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上旅游及旅游船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旅游管理系 上海水上旅游研究所副所长 程爵浩
【摘 要】 我国经济近些年来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为人们的户外休闲与游憩活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宏观条件;水上旅游作为有别于常规旅游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传统的水路客运行业,从早期在国民经济中承担水路客运运输这一重要角色,向服务于新型的休闲、娱乐与旅游需求、高速客运需求这一角色转变,这一现象已成为业内共识。适应水上旅游需求的游船业正成为水上运输领域的新亮点。本文综合探讨我国水上旅游及旅游船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上旅游 旅游船 市场
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全社会整体经济状况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全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的全面调整与变化。伴随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和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我国交通客运行业中出现历史上首次各类交通方式之间的“大洗牌”,交通客运市场高度细分化,竞争愈趋
激烈化的局面已成定势,由此,传统的水路客运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在全社会客运业主纷纷寻求出路并展开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水路客运如何向水上旅游转变,旅游船又如何应因这种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国水上客运行业现状、问
题及其原因分析
现代交通诞生于19世纪初,一百多年来,世界交通运输发展日新月异,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相继出现。五种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水路客运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种方式,在
6
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第241期・5・2005
船艇世界
我国早期国民经济建设中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今天,她依然担负着重要使命。但是我国常规水上客运行业的整体状况却明显滞后于国民出行的需求水准,以至于全社会水路客运总量自1987年以来一直逐年大幅下滑,水路客运业难以为继,行业经营陷入历史最低谷。
求。
船舶技术 我国长江、沿海等客运船普遍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缺乏对高新技术的吸收、利用与研发,航行速度慢,续航能力差,与世界同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服务功能 我国现有大部分客运船仍然停留在完成交通转移这一单一的服务功能上,与日益增长的商贸、公务、休闲、娱乐、度假、运动等新
型旅游市场需求之间形成了日益突出的矛盾。
2、水上客运转化的原因
我国常规水上客运市场在整体层面上出现的萧条与萎缩,与水上客运行业自身的经营是无关的,它应该归因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全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结构性的调整,是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都必然经历的,中
1、我国水上客运现状及问题
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领域不断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并研制出能够适应现代运输要求的新型客运工具,交通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从此发生重大转变。相对其他交通方式,水路客运行业现状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水上客运行业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市场份额 据往年交通年鉴中统计资料部分显示,在我国全社会客运量构成中,1978年水路客运、航空、铁路及公路分别占9.1%、0.1%、32.1%和58.7%;而1998年相应的比例变化为1.5%、0.4%、6.8%和91.3%。同时,在全社会旅客周转量构成中,水路客运所占比例从1978年的5.8%下降到1998年的1.1%。伴随着水路客运市场份额急剧下跌的是公路、民航客运量的高速度增长。
硬件设施 我国水运企业适龄船舶拥有量少,船舶老化现象严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大部分超过营运年龄、超负荷运行;并且全行业营运船舶更新换代明显不足,绝大多数船舶年久失修。简陋的设施与不合理的船舶结构,不能适应新时期旅客出行对舒适性、高速和环保性等要求,更不用说观赏性要
第241期・5・2005・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7
船艇世界
国亦不例外。
因此,水运市场的不景气,更多的是外在性而非内在性的原因,主要归结为:
交通技术 在人类向现代化进军的过程中,技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它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技术能够促成新行业的诞生,也能无情地摧毁某些行业,这是一种新陈代谢式的行业进化过程。水路客运行业发生的变化就属于这种进化过程。技术正是促使行业“优胜劣汰”的“罪魁祸首”。在交通运输市场,许多高新技术,如高效推进动力系统、减震降噪技术、安全控制技术、防污染环保技术以及稳定性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促成汽车、火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在满足人们较高的出行要求方面大有作为,远远超过现有常规客运船舶的综合技术性能。
旅客需求 近些年来,在我国水上客运船舶技术较其他交通方式大大落后的情况下,旅客更愿意选择既
快速、高效,又便捷、舒适的汽车、火车或者飞机。正因为这些运输领域日益采用新型技术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要,那么交通运输市场形成今天的局面并不偶然!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交通的需求是高效、快速、舒适、便捷、环保,水上客运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已经减少到在局部水域、局部需求方面。向水上旅游转化正是水上客运的生存空间及其变化规律的体现。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常规水上客运行业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发挥的功能应该加以重新认识、定位,并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划。相对其他交通方式而言,水上客运不能适应并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出行的种种需要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她必须经历全行业的大调整与业务转移,才能顺利地转化为以提供现代休闲游憩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水上旅游。
势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变化以及客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水上客运发展的思考引起业内外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水上客运应该紧密结合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谋求适合行业发展的市场空间。根据国内外广泛的实践证明,传统水上客运会逐渐转向包括滨水旅游、游艇旅游、游船旅游、邮轮旅游以及水上船艇运动娱乐等方式在内的水上旅游的发展。
首先,我国存在一系列优越条件,有利于推动中长途水路旅游客运市场的发展与兴起:
◆横贯东西的长江水系、纵通南北的沿海海域、海湾以及遍布大江南北的湖泊、河流、水库以及其它水系等构筑了在我国开展水上旅游活动的广阔空间,发展水上旅游事业大有可为;
◆分布在沿海、内河流域两岸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水路旅游线
二、21世纪我国水上旅游发展趋
8
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第241期・5・2005
船艇世界
路自成体系,旅游产品可以进行有深度的、自由无限的组合;
◆伴随大众观光、周末旅游、黄金周长假旅游的普及,银发旅游市场近年在神州大地也悄然兴起;而水上旅游正非常适合时间富余、经济条件宽裕、游玩节奏慢的老年群体;
◆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使得国民收入上升,豪华国际海上旅游逐渐为部分高收入阶层接受。
其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工商、贸易、公务活动大大增加,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出
岛等特殊水域,存在集车载、人流于一体同船运输的需要,水路客运亦有发挥现代客/滚化运输优势的空间。
综上所述,根据水上客运固有的市场特征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体系调整的内在规律,我们认为,有条件的水上客运业势必要考虑退出不具竞争力的原有常规水上客运市场;同时21世纪我国水路客运业的发展应该走向:“中长途旅游化”、“中短途高速化”、“局部水域游船娱乐化”以及“人车滚装化”等趋
1、旅游船的市场细分
由于产生水上旅游需求的情况比较复杂,旅游船所定位的市场存在多种类型。旅游船的类型须视需求的具体情况而定。对旅游船的市场细分,大致有以下类型:
◆按旅游需求内容分:休闲型、观光型、亲水型、目的地型和主题型;
◆按旅游时间分:住宿型、非住宿型;
◆按航行形式分:定期型、非定期型;
◆按航行区域分:远洋型、沿海型、江河型和湖泊型;
◆按游船等级分:标准型、高档型和豪华型。
在我国水上旅游市场,旅游船目前主要面对其中部分市场类型,以中低档标准构成市场主体为明显特征。也就是说,我国游船市场所满足的需求并未发展到今天西方的以休闲型、远洋型、主题型以及豪华型为特征的高端需求层次,这意味着我国旅游船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行对高效、快速、舒适及环保的要求较以往大大提高,中短途水际高速客运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备受青睐。在经济较发达的长江、沿海、城市等水系以及海湾等地区构造快速发达的水运网络,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再次,在拥有一定水景资源或周围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备开发水上游乐项目潜力的水域,经营娱乐型游艇对于水路客运业意味着又一种市场机会所在。
最后,在海湾、陆-岛及岛-
势。其中,“旅游化”发展趋势是由行业战略调整与转移所决定的,并将凸显为未来我国水上客运市场的主色调。
2、我国旅游船市场趋势展望
我国水上旅游与西方发达国家水上旅游市场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发展历史不长,缺乏成熟市场体制下形成的运作经验,旅游船市场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世界市场现有旅游船的许多有益经验,也正是今天启动我国旅游船市场所必须借鉴的。
以我国旅游船发展水平及现有旅客需求现状为基础,结合发达国家、地区旅游船市场的现状,试对未来我国旅游船的发展趋势作如下展
三、我国旅游船发展趋势
以实现“旅游化”为主要发展趋势的我国未来水上客运业,必然要求“旅游船”这一要素市场的有力支撑。以对市场进行细分为基础,分析我国水上旅游市场的特征,对于认清旅游船发展趋势进而有效构建旅游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第241期・5・2005・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9
船艇世界
望:
◆需求潜力巨大:我国经济依然稳定、快速发展,国民旅游消费结构有望稳步提升,水上旅游需求终将全面兴起,必然拉动对旅游船的极大需求。另外,因为入世必然会使得国际旅游目的地增多而互相输送更多的游客,这将为国内外更多的旅游休闲娱乐船艇制造公司和旅游公司提供新的机会。
◆游船类型日益丰富: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水系纵横,水域航行条件复杂,客观上要求实现旅游船艇“家族成员”的多样化。未来我国水上旅游市场呼唤技术成熟,且能满足多方面高要求的、丰富多样化的旅游船型,如新型高速游艇、绿色游船、环保动力船、可操作性强的快速游艇以及外挂推进动力系统船、穿浪船等等。据现有开发研制能力,我国旅游船制造业尚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
◆游船市场趋于细分化:这将
主要体现在:航线将向大众化和高档化两极发展;旅游时段将分化为短期(1周、3-4天)和长期(10-20天及以上)或定期旅游和不定期旅游;在船型方面将细分为大型化和小型化。
◆豪华游船引领市场高端:不久的将来,旅游经历丰富成熟,经济及时间条件均具备的富有阶层,将会推动我国水上旅游高端市场全面发展。届时,对抗传统旅游娱乐方式的豪华游轮将成为审视我国旅游市场的崭新视角。
◆技术性能要求提高:纵观世界旅游船发展主流趋势,旅游船必须达到相应技术标准,能够满足游客对海上及其他水域航行所需的安全、高效、快速、舒适、健康、环保等现有要求,并逐步提高游船内外部整体性观赏价值。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水路旅游市场对我国旅游船技术创新提出的现实要求。在我国旅游船研制领域,虽然有许多先进的、高性能
旅游船相继问世,但是不断推动技术更新换代,进一步改善、优化旅游船技术性能的挑战依然存在。随着我国对旅游船艇研制、开发整体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希望在市场上看到更多的新型优质、高性能旅游船出现。
◆游船功能齐全、高度享乐化: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水上旅游消费观念开始为更多国民所接受,要求更多的功能齐全,集良好的购物、餐饮、休闲环境于一体,并能把娱乐享受真正融入乘船旅途当中的旅游船进入水路旅游市场。
◆游艇消费方兴未艾:游艇消费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它代表的是一种身份,是成功人士的象征。游艇是更高级的消费符号,可以满足高档休闲、商务、度假、娱乐以及运动等需要,我国众多的内河水域很适合大力发展游艇事业,游艇消费前景十分广阔。■
10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第241期・5・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