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7030读作(______);2.50元表示(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 2.在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出
3。 4
3.估一估:21×28≈(______),315÷4≈(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张试卷面积约9(______) 黑板长4.5(______) 一头大象约重2(______) 一辆汽车每分约行1000(______) 5.在( )里填上“>”“<”或“=”。
46(______) 68×36(______)68×38 35分米(______)3.0577米
11(______) 318÷3(______)318÷5 86340平方厘米(______)3平方分米40平方厘米 6.8
2÷8,要使商的中间有0,
里可以填(______)。
7.找规律填数。
(1)9800,9850,9900,(______)。 (2)(______),1.7,1.4,1.1。 (3)
7191610,,(______),,。 212121218.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6米,宽6米,另一块正方形草地的周长和它相等,正方形草地的边长是(_______)米,面积是(_______)平方米. 9.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10.一串四色珠共108颗,按红、黄、蓝、绿的规律排列,最后一颗珠子是(______)
试卷第1页,总4页
色的。
11.小王、小张和小李原来是邻居,后来他们分别当了医生、教师和军人。已知:小李比军人年纪大,小王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张年龄小。(______)是教师,(______)是医生。
12.250×8,积的末尾有2个0。(______) 13.
448+=。(______) 551014.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_______) 15.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吨作单位。(______) 16.要使6
8÷6的商中间有0,而且没有余数,
中只能填1。(________)
17.1千克大约有多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只
的重量
B.四个
的重量
C.一个
的重量
18.买3个文具盒要36元,买8个这样的文具盒要多少元?想:要求买8个文具盒的钱数,必须先知道( )。 A.1个文具盒的钱数
B.2个文具盒的钱数
C.8个文具盒的钱数
19.下列运动中,指定部分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的是( )。
A.球的运动 B.车轮的运动 C.平推窗
户的运动
20.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下列图形,周长最小的是( )。 A.
B.
C.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数和整数的计数方法相同,都是满十进一 B.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C.今年的2月有28天,全年有366天 22.直接写出得数。
20×50= 15×6= 47+35= 0÷12= 380×3= 48÷2= 207-88= 1-0.6= 400÷5=
353+= 1-= 0.7+1.33= 111172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79+1684= ×76= ☆3000-821= ☆807÷4=
试卷第2页,总4页
24.计算下面各题。
400÷4×12 624÷(2×3) 1233-702÷3 800-745+185 25.看图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26.看图列综合算式(不计算)。
27.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分别画出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然后观察两个图形的周长,你有什么发现?(每个小方格边长都是1厘米)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先画出方格中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再将画完整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29.下表是四(3)班某个小组身高数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图。 学号 身高(cm)
试卷第3页,总4页
1 135 2 137 3 130 4 140 5 142 6 137 7 138 8 140 9 135 10 139 11 140 1214
30.学校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15个班,每个班本,还剩420本。学校共买来多少本练习本?
31.一条大船可以坐学生9人,一条小船比大船少坐学生3人,现有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
32.一块布料做上衣用去
43,做裙子用去。 99(1)上衣和裙子一共用去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2)剩下了这块布料的几分之几?
33.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一张长32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出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
34.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 (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试卷第4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
1.七千零三十 2 5 0 【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的读法,按顺序读出数字即可; 在2.5元中,根据2和5表示的含义进行作答。 【详解】
7030,读作:七千零三十;
2.5元中,2表示2元,5表示5角。所以2.5元=2元5角0分。 故答案为:七千零三十,2,5,0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在2.5元中,2和5的含义。
2.
【解析】 【分析】 根据
3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这样的3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对4题目中各个图形进行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各图中分别为:
【点睛】
本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及写法,属于基础知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600 80 【解析】 【分析】
答案第1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根据整数的估算,把整数估算成容易计算的整十或者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
21≈20,28≈30,21×28≈20×30≈600; 315≈320,315÷4≈320÷4≈80。 故答案为:600,8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估算,要先把乘数估算成比较容易计算的数字,再进行计算。 4.平方分米 米 吨 米 【解析】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张试卷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计量黑板长用“米”做单位,计量头大象的质量用“吨”做单位,计量一辆汽车每分约行驶的距离用“米”做单位,由此解答。 【详解】
一张试卷面积约9平方分米 黑板长4.5米 一头大象约重2吨 一辆汽车每分约行1000米 【点睛】
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看填关于哪方面的计量单位,然后再根据所给的数据以及实际情况填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5.> < > < > = 【解析】 【分析】
(1)(4)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即可;
(2)(5)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3)先将3.05米和35分米换算为用厘米做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 (6)先将3平方分米换算为平方厘米,与40平方厘米合起来后再进行比较。 【详解】
> 77答案第2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68×36=2448,68×38=2584,所以68×36<68×38 3.05米=305厘米,35分米=350厘米,所以35分米>3.05米
11< 86318÷3=106,318÷5=63……3,所以318÷3>318÷5 34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40平方厘米 【点睛】
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化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 6.0、1、2、3、4、5、6、7 【解析】 【分析】
因为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是8,8能被除数8整除,所以要使8
2÷8商的中间有0,必须使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8,所以口里可以填0、1、2、3、4、5、6、7;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8【点睛】
解决此题明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正好整除,要使商的中间有0,只要使十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即可。 7.9950 2 【解析】 【分析】
(1)从左往右,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50; (2)从左往右,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0.3; (3)分母不变,分子依次少3,由此解答。 【详解】
(1)9800,9850,9900,9950。 (2)2,1.7,1.4,1.1。 (3)
2÷8,要使商的中间有0,
里可以填0、1、2、3、4、5、6、7。
13 21719161310,,,,。 2121212121答案第3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点睛】
关键是根据已知的数得出前后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的规律,然后再利用这个变化规律再回到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8.11 121 【解析】 【详解】 略 9.
2 4【解析】 【分析】
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的2份,即【详解】
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0.绿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按红、黄、蓝、绿的规律排列”,可以把每四个分成一组,计算108中几个完整的组,再把余下的球,按照顺序进行排列。 【详解】
108÷4=27(组)
正好排完,球的顺序是红、黄、蓝、绿,所以最后一个球是绿色的。 故答案为:绿。 【点睛】
答案第4页,总16页
1,涂色部分占其中42,由此解答。 42。 4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108个球一共可以按顺序分成几组。 11.小李 小张 【解析】 【分析】
由于小王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张年龄小,所以小王与小张都不是教师,则小李一定是教师.又小李比军人年纪大,即教师比军人年纪大,教师比小张年龄小,则小张不是军人是医生,剩下的小王一定是军人。 【详解】
由小王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张年龄小,可知:小王与小张都不是教师,则小李一定是教师.
由小李比军人年纪大,教师比小张年龄小,可知:小张不是军人是医生,剩下的小王一定是军人。
即:小张是医生,小王是军人,小李是教师。 故答案为:小李,小张。 【点睛】
完成本题思路要清晰,理清他们的称呼与职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12.× 【解析】 【分析】
要求250×8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可以先计算出得数,进而确定积末尾的0的个数。 【详解】
250×8=2000,积的末尾有3个0; 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这类型的题目要注意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判断,不能只凭因数末尾0的个数判断。 13.× 【解析】 【分析】
答案第5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母5不变,计算分子4+4即可。 【详解】
4488+=≠ 55510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4.√ 【解析】 【分析】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所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就一定相等,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相等,面积就相等。 【详解】
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就是边长相等,边长相等面积就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熟练掌握计算公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5.× 【解析】 【分析】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根据3个单位运用时的特点进行判断。 【详解】
计量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吨作单位,题干说法错误。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的特点,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用吨作单位。 16.× 【解析】 【分析】
答案第6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详解】
中可填1或4。 17.B 【解析】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估计1只狗,4个苹果和1个西瓜的重量,进行选择。 【详解】
1只狗的重量,应当大于1千克; 4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1个西瓜的重量,应当大于1千克。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的实际运用,这种题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估计,选择合适的答案。 18.A 【解析】 【分析】
此题应先求出每个文具盒的价格,再求买8个文具盒的价格要多少钱,列式为36÷3×8,由此解答。 【详解】
买3个文具盒要36元,买8个这样的文具盒要多少元?想:要求买8个文具盒的钱数,必须先知道1个文具盒的钱数;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的归一问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基本数量关系式,找到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19.C 【解析】
答案第7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根据平移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进行作答。 【详解】
A,拍球时,篮球一直在重复做上下运动,不是平移; B,骑自行车时,车轮绕着轴,在做圆周运动,不是平移; C平推窗户时,窗户沿着推动的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是平移。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平移,牢记平移的定理是关键。 20.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三个选项中的图形的特点,分别求出三个选项中图形的周长,然后比较。 【详解】
A.A图形的周长是: (4+1)×2 =5×2 =10
B.B图形的周长:2×4=8 C.C图形的周长: (3+2)×2 =5×2 =10
所以周长最短的是B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拼组图形,周长求法的掌握情况,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利用平移的方法,转移到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周长上,利用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21.A
答案第8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和整数的计数方法进行判断; 两位数乘两位的积,与乘数有关; 闰年的二月是29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 【详解】
A, 小数和整数的计数方法相同,都是满十进一,说法正确; B,10×10=100,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不一定是是四位数; C,今年的2月有28天,说明今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 故答案为:A。 【点睛】
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得数未必是四位数;闰年的二月是29天,全年366天,平年的二月是28天,全年365天。 22.1000;90;82;0 1140;24;119;0.4 80;
48;;2.03 117【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20×50=1000 15×6=90 47+35=82 0÷12=0 380×3=1140 48÷2=24 207-88=119 1-0.6=0.4 400÷5=8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锻炼,计算时要细心,看清数字。 23.2463;67;2179;201……3 【解析】
答案第9页,总16页
35834+= 1-= 0.7+1.33=2.03 11111177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一,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二,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三,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
(1)779+1684=2463 (2)×76=67
;
(3)☆3000-821=2179 (4)☆807÷4=201……3
验算: 验算:
故答案为:2463;67;2179;201……3 【点睛】
答案第10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的笔算,在计算过程要注意,竖式上要数位对齐。 24.1200;104;999;240 【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时,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
(1)400÷4×12 =100×12 =1200;
(2)624÷(2×3) =624÷6 =104;
(3)1233-702÷3 =1233-234 =999;
(4)800-745+185 =55+185 =240。
故答案为:1200;104;999;240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25.30×4×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片可知:杨树有30棵,柳树是杨树的4倍,松树是柳树的两倍,让列式表示松树的数量。先用杨树的数量乘4,计算出柳树的数量,再把柳树的数量乘2,表示松树的数量,列出算式即可。 【详解】
答案第11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杨树有30棵,柳树是杨树的4倍,松树是柳树的两倍: 30×4×2
故答案为:30×4×2。 【点睛】
解题的时候,要认真观察图片中给出的信息,找到杨树,柳树,松树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要注意题目要求不计算,列出算式即可。 26.315÷3×5 【解析】 【分析】
根据图意,已知3份表示的是315千米,求5份表示的是多少千米?先用315÷3求出一份是多少千米,再乘以5即可。 【详解】
根据图意,列式为:315÷3×5。 【点睛】
本题属于简单的归一问题,解题的时候,要认真观察图片中给出的信息,找到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要注意题目要求不计算,列出算式即可。
27.
当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相等时,正方形的周长小。 【解析】 【分析】
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要画出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
面积是36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分别是9厘米和4厘米。 作图如下:
答案第12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通过观察两个图形的周长发现:当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相等时,正方形的周长小。 【点睛】
本题是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作图题,关键是根据面积公式确定出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和宽。
28.
【解析】 【分析】
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详解】
先找出图形轴对称之后的三个关键点,依次连接,再找出完整图形向右平移5格之后的7个关键点,依次连接即可。
【点睛】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平移的定理,找准关键点,依次连接。
29.
【解析】
答案第13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
根据题意,横轴表示身高,每一小格表示1厘米,由此结合题中的数据依次找到对应的高度画出即可。 【详解】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利用表格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数据,逐个进行画出,注意不能遗漏。 30.1380本 【解析】 【分析】
根据“分给15个班,每班本”,用乘法计算先求出分的本数,再用分了的本数加上还剩的本数即可求得共买来的本数,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分了的本数:×15=960(本), 共买来的本数:960+420=1380(本) 答:学校买来1380练习本。 【点睛】
此题属于乘加应用题,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分的本数,再把分的和剩下的本数合起来即可。 31.9条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可知,每条小船坐的人数=每条大船坐的人数-3人,依此可求每条小船坐的人数,再用学生人数÷每条小船坐的人数,列出算式可求需要多少条小船。 【详解】 ÷(9-3) =÷6 =9(条)
答案第14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需要9条小船。 【点睛】
考查了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得每条小船坐的人数。 32.(1)【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将上衣用去的和裙子用去的相加,即可解答;
(2)把整块布看成单位“1”,要求还剩下几分之几,用整体减去已经用的即可。 【详解】 (1)
72;(2)
99437+= 9997。 9答:上衣和裙子一共用去这块布料的(2)1-
72= 992。 9答:剩下了这块布料的【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加减法的实际运用,理解分数的意义,利用分数加减法的意决问题。 33.112张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这张长方形纸的长和宽是各能裁出几条边长是2厘米的线段,再把它们相乘,就是可剪成正方形的张数。 【详解】 32÷2=16(条)
15÷2=7(条)……1(厘米) 16×7=112(张)
答:最多可以剪出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112张。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每条边上最多剪成的线段数,来求剪成的小正方形个数的方法,注意小正方形的个数不是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小正方形的面积。
答案第15页,总16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4.(1)320平方米;(2)76平方米 【解析】 【分析】
(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代入数据,列式解决问题;
(2)求出长是(20+1+1)米,宽是(16+1+1)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再减去花坛的面积就是小路的面积。 【详解】
(1)20×16=320(平方米) 答:花坛的面积是320平方米。 (2)20+1+1=22(米) 16+1+1=18(米) 22×18-320 =396-320 =76(平方米)
答:小路的面积是76平方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的实际应用;注意铺一米宽的小路后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了2米。
答案第16页,总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