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着故事入眠
女儿爱听故事,于是,我们总在睡前,放一些《格林童话》,启智故事等听听,《猪八戒吃西瓜》《小猫钓鱼》等故事总能让孩子哈哈大笑,《小熊请客》,《小猫钓鱼》《小鞋匠》等等也让孩子其乐无穷,但孩子不喜欢《果园三姐妹》她说,里面的配乐太吵了,让人害怕。孩子能欣赏故事,也可以感知故事里面的那些背景音乐,能有自己的喜恶,有所选择。这令我始料不及,也惊喜,
女儿也爱提问和故事有关的话题。故事里有太多王子与公主的故事,于是女儿的世界里也就有了太多的王子和公主。女儿爱穿裙子,自从买了笛莎牌的裙子,知道它的广告词是“每个女孩都是公主”之后,女儿的口头禅也变成,每个女孩都是公主。女儿学会了运用她所学的词语,而这种学会是不经意的。
听完了灰姑娘的故事,女儿的口头禅改为每个女孩都是姑娘。然后又告诉我,她是小姑娘,我是老姑娘。我笑了,跟她解释我不是老姑娘,我都成为孩子妈了。于是,女儿又问,每个姑娘都会遇到王子,我笑笑说,我没有,孩子说,爸爸就是呀。我问,他怎么没宫殿呀,孩子说,可是,他有这个家呀。我又问,他怎么没白马呀?孩子说,他有车呀。我笑了,孩子也笑了。故事和现实,在孩子的眼里,都简单了。但是,故事会不会带给孩子不好的影响,也留给我一丝的隐忧。我只是告诉孩子,灰姑娘很善良,勤劳,她会幸福的,而且,也会快乐。
天上真的有神仙吗?这是孩子读故事的时候留的问题,那些死去
的人,是不是真的都变成星星挂天上了?我无解,我只能如实相告,妈妈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妈妈希望是。所以,孩子又问,你的奶奶那里去了?奶奶将来会去吗?孩子的思维,有时候让我措手不及。阅读,让我和孩子一起思索,思索如何更好的去启迪孩子,去诱导孩子往良性的方向想。
孩子有时会嚷嚷,我不认字,谁来教我认字。于是,我会顺势教孩子写或认几个字。三分钟的热情过后,孩子不学了,我也不去勉强。孩子不识字,却相机一样地拍下,记忆下她所需的,比如,孩子在搜索电视节目的时候,会把《巴拉拉小魔仙》的BLL三个字母给输入进去,在淘宝的时候,她输入一个“儿”,再选上一个她会认不会写的“童”,所有她喜爱的鞋子,饰品,衣服,便尽收入她眼底了。
看完《虫虫的梦想》孩子问,舞蹈是怎么来的呀?是舞蹈家编的吗?听完一首歌,孩子问,歌是怎么来,我可以编歌吗?然后念念有词,把她的生活有调无调的哼出来。
于我和孩子而言,读书是多途径的。像酷我里的《有声读物》,或《懒人听书》都是好软件,即便不认字,孩子也会用。绘本,也是孩子的最爱。孩子有一段时间,缠着我给她念《十万个为什么》说是老师给念的。她还要听。甚至,听歌,也成了孩子阅读的途径。总能在洗澡,或游戏或出门游玩的时候,听到她把和当下相关的活动,用某句歌词给唱出来。
写到这,我问了她一句,“你喜欢听故事吗?”她认真的点了点头,我又问,为什么,她说,“听得懂的就喜欢呀!”。听得懂,就喜
欢,孩子告诉我一个道理。我只能按她的速度,节奏走。欲速则不达。孩子的成长,孩子做主,不以我的意志进行。
而我也爱读书,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会告诉她,不懂,不懂,我不懂,你问的,我都不懂,自己找答案去,弄懂了告诉我。看到我不理她,她也一边去了,煞有介事的去拿书,或笔,或读,或涂。而我也自得其所。阅读,终归是孩子的事。所以,不参与的时候,就不要去理她。
絮絮叨叨,应老师之邀,把和孩子的一些阅读小事写出来,抛砖引玉,愿以此和大家探讨,学习更多宝贵的经验。谢谢。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