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中秋节的习俗,习俗不就是吃月饼吗?大家肯定会这么说。但这吃月饼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月饼都是按家里人数分的,即使家人远在天边,也会给他留下一块。意思是要合家团圆。
这个中秋节是没有月亮的中秋,因为下午下了大雨。到了晚上,吃了团圆饭,我跟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出去赏月吧。”妈妈笑着说:“今天下了雨,怎么会有月亮?天上乌云朵朵,月亮都被乌云遮住了,看不见了,想要赏月,必须等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才行。”听完妈妈这番话。我很遗憾,因为下了雨而没有月亮,我多么希望今天能赏月啊!
今年的中秋,是美好的而又是遗憾的。因为爸爸好几年没和我过中秋了。这个中秋,爸爸一个电话打来,说可能和我们一起过团圆。那时,我高兴极了。到了中秋那一天,爸爸又说要出海而不回家。我又失望又自豪,因为爸爸长年在外,为我们一家工作挣钱。但没有事业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家,我的家是一个幸福的家,我为此而自豪,虽然爸爸没有回家,但我还是感到满足。
苏东坡以前这样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我祝愿所有在中秋不能齐聚一堂的人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一轮明月!
篇二
选择视角
为了让作文出众脱俗,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好一个视觉角度,以点带面体现家乡的节日盛况。节假日里高兴的事儿数不胜数,有限的字数不可能将其全部收录,而且即使一股脑儿来个面面俱到也不过是一篇节日的流水账。这就需要我们睁大眼睛观察发现,选择若干事件中最富有家乡特色的也最能体现节日特点的一件事情或者事情的一个侧面,如中秋的赏月等,并用学生或者其他身份的眼光来体察这件事情的方方面面,以表现节日的欢乐和时代的旋律。
描绘节日风俗
若节日在你居住的地方有特别之处,能够介绍当地节日风俗和风土人情,为作文增色添香。赵本山的小品脍炙人口,与他那一听便令人忍俊不禁的东北方言不无关系。同理,我们的作文中如果能够体现当地特有的风俗人情,也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分享节日盛况
过节最讲究的是氛围和节日的感觉,以及你体会到的感情。要想表达出这种节日的氛围,就要通过节日的场面和情景。当然,这个段中所写到的场面,能够是你查阅资料所了解的场面情景,也能够是你亲自出去体验到的节日的氛围。写作时能够穿插节日的来历、习俗、传说等补充节日的背景知识。
这个段中,其实是针对节日中你的行动来展开的。比如你有没有去哪里游玩,有没有参与什么庆祝的晚会。参与这项活动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体会。这个段,能够写成一件
事,或者以记录的方式罗列出几件事。但要注意,理应突出一件事来写,这样才不会写的像流水账。
篇三
抒发情感,表达感悟
叙事过后,可顺带写出自己愉悦的心情,如果能将周围人们的表情、心理等描写使用到结尾抒情。白居易曾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到充满情感的生动描绘,在自然环境中渗透感情,在人物言行中洋溢感情,所有的歌唱与颂扬,都让其流淌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在这个段中,你能够尽情的抒发你的感情和对节日的喜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和节日的气氛相配合。注意,文章要有思想升华,这样的作文才有深度。上文提到过的要延伸到节日蕴含的精神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