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
A、酝酿 li.?
áng?
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
发髻jì?.?biān)鳊.鱼?清洌) .(liè栖) .息(qī) 窒息显耀抖擞弛骋
)
黄晕?yùn ?.肥硕?shuò?.枯涸) .(gù耸ng) .峙(sǒ
( 愚蠢祈祷酝酿恣情
绞尽脑汁随声附合多姿多彩黯然飘渺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附答案
?栀.子? zhī乌桕.(jiù)梦寐i) .(mè禅n) .心(chá
B、唱和hé?.?C、寥阔(liáo) .D、澹澹n).(dàA、获益非浅B、小心翼翼C、蜂围蝶阵D、毕恭毕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B、水何澹澹,山岛
竦峙。(高高地挺立)
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
(比喻) (比喻、拟人)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拟人、排比)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
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
B
D
.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
(1)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
1
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开通了。
(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青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C、庄重
演练演示
引导 B导致 D
、郑重、郑重
)
B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
演示演练
引导导致
9、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0、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二、阅读理解(完成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息,(
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11-15题,每题2分。
11-25题,每题2分,共30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
《雪
11、阅读语段,联系全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朝》《欧游杂记》等。
B、作者围绕“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
C、第一语段是春风图,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
D、第二语段是春雨图,写出了春雨贵如油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1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
)
(引用、比喻)
(拟人)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3、如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
A.①②/③/④A.混C.混
脑恼
罩笼
B.①/②/③④静默静默
B D)
14、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3分)
.夹.混
恼恼
盖飘
沉默静默
A、本文选自《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著名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背影》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排比、比喻))
C.①/②③/④(比喻)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的第①句从人的嗅觉出发,写出了春风温柔温暖的特点。
B、第一段中的第③句从人的听觉出发,写出了春天里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
2
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依次写了春雨的亮、细、密的特点。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16-20题,每题2分。
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
,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青
翠、浓绿的特点。“逼”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
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济南
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6、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
A.雪后的景色
)
B.冬天群山美
。)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C、事件先后
D、景物主次
C.雪后图
D.雪后山更美
)。
,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
17、.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18、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A、时间顺序
19、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B、空间顺序
)
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在《老舍文集》里。
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B、①②③④⑤/⑥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
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
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三)读下面古诗,回答
21-25题,每题2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慷慨悲壮见称。
B、《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宋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
)
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
C、《观沧海》一诗选自《乐府诗集》宽广的胸怀和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
,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表达了作者
D、《钱塘湖春行》通过对初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之情。22、阅读《观沧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上的数目繁多、百草丰美和波涛汹涌的海面。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概。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23、阅读《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4、下面选项中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5、对两首诗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作者借助奇伟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是实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是写的实景,静动结合,写出了岛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并以“观”字统领全文。
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之后的欣喜与喜悦之情。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竦峙”意为“水波荡漾的样子”
C、“早莺”“新燕”“渐”“浅草”等词语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D、“水面初平云脚低”中“云脚低”是因为初春的时候云彩靠近地面,所以看着很低。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 8 15 22
2 9 16 23
3 10 17 24
4 11 18 25 第Ⅱ卷
三、诗词默写:(5分)
26、《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是:28、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唐)《夜雨寄北》四、课外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完成
30-34题,共15分)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
。
。。
,随风直到夜郎西。
2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
5 12 19
6 13 20
7 14 21
4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
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
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
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
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
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
循着纵横的缝隙,
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
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
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
!”学生大笑,欢呼起来。!”我看,可不,她的小
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
“老师,她也开花了
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
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3分)
【备选词:萌动
涌动蔓延洋溢】 (2
)和(
)了。
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30、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31、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分)
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32、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3分)
第②小节:第③小节:第④小节:
33、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春光。(4分)
34、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
,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3分)
反映了孩子们▁▁▁▁▁▁▁▁▁
▁▁,赞颂了师生之间▁▁▁▁▁▁▁▁▁▁▁▁▁▁▁▁,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
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
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
教室里,被映上了暖
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
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
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
仰脸望着
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
五、作文(50分)
3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
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
家乡的风
5
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
600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三)参考答案:
1-5 DBCCC 6-10 DCDAC 11-15 DDBCD 16-20 DCDBC 21-25 BCDBC 2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8、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2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0、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31、萌动
蔓延
32、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33、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34、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35、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