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B.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运动鞋底下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少摩擦 D.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小于土豆的密度
2.如图2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由于受到惯性力,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B.每次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初速度相等 C.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快
D.小车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作用
3.如题3图所示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肩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对平衡力 B.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一对平衡力 C.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一对平衡力 D.若甲、乙两人体重相同就一定不能决出胜负 4.用液体压强计做“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如题4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3图 题2图 题4图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的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C.“U”形管两管液面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U”形管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越大 5.4月12日微信朋友圈纷纷转发顺德出现如题5图的龙卷风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道龙卷风持续时间长达30多秒,大风卷起地面杂物,直逼附近建筑物。龙卷风能够“吸”起物体是因为: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使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6.游戏“愤怒的小鸟”是用“弹弓”把小鸟对准怪物打过去,如题6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弓受力伸长,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弹弓伸长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大 C.弹出“小鸟”时,弓弹性势能转化为“小鸟”动能 D.被弹出“小鸟”,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7.某人用如题7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若每个滑轮重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端的拉力F为270N B.拉力F的功率为270w C.额外功为160J D.有用功为1080J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题7图 题6图 题5图 题8图 8.2015年4月21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重庆飞往南京.从题8图中可以看出它采用上表面凸起,下表面扁平的固定机翼.飞机的机翼上方空气流速______,压强_____,从而使飞机获得了向上的升力。飞机飞行时飞机上的双叶螺旋桨向后推动空气,使螺旋桨获得向前的力,说明物体间______。
9.如题9图所示,小王站在水平路面上用力向右推汽车没有推动,此时汽车的运动状态_______,(选填“发生改变”或“没有改变”),汽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人的推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的。(选填“向右或向左”)
10.如题10图所示,小马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扶正, 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的特点,如果重锤的质量为5kg,它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如果将它拿到月球上,重力和质量发生的变化的是_______。(选填“重力”或“质量”))
11.小红同学发现洗手盆下方有一条的U形管道如题11图,它是是利用_______的原理.若没有水流入时,A、B液面总是_______,从而阻止下面的浊气上升;当盆中有水流下时,A管液体产生的压强比B管液体产生的压强______,从而使水开始流动。
12.如题12图所示,取一只空牙膏皮,一次性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两次牙膏袋质量m甲和m乙大小关系是m甲___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甲和V乙大小关系是V甲____V乙;两次所受浮力F甲和F乙大小关系是F甲_____F乙。(选填“<”、“>”或“=”)
13.如图13图所示,一辆车开进了泥潭中,司机取来一个动滑轮欲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若汽车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1000N,则司机
题13图 题12图 题11图 题10图 题9图 至少用_____N的拉力才能将汽车拉出,该力作用下,若汽车被匀速拉动1m,则绳子移动的距离为_____m,司机所做的功是_____ J.
14.如题14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实验时,在A点悬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______方向。(选填“竖直”或“斜拉”) 三、作图题(共7分)
15.(1)如题15-1图,一个足球在空中飞行(其中虚线为飞行轨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如题15-2图,滑块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试画出滑块的受力示意图。 如题15-3图,小东想拿钢棒将图中的大石头向右撬动(支点为o),若要求所施加的力最小,试画出钢棒A点上的动力F1及其动力臂L1。
题15-1图
题15-2图
题15-3图
题14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6分,第17、18小题各7分,共20分)
1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中。
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题16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时木块在木块表面上受到的摩擦
力为____N。
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你的理由是____。
(3)从图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一定时,____滑动摩擦力就越____。
题16图
17.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题17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上升实验 次数 物重 的高度G/N h/cm 1 题17图
测力计的示数F/N 2.5 2.5 2.5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5 20 45 6 6 6 5 10 15
2 3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___; 题17表格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③由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填“有关”或“无关”). (2)小红在小玲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做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____;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 。
③但在实验后发现,计算出来的两个的机械效率并不相同,且乙图的机械效率比甲图的要大一些。下列说法中,解释合理的是() A.乙图多使用一个滑轮,多做了额外功。 B.乙图多使用一个滑轮,少做了额外功。
C.乙图多使用一个滑轮,绳子的摩擦阻力大一些。
D.乙图的弹簧测力计向下拉时,内部的弹簧受到重力作用致使读书偏小。 18.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2N的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和B,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盐水、细线等,实验过程如题18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题18图
⑤ ⑥
⑦ (1)由图①③④可知,物体在浸没在水中前,浸入的深度越大,物体浸入水的体积____,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由①④⑤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浸入的深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
入液体的深度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由②⑥⑦可知,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浮力还与____有关。 (4)由图①②和____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5)若圆柱体的重力为3N,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则圆柱体A的密度为____kg/m3。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6分,共13分) 19.龙舟运动是深受顺德人喜爱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如题19图所示是某次龙舟比赛的情景,问:
(1)站在龙头的鼓手击鼓呐喊,指挥运功员奋力向前。若鼓锤对鼓面的垂直作用力为50N,两者的接触面积为
题19图
5cm2时,大鼓产生80dB的鼓声,则鼓锤对鼓面的压强为多大?
(2)龙舟在前进水中,底部最深处离水面40cm,则龙舟底部受到水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比赛结束后,龙舟静止在水平上,若龙舟所有物品及运动员的总质量为1.5t,则龙舟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m3?
20.如题20图所示,这是建筑工地用三个滑轮组成的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示意图,货箱内共有12块相同质量的大理石。(货箱质量可忽略)求: (1)若每块大理石的质量为50kg,则每块大理石的重力是多少?
(2)每次提升中,升降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10m,钢丝绳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在这次提升过程中,升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6
题20图
分,第23小题7分能,共18分) 2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水火箭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将废弃的饮料瓶灌入适量
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水火箭就能以一定的加速度快速上升,通过尾翼稳定的在孔子飞行,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模型。如题21图所示。
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科技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支“水
火箭”。实验器材包括: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橡皮塞、水等。为达到更好效果,兴趣小组的同学先研究了水火箭竖直向上的运动过程,从开始运动到水完全喷出时,瓶子和瓶中的水始终受到竖直向上的推动力;之后,向上的推动力消失,水火箭由于惯性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后开始下落。
(1)水火箭升空时的施力物体是____,从机械能的角度看,水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
实物图
题21图
结构图
__,势能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实验后,老师提出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________.(写出一条)
(3)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橡皮塞插入瓶口的深度的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每一次充入的气量相同),水火箭升空的高度就不同。他们选用同一个饮料瓶,瓶中水量为200ml,通过楼层上的观察员目测实验数据,结果如下: 瓶塞塞入深度 高度/m 浅 2 深 5 更深 12 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橡皮塞插入瓶口的深度加深,其实是增大了橡皮塞与瓶口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橡皮塞与瓶口的__,使橡皮塞不容易压出。
22.如题22图,甲是剪刀,乙是扳手,丙是盘山公路,根据有关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题22图
丁
(1)甲图的剪刀手柄较长,目的是为了_____;刀口处做得锋利是为了_____. (2)乙图的扳手相当于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名称),扳手表面做得比较粗糙,这是为了________.
(3)丙图的盘山公路相当于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名称),汽车在盘山公路行
驶时一般使用低档位,目的是为了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的速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动力。
23.小华利用如题23-1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将注射器筒的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
B.活塞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水平拉力作用煮着起筒上,当注射器中的 活塞 (选填“静止不动”或“刚开始运动”)时,记下测力计示数,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
C.用刻度尺测量出注射器筒的 (选填“刻度部分的长度”或“全部长度”),记为L,独处注射器筒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 ; 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主要原因是 。
题23-1图 (3)另一方面,考虑到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华改进了实验,如图23-2所示: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重力为9.8N;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5.6N,
题23-2图 已知活塞面积为7×10-5m2,则所测大气压的值为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