计算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线荷载标准值

qk10.30.91.10.90.12240.90.122.98kN/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线荷载设计值:

q1==×=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线荷载标准值: qk2=1×+2×=m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线荷载设计值 q2==×= kN/m

* 作用大横向水平杆线荷载设计值

qq1q23.583.787.36KN/m

③强度计算:

大横向水平杆受最大弯距

M0.125qlb0.1257.360.920.75KNm

2抗弯强度

M0.7510622147.64N/mm204N/mmf 3W5.0810满足要求。 ④挠度计算:

按二跨连续梁计算的挠度

lb9004(0.5212.980.9122.7)(0.521qk10.912qk2)100EI1002.0610512.19104

51009001mm5.1mm及6mm,满足要求10001504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的挠度

lb9004(0.6772.980.992.7)(0.677qk10.99qk2)100EI1002.0610512.19104 1.2mm5.1mm,满足要求4⑤.说明:

a、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支架的压缩变形

值或弹性挠度,控制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b、按二跨梁计算的最大弯矩与最大支反力,比按三、四、五跨连续梁计算的最大弯矩与最大支反力取值大,计算偏安全。混凝土资梁、板通常留置施工缝到主梁距离与模板支架两跨长基本相符。施工现场往往存在混凝土梁间跨约为模板支架二跨长现象。

c、三跨连续梁计算的最大挠度取值比按二、四、五跨连续梁计算的最大挠度取值大。

2、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

大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设计值

R1.25qlb1.257.360.98.28kNRc8kN

满足要求。

3、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架立杆计算:

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为大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与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之和。即

NR0.801.28.250.801.29.21kN

横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

l01K1K2h

式中:

K1—安全保证的立杆l0附架系数,查表F-1得K1= K2—搭设高度影响的立杆l0附架系数,查表F-2,得K2=

—考虑侧移影响l0修正系数,查表F-3,得:≈

l01.1631.01.41.5352.5(m)

由规范公式5.3.3得l0Kl01 ii按规范表计算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时,取K=1

1.5250但较为接近!可以采邓调整支架步跨237.347[]210不能满足要求,

1.58来解决,如:底层步距调为h1=1.5m,第二层采邓加一根纵向水平杆,可满足要求!

查本附录E表E得g=

由规范公式5.3.1-1验算支架立杆稳定性即:

N9.21103144.88N/mm2205N/mm2f 满足要求。 A0.13

三、验算混凝土梁模板支架: 1、小横向水平杆计算: ①.计算间图:

混凝土梁模板下小横向水平杆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5-3

图5-3

②.荷载计算:

小横向水平杆受恒荷载作用产生的集中力标准值

pk10.45[(0.60.12)20.25]0.30.250.60.45(241.5)1.88kN

小横向水平杆受活荷载作用产生的集中力标准值:

pk210.250.4520.250.450.34kN

传给小横向水平杆集中力标准值:

pkpk1pk21.880.342.22kN

传给小横向水平杆集中力设计值:

p1.2pk11.4pk21.21.881.40.342.73kN

③.强度计算:

作用小横向水平杆的最大弯矩

Mplb1/42.730.60.41kNm 4抗弯强度

M0.411062280.71N/mm205N/mmf 3W5.0810满足要求。 ④.挠度计算: 挠度

Pkl3b1lb12.2260031030.4mm4mm 5448EI482.061012.1910150说明:

小横模具按中部受集中力作用计算(计算简图4-3)计算结构偏安全。模板支架设计时,可根据小机杆实际受力装态确定受力简图。 2、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

小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竖向力设计值

Rp2.731.37KNRc8KN 22满足要求。

3、混凝土梁模板支架立杆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计算单元内混凝土梁及其模板自重已含在R中,此处不计算)

NGK0.30.45(0.750.25(0.75)1.70kN20.250.25)0.77240.450.12(0.75)1.10.120.4522施工

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NQK10.45(0.750.250.25)20.450.750.84kN 22由规范5.6.2条公式得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同时考虑计算单元内混凝土梁部分对立杆产生的竖向力)

N1.2NGK1.4NQK1.21.701.40.841.374.59kN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

l01K1K2h

K1查附录F表F-1,得K1= K2查附录F表F-2,得K2=

查附录F表F-3,得=

l01K1K2h1.1631.01.281.5352.285(m)

由规范公式5.3.3得长细比l0Kl01 ii取K=1 1.5228.5216.93[]210 1.58满足要求。

查本附录E表E得g=

由规范公式5.3.1-1验算支架立杆稳定性即

N4.5910360.95N/mm2205N/mm2f A0.154489满足要求。

4、模板支架立杆段受风荷载作用计算:

本例模板支架按两个步距考虑,取风荷载设计值在立杆段产生的弯矩为:

M0.851.40.7ZS0lh28

模板支架未设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立杆纵距la0.9m,立杆步距h=1.535m 挡风系数1.2An1.2(0.91.5350.3250.91.535)0.0480.1202 lah0.91.535风荷载体型系数S1.2(1)1.20.1202(10.85)0.267

施工地区为北京市郊区,模板支架立杆段计算部位取底部,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1.0,基本风压00.45kN/m2

0.851.40.71.00.2670.450.91.5352M0.03kNm

8对计算立杆段风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

M0.0310625.91N/mm 3W5.0810/f5.912.9%5% 205立杆段受风荷载作用可忽略不计。

附 录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资料

附录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常用构配件与材料自重 表A-1 Ф48×钢管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

步距 (m) 脚手架 类 型 单排 双排 单排 双排 单排 双排 单排 双排 单排 双排 纵 距(m) 注: 1、双排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是指内、外立杆的平均值;单排脚手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系按双排脚手架外立杆等值采用;

2、当采用ф51×3钢管时,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中数值乘以采用。

表A-2 常用构配件与材料、人员的自重

名称 扣件:直角扣件 旋转扣件 对接扣件 人 灰浆车、砖车 普通砖240mm×115mm×53mm 灰砂砖 瓷面砖150mm×150mm×8mm 陶瓷锦砖(马骞克)δ=5mm 石灰砂浆、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 素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 单位 N/个 N KN/辆 KN/m3 KN/m3 KN/m3 KN/m3 KN/m3 KN/m3 KN/m3 KN/m3 KN/m3 自重 800-850 18-19 18 17 20 22-24 4-6 备注 ---- ---- 684块/m3,湿 砂:石灰=92:8 5556块/m3 ---- ---- ---- ---- ----

附录B 钢管截面特性 表B 钢管截面特性

外 径 ф,d (mm) 48 51 壁 厚 t 截面积 A (cm2) 惯性矩 I (cm4) 截面模量 W (cm3) 回转半径 i (cm) 每米长 质 量 (kg/m) 附录C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

钢材 牌号 厚度或直径 (mm) ≤16 >16-40 >40-60 >60-100 ≤16 >16-35 >35-50 >50-100 ≤16 >16-35 >35-50 >50-100 ≤16 >16-35 >35-50 >50-100 抗拉、抗压 和抗弯 f 抗剪 fV 端面承压 (刨平顶紧) fce Q235钢 Q345钢 Q390钢 Q420钢 215 205 200 190 310 295 265 250 350 335 315 295 380 360 340 325 125 120 115 110 180 170 155 145 205 190 180 170 220 210 195 185 325 400 415 440 附录D

钢材和钢铸件的物理性能指标

弹性模量E (N/mm2) 206×103 剪变模量G (N/mm2) 79×103 线膨胀系数a (以每℃计) 12×10-6 质量密度p (kg/m3) 7850 附录E 基本设计规定指标

一、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E-1采用。

表E-1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

项 目 承载力设计值 对接扣件(抗滑)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 底座(抗滑) 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且不应大于

二、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E-2中规定的容许值 表E-2 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

构件类别 脚手板,纵向、横向水平杆 悬挑受弯杆件 注:l为受弯构件跨度。 容许挠度[] l/150与100mm l/400

三、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E-3中规定的容许值。 表E-3 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构件类别 双排架 单排架 横向斜掌、剪刀撑中的压杆 拉杆 立杆 容许长细比{[λ] 210 230 250 350 注:计算λ时,立杆的计算长度按《扣件架规范》(5.3.3)l0Kh式计算,但k值取,本表中其它杆件的计算长度l0按l0l1.27l计算。

附录F Q235-A 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表F 稳定系数表

λ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0 1 -- 2 -- 73203 --

4 -- 5 -- 6 -- 7 -- 8 -- 9 -- 注:当λ>250时,2

附录G 立杆计算长度l0修正系数表

表G-1 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 步距h(m) h ≤ P427表4-43

表G-1 模板支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2

h (m) h+2a H0 (或(m) h) K H ~ ~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 > ≤ > ≤ > ≤ 注: ①、本表摘自《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P428表4-44 ②、表中h—步距 H0—计算高度

表G-3 受连接横杆约束的双排支架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步距(m) 计算项目 横杆长 度 l0 (m) K1/=K2/  K1/=K2/  K1/=K2/  K1/=K2/  K1/=K2/  注:

①、本表摘自《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P430表4-46 ②、表中h—步距 lb—立杆横距(m)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

2、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

杜荣军 编著

3、模板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编

4、梁模板扣件钢管高行撑架计算书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加构造与计算

主编: 刘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