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徐继成

来源:《信息周刊》2015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公路建设事业飞速发展,而且,就我国目前道路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公路都是采用沥青路面,道路质量相对较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沥青路面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影响了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本文就我国道路沥青路面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我国公路建设数量与规模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沥青路面因为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适应能力强、行车舒适度高、便与维护等特点,受到公路建设的广泛使用。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其工程造价较低、路面平整度好、路面接缝少,降噪性能好、耐磨能力强等。在沥青路面通车以后,由于受到行车荷载、自然环境、路面设计、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路面病害。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沥青路面的舒适性与使用寿命,在沥青路面的病害防治上,要及时分析病害的成因,并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路面病害的防治,避免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后的不及时维修等问题的发生。 一、我国道路沥青路面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比例不合格

为了保证路面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引进高质量的、高性能的原材料。但很多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将工程质量抛在脑后,选择一些“价廉但物并不美”的原材料投入使用,极大地影响了道路路面的质量。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并没有认真分析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项目性质等来选择原材料的搭配比例,包括沥青用量、混合材料的品种等,导致复合材料并不合格。

(二)施工材料存放不规范,拌制过程不合理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对施工材料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他们将施工材料随意堆放,一旦遇到一些紧急情况,例如多雨季节,施工材料中就会混入杂质或者导致材料受潮,影响施工材料的性能。其次,在进行施工材料的混合拌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选用先

进的机器设备,严格按照原材料的搭配比例进行工作,这导致沥青混合材料不合格,对路面的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失

由于施工单位没有严格要求混合料的运输过程,很多施工人员就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部分沥青材料与运货车厢粘结在一起,既浪费了混合料,又造成了车辆的污染。同时,由于很多道路质量不好,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急刹车等,导致混合料离析,性能降低。 (四)路面发生冻胀破坏

在我国北方有许多地区属于季节性冰冻区,而雨季又基本上集中在夏秋之交或者是秋冬季节,当大量的雨水进入土体后,亦会造成地下水位有一定的升高,当冬季来临之后土体中因为含有较多的水分冻结后体积会有所膨胀,于是便会造成路面的破坏。而当春夏来临气温回升之后,那些因冻结而出现体积膨胀的土体又会发生塌陷,且含水率比较高,若是经车辆反复碾壓,极易致使一些泥浆从沥青路面的裂缝中渗出或冒出,也就是所谓的翻浆现象。与此同时,如果这些水分不能及时排除掉,那么便会周而复始的对路基和路面造成不良影响,直至整条公路发生破坏。 (五)裂缝问题

沥青路面存在的裂缝主要为纵向及横向裂缝,其中纵向裂缝的形成具体为陈旧路基的拓宽、新老路基结合处存在的沉降、分层填筑缺陷等,较常见于一些道路的中间地带或新旧路基的结合地带。横向裂缝多为温度裂缝,此种裂缝的形成原因为整个路面温度的变化无常致使沥青材料内外应力间存在的差距逐渐加大,且此种差距已完全突破了沥青本身能够承受的抗拉极限。从而致使路面表面的抗裂性大幅度降低,逐渐产生横向裂缝。 (六)泛油问题

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泛油问题主要是指混合料中逐渐分离出沥青,在外界温度较高的环境之下,沥青逐渐转移至路面层,与混合料中的其他材料完全脱离,且这种脱离状况无法再重新恢复原样,不具有可逆性。久而久之,脱离出来的沥青大量积聚于整个路面表层,逐渐形成一层薄膜,极富光泽。泛油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沥青材料的用量及相关配合比控制存在问题、缺陷。大部分的新建成路面在经历过车辆碾压、高温后,其混合料中存在的沥青极易出现逐渐转移至路面层的情况,进而产生泛油问题。泛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合料的配比存在问题。在混合料中,如果加入过多的沥青,所建成的路桥工程路面在反复的车辆行驶碾压影响下,其多余的沥青将会逐渐下沿至路面层,导致泛油问题出现。与此同时,混合料中含有的其他材料过少将会致使沥青结合材料的面积进一步缩小,无法与其他材料融合的沥青将会极为自由化,在受到反复变化的温度影响后,也会逐渐向表面层转移。

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一)加强沥青混合料的级配

混合料是由集料和沥青材料混合而成,所以集料的级配直接影响着混合料。在拌合中,冷料粒径若有较大的变化,极有可能会使集料溢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到级配。工程采用的是间歇式沥青拌合楼,热料仓的数量越多,级配变异可能性越小;仓筛孔要合理设置,且其间要保持大致相同的差距,否则筛孔过多将增加级配的控制难度。另外,取样和级配检测方法也应与要求相符。

为避免以上问题,使混合料的级配更加稳定,首先应合理控制集料级配;集料场地用保持排水通畅;集料的湿度不能过大,所以要采用搭棚或覆盖的方式防雨;卸料时禁止在同一个位置大料堆,集料堆置高度在4m以下。其次拌合楼要加以改进,如热料仓筛孔数量适中;冷料仓增设加高隔板等。 (二)控制沥青含量

沥青主要起胶结作用,当沥青使用量较多时,矿料间的粘结性更强,彼此间摩擦力增大,混合料强度也随之增大。但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将不会起摩擦作用。当然,沥青含量不足时,同样对其强度不利。所以,在配置时应精确计算沥青的使用量。合理控制搅拌温度和时间;拌合过程中做好记录,实时观察沥青含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如有异常必须及时处理;取样要均匀;派专业人员开展沥青含量抽提试验,将误差降至最低。 (三)控制混合料温度

温度太低,沥青粘结性强,会阻碍压实工作;温度太高,沥青容易老化,则路面使用寿命较短。所以如何控制其温度也是重点考虑工作,集料干湿程度、温度值设定以及拌合楼等设备性能都是影响混合料的主要因素。此外,在运输途中应采用覆盖等措施,以防温度散失;现场碾压到位,压路机不要喷洒太多的水。 (四)做好预防松散现象问题的措施

为了降低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发生,首先在材料选用方面,要加大对细集料标准度的控制,以更好的提升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能。其次,要加大对沥青路面施工温度与压实效果的控制。施工时温度过高将会导致沥青老化,影响了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而温度过低,将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出现沥青混合料内部空隙过大等问题。要加大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的控制,避免沥青混合料离析给路面质量造成的影响。 (五)沥青路面泛油的防治方法

针对沥青路面轻微泛油、路面石子外露的公路,可以不进行处理。针对因为局部施工质量导致的水损坏、路面坑槽等问题,可以使用坑槽修补法进行防治。对于出现大面积泛油的路段,由于泛油导致路面的摩擦系数较低、容易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可以通过碎石压入法等进行路面病害的防治。在沥青路面泛油问题方面,大部分是因为沥青用量过大导致的。因此,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试验的规程来进行油石比选定。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师所批准的配合比来施工,不能随意改变生产配合比。 (六)做好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接缝是影响平整度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沥青路面的薄弱环节,极易造成结构上的缺陷,因此应尽量减少接缝。施工中应保持摊铺机匀速、不间断连续摊铺,以减少横向接缝;尽量采用全幅施工,这样就不会产生纵缝。但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由于施工、车辆行人不断的干扰等因素,纵、横向接缝仍是不可避免。

冷接缝一般用于横缝处理,面层施工完毕后,可以在已铺层顺路中心方向,2~3个位置先后放3m直尺,并找出表面纵坡或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然后用切缝机沿此断面切割成垂直面,切割时不得损伤下层路面。

摊铺机作业结束驶离现场,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整平和碾压密实后,找出切割位置,切割后将尾部料铲除,将横向接缝边缘铲成上下垂直状,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为下次横向接缝摊铺打好基础。热接缝处理效果良好,接缝处几乎没有痕迹,一般高等级公路都采用热接缝处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影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确保沥青路面施工按标准工艺有序推进。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能将项目人员、物资、机械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的优化,确保路面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优。 参考文献:

[1]袁光权.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2]杨威.通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3]张悦.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4]穆秀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5]孙赫.沈海高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