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高速公路BOT项目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记录表1
总承包单位:xxxxEPC项目部 标段项目部:xxxx高速第四项目部 监理单位:xxxx管理有限公司 编 号:
工程名称 xx大桥 桩号及部位 人工挖孔灌注桩 交底内容: 一、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 浇灌第一节护壁混凝土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 架设垂直运输架 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 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 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 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 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 技 术 交 底 内 容 开挖扩底部分 检查验收 吊放钢筋笼 浇灌桩身混凝土 2、操作工艺 挖孔 (1)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划出上部(即第一节)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并沿桩中心位置向桩孔外引出四个桩中轴线控制点,用牢固木桩标定。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有关部门复查,办好预检手续后开挖。 (2) 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人工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桩孔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及施工方案而定,一般以0.9m—1.2m为宜。开孔完成后进行一次全面测量校核工作,对孔径、桩位中心检测无误后进行支护。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一致。 (3)第一节护壁以高出地面300mm为宜,护壁厚度300mm。护壁中心应与桩位中心重合,偏差不大于20mm,且任何方向正交直径偏差不大于50mm,桩孔垂直度不大于0.5%。 (4)浇灌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以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人工浇灌,人工捣实,不宜用振动棒。混凝土强度为C30,塌落度控制
在70mm—100mm,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浇筑完毕混凝土强度大1MPa后方可拆模,一般在下节桩孔土方挖完后进行。拆完若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加以堵塞或导流。 (5)第一节护壁筑成后,将桩孔中轴线控制点引回到护壁上,并进一步复核无误后,作为确定下节护壁中心的基准点,同时用水准仪把相对水准标高定在第一节孔圈护壁上。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每节的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6)架设垂直运输架。第一节桩孔成孔以后,即开始在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支架有三木搭、钢管吊架或木吊架、工字钢导轨支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滑轮组和电动葫芦或卷扬机的钢丝绳,选择适当位置安装卷扬机。 (7) 安装吊桶、照明、活动安全盖板、水泵、通风机。 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尺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应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8) 第二节护壁支护模板。安放附加钢筋,并与上节预留的竖向钢筋连接,拆除第一节护壁模板,支护第二节。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使上节护壁的下部嵌入下节护壁的上部混凝土中,上下搭接50mm—70mm。桩孔检测复核无误后浇灌护壁混凝土。 (9)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深度。桩端入岩,手风钻难于作业时,采用无声破碎方法进行。孔内爆破时,现场其它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10)开挖底部分。完成后清除护壁污泥、孔底残渣、浮土、杂物、积水等。 (11)检查验收。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尺寸、井底标高、桩位中心、井壁垂直度、虚土厚度、孔底岩(土)性质进行逐个全面综合测定。做好成孔施工验收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检验合格后迅速封底,安放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 孔内爆破施工 (1)孔内爆破一律采用电雷管引爆。 (2)采用打眼放炮,严禁裸露药包,对于风化砂岩炮眼深度为1.0m,炮眼数目、位置和斜插方向, 按现场岩层断面方向来定,中间集中掏心,四周斜插挖边。 (3)装药量严格控制,以松动为主。 (4)炮眼附近的支撑进行加固,以免支撑炸坏引起塌孔。 (5)孔内放炮后迅速放入空压机管排烟。 (6)一个孔内进行爆破作业时,其他孔内施工人员撤到地面,100m安全范围内不得有人。 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 吊放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对钢筋笼进行验收,检查钢筋种类、间距、焊接质量、钢筋笼直径、长度及保护块(卡)的安置情况,填写验收记录。
钢筋笼用起重机吊起,沉入桩孔就位。用挂钩钩住钢筋笼最上面的一根加强箍,用槽钢做横担,将钢筋笼吊装挂在井壁上口,以自重保持骨架的垂直,控制好钢筋笼的标高及保护层的厚度。起吊时防止钢筋笼变形,注意不得碰撞孔壁。 如钢筋笼太长时,可分段起吊,在孔口进行垂直焊接。大直径(>1.4m)桩钢筋笼也可在孔内安装绑扎。 声测管绑扎在钢筋笼上同时安放。钢筋笼安放完毕后,须经钢筋合格后方可浇灌桩身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浇筑桩身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宜使用C30混凝土,浇灌前应检测其塌落度,并按规定每根桩至少留置一组试块。用溜槽加串桶向井内浇筑,混凝土的落差不大于2m,如用泵送混凝土时,可直接将混凝土泵出料口移入孔内投料。桩孔深度超过12m时宜采用混凝土导管连续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一般浇灌到底部,振捣密实后继续浇筑以上部分。 桩基应分层逐次浇灌捣实,振捣棒的长度不可及部分,采用人工铁管、钢筋棍插捣。浇灌直至桩顶。将表面压实、抹平。桩顶标高及浮浆处理应符合要求。 当孔内渗水较大时(可以以孔内水面上升速度>15min为参考),应预先采取降水、止水措施或采用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水下灌注时投料量必须足够将导管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达800mm以上。 二、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1. 灌注桩用的原材料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试块应在浇灌地点制作,试块组数应按规定留置,检查材料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1.2. 桩位中心线和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沉渣或虚土厚度严禁大于标准规定。 1.3. 钢筋笼制作必须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挖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项目 主筋间距(mm) 允许偏差 ±10 项目 保护层厚度(mm) 中心平面位置(mm) 顶端高程(mm) 底面高程(mm) 允许偏差 ±20 箍筋间距(mm) ±20 ±20 外径(mm) 倾斜度(%) ±10 0.5 ±20 ±50 1.4. 成桩后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2.1. 桩径、桩孔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2. 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准确,塌落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3. 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不得小于计算体积。 2.4. 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5. 混凝土护壁人工挖孔灌注桩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表2-2人工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编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2 3 4 5 顶面位置 孔的中心位置 孔径 倾斜度 孔深 50mm 不大于5c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小于0.5% 超过设计孔深不小于0.05m 测量检查 测量检查 测量检查 测量检查 测量检查 三、注意事项 1、桩孔开挖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地面和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化,保证其安全施工。 2、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不得堆放在孔口附近,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3m内不得行驶和停放车辆。 3、已挖好的桩孔必须用木板或脚手架、钢筋网片盖好,防止土块、杂物人员坠落。严禁用草席、塑料布虚掩。 4、已挖好的桩孔及时放好钢筋笼,办理隐检手续,间隙时间不得超过4h。将混凝土浇灌完毕,防止塌方。 5、桩顶外圈做好防护,防止灌木、掉土。 6、保护好已形成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要竖直放入井内,不要碰坏井壁,浇灌混凝土时吊桶要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破坏护壁上层,造成夹土。 7、钢筋笼不要被泥浆污染,浇灌混凝土时钢筋笼顶部应固定牢固,控制钢筋笼上浮。 8、桩混凝土的养护,当桩顶标高比自然场地标高低时,在混凝土浇筑12h后进行浇水养护;当桩顶标高比场地标高高时,混凝土浇筑12h后覆盖草袋,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9、浇灌完毕,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将外露主筋和插筋扶正,保持桩位正确。桩顶压实抹平以后用塑料布或草帘将桩头围好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干裂。 1
桩径20cm厚C30混凝土 人工挖孔桩护壁示意图 交底负责人 接受交底班、组负责人 日期: 日期: 接受交底人员 签名 监督人签字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