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钢支撑
施 工 方 案
上海汇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二00八年八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3 二、 支撑施工····································3 三、 施加与复加应力······························3 四、 单根支撑拆除、安装施工流程··················4 五、 施工监测····································4 六、 钢支撑安装质量控制措施······················5 七、 安全生产····································7 八、 有关总包协助配合问题························7 九、 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配备附表··················8
附图:支撑平面布置图
2
一、工程概况
冠生园路223#、227#厂房让路改建工程基坑成多边形,支撑为对撑加角撑形式,设置一道钢支撑(除部分角撑外为双拼∅609*16钢管支撑),第一道支撑中心标高-1.30,安装在1200*800砼压顶梁上,双拼支撑之间间距为3000,使用2*28#槽钢连杆连接,超过16m支撑中间设置一根格构柱,利用28#槽钢横担及14#槽钢抱箍将格构柱与钢管支撑连接起来,以减少钢管支撑的细长比。
二、支撑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严格按照分层开挖,做到先撑后挖。
三、施加与复加应力
1、
施加应力
支撑预顶力施加采用伸缩自如活络头,活络头的型号为长度0.995m的方形活络头(活络头加工用料及方法见附图)。
按设计要求,为有效控制支撑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地面沉降,第一道支撑设计预应力600KN/根进行支撑。 2、复加应力
支撑应力复加应以监测数据检查为主,以人工检查为辅(监测数据检查:监测数据检查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的支撑轴力。监测单位应将整体支撑作小范围分段,以支撑道数分层布置轴力器作为监控点,还应每天提供以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为重点的以大开挖动土为初始值的所监控的数据给我方,使我方及时根据监测数据复加预应力。
人工检查:人工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单根松动的支撑
3
轴力。以榔头敲击无控制点的支撑活络头塞铁,视其松动与否决定是否复加)。其复加位置应主要针对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监测数据支撑轴力低于预加应力值的支撑应复加预应力。复加应力时应注意每一副连接墙上的支撑应同时复加,复加应力的值应控制在预加应力的110%之内,防止单组支撑复加应力影响到其纵向周边支撑。 3、
预加及复加应力使用工具
使用上海千斤顶厂制液压油泵操纵平台一只,QF100-20分离式千斤顶2只。 将吊车开出基坑停放在1轴基坑边缘施工道路上将其余支撑安装好。
四、单根支撑安装、拆除施工程序
1、首先浇筑压顶圈梁,当压顶圈梁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将吊车进场停放在4轴、D轴交叉位置上,将21#-24#支撑位置土方开挖(或开槽)至标高-1.90,将第一道21#-24#支撑安装好。
2、吊车向后退,将17#、18#、3#、4#支撑位置土方开挖(或开槽)至标高-1.90,将第一道17#、18#、3#、4#支撑安装好。
3、将吊车开出基坑停放在1轴基坑边缘施工道路上将其余支撑安装好。 4、第一道钢支撑安装好并施加好预应力后,将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浇筑底板,当底板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吊车进场停放在1轴基坑边缘施工道路上拆除第一道支撑(部分拆不到的可吊入基坑一部叉车拆除)。
五、施工监测
为了指导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应加强施工监测,随时预报、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主要监测内容提供参考如下: 1、每一开挖段(25M)围护结构桩顶位移与沉降:30㎜,30㎜/d(连续3天); 2、围护结构测斜:50㎜,3㎜/d(连续3天); 3、支撑轴力1000KN;
4
4、坑外地下水位观测1000㎜;
5、监测频率要求:开挖期间=1天1次,底板浇捣完毕后每3天1次; 6、监测报表须及时反馈有关单位,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调整施工速率和施工顺序,做到信息化施工。
上述所以监测数据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并定期将监测结果报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施工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采取施工措施,如复加应力,跟踪注浆,以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如与设计要求数据冲突,以设计要求为准)。
六、钢支撑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准备:
开挖前需备齐支撑、支撑配件、施加支撑预应力的油泵装置(带有观测预应力值的仪表)等安装支撑所必须的器材。严防需要安装支撑时因缺少支撑条件而延搁支撑时间。
2、在地面按数量及质量要求配置支撑:
地面上有专人负责检查和及时提供开挖面上所需的支撑及其配件,试装配支撑,以保证支撑长度适当、支撑轴线偏差不大于2㎝,并保证支撑、土体及接头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安全度。支撑经检验合格后打上合格标志。严禁出现某一块土方开挖完毕后却不能提供合格支撑的现象。 3、安装:
钢支撑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支撑拼接必须顺直,每次安装前先抄水平标高,以支撑的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的位置。斜撑支撑轴线要确保与钢牛腿端承水平垂直,其垂直度误差不大于2%。对撑直接焊在预埋件上。
在支撑安装过程中,所有的搁置点等的焊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钢支撑安装必须确保支撑围囹与地下连续墙均匀接触,并设防止钢支撑端部移动脱落的构造措施。 4、准确施加支撑预应力:
5
每道支撑安装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焊接填充基本牢固(或加钢楔顶紧)后,方可拆除千斤顶,支撑下方的土在支撑未加预应力前不得开挖。考虑所加预应力损失10%,对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
施加预应力时,要及时检查每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并做好施加预应力的记录;严禁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由于和预埋件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在支撑受力后,必须严格检查并杜绝因支撑和受压面不垂直而发生渐变,从而导致基坑挡墙水平位移持续增大乃至支撑失稳等现象发生。
5、基坑挖土到设计要求标高后,要支撑及时,尽量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无支撑暴露时间不宜大于12小时。基坑边挖边安装支撑,严禁无支撑开挖。 6、所有的焊缝不得小于8㎜,对受拉受剪力的焊缝必须敲掉药皮检查,防止虚假焊。基坑开挖时应先撑后挖的原则,为保护环境及减少围护墙的变形,每根支撑在挖土后规定时间内安装完毕。
7、钢支撑安装的质量要求如下:轴线中心偏差应控制在小于2㎝,水平方向高差控制在小于2㎝,支撑平面轴线偏差控制在小于5㎝.
8、使用螺栓拼接钢支撑,必须穿向一致,两次旋紧,螺栓外露不得少于二牙。 9、焊缝满焊,焊缝表面要求焊波均匀,不准有气孔、夹渣、裂纹、肉瘤等现象,严格执行焊接质量记录验收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清渣自检,经过巡检后,由施工负责人通知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10、钢支撑安装的质量要求如下:见国家标准(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 1 2 3 4 5 6 7 项目 支撑中心标高(㎜) 同层支撑顶面标高(㎜) 支撑两端高差 支撑扭曲度 支撑垂直度 支撑与立柱轴线偏差(㎜) 支撑水平轴线偏差(㎜) 允许偏差 ±30 ±30 ≯20㎜并L/600 ≯L/1000 ≯H/300 ≯50 ≯30 6
七、安全生产
1、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执行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规定,司机和指挥需持证上岗,集中精力,密切配合,确保安全生产。
2、施工区域内要有明显的警告牌,禁止非生产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3、吊支撑、型钢等物件,起吊和下放要细心缓慢,速度要均匀平稳,并设专人拉回绳子,以防吊物摆动碰物伤人。吊重物前,应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损伤,严禁带伤作业。
4、夜班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对睡眠不足和酒后上班人员一律不得安排工作。
5、在高压架空线和基坑边缘吊物施工,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机身下要垫好路基箱或铁板。
6、基坑开挖时,基坑周边允许超载不得大于20KN/㎡,挖出的土必须及时运走,不得在基坑附近堆土。
八、有关总包协助配合问题
1、总包单位在基坑开挖前应确保基坑降水达到设计要求。
2、总包单位负责及时清楚场地障碍物,保证安全施工和施工场地、道路畅通无阻。
3、总包单位负责定位、放灰线、望水平、搭脚手架、配合支撑安装拆除,保证质量凿出安装围囹搁置点钻孔灌注桩钢筋等。
4、总包单位负责围囹与围护桩接触面有空隙的地方用C40素混凝土填实。 5、负责技术交底和场地情况交底,并委托专人对口联系,配合解决施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6、总包单位负责解决施工用水、用电、灯光照明及生活方面的更衣室、宿舍、食堂搭伙等实际问题。
7
7、负责我方与挖土方的协调,必须做到先撑后挖的原则,严禁超挖、乱挖,对撑好的钢支撑上面不准碓物,不得受到任何直接垂直压力,对支撑进行可靠的保护,严禁各种机械在支撑上停留操作,挖土机挖斗不得碰撞钢管支撑。
九、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配备附表
施工主要配备
设备名称 履带吊机 电焊机 乙炔设备
施工主要人员配备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司机 电工 起重指挥 电焊工 修理工 普工 江述文 周飞穹 朱贵亮 2名 1名 2名 2名 1名 2名 型号 50T 24KW 单位 台 台 套 数量 1 4 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