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淄晏子墓

临淄晏子墓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临淄晏子墓

展开全文 游览晏婴墓

我们游览过管仲纪念馆之后,便去参观齐国历史博物馆。馆内主要是介绍姜子牙被封于齐地后齐国的发展历史,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内容还是管仲治齐、齐桓公称霸等。而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宰辅是管仲和晏婴。晏婴墓离齐国历史博物馆并不远。因

此,我们从博物馆出来便去寻访齐国的另一位名相晏婴之墓。 晏婴墓虽说不远,但导航仪却搜索不到,只得一路开车,一路问询。最后,终于在230省道的一条支路上看到了晏婴墓园。当我们的车开近墓园时,通往墓园的道路上晒满了农民的麦子。不过淳朴的农民没有阻挡我们的去路,而是把麦子尽量挪开一点让我们车子过去。

晏婴墓周围建有一圈围墙,一对阙门简朴而大方,坟堆不小,几乎占了大半个墓园。墓前立有四块石碑,一块是明万历年间立的墓碑,上面刻有“齐相晏平仲之墓”几个大字。不过因字体为边框线刻,雕刻得较浅,字体已模糊不清了。不知哪个好心人用黑漆在字体上描了描,仅仅描了“平仲之”三个字就停下了,其他字还是看不清。相反的这块碑似乎变成“平仲之”的墓碑了。从照片上看,更是难以辨认,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没有办法,只得在电脑上把字体描出来,免强可以辨认。

还有几块石碑,一块是晏子的线刻雕像,上刻晏平仲之像几个字,看不出为何时

所刻;还一块石碑上刻有淄博市人民政府撰写的晏婴生平简介。维(今山东高密)人,世称晏子。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事齐国灵、庄、景三公。敢干犯颜直谏,匡正国君之谬。尚节俭且能力行,身为宰辅,“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性机敏,善辞令。奉使楚国,临大

内容是:晏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又称晏平仲,夷

节而不辱。据记载,晏子去世后葬于故宅旁。此处为纪念性建筑。另有两块石碑上的文字更看不清楚。晏子墓园也就这些东西。

晏子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出使楚国不辱使命。楚王听说齐相晏子来访,知道他身材矮小,便派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五尺小门。等晏子到时,关起城门,让晏子走小门。晏子见了不慌不忙地对城门官说道:“入大国进大门,入小国进小门,入狗国进狗洞。”城门官急忙向楚王报告,楚王觉得有损楚国面子,只得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城。

我们在济南大明湖游览“辛弃疾纪念堂”时,看到旁边有幢古建筑是“晏子祠”,本想进去参观一下,走近看到一则告示:晏子祠内部装修,暂不接待游客。

不免有些扫兴。不过,我们在齐国历史博物馆参观时,不仅看到了一尊晏子的半身铜像,还看到一段关于晏子事迹的介绍。题目叫“凿楹纳书”。内容是“晏子病将

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及壮,发书之言曰:‘布帛不可以穷,穷不可饰;牛马不可以穷,穷不可服;士不可以穷,穷不可任;国不可以穷,穷不可窃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布帛不可以浪费,浪费了就没有衣穿;牛马不可以浪费,浪费了就没有车驾;士不可以缺少,缺了就没人可用;国家不可以穷困,穷困了就无法推行政令。确是一段非常务实的对儿子的遗嘱。

《史记·管晏列传》对晏子也有两段精彩的记述。一段是说晏子:“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意思是说,在朝廷上,国君提到的事,如实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没提到的事,也要公正地去办理。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侯。还有一段是:“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意思是说,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

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只见丈夫坐在伞盖下,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车夫回家后,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什么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和表情非常深沉,常有甘居人下的态度。你身高八尺,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了不起,因此要和你离婚。”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感到车夫的变化,很奇怪。问他什么缘故,车夫如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齐国的大夫。

这样的宰相所以司马迁会给他立传,后人也会记住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