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朗读并背诵诗歌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悲天悯人的旷达胸襟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课时与课型
1、 课时:一课时
2、 课型:诗歌诵读课
三、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第1页 共4页
对于杜甫我们是熟悉的,我们在七年级学过他的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望岳》《春望》《石豪吏》(学生背诵),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再一次走近杜甫,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教师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学生读,学生自我评价,他人简要评价
(3)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学生说差距与原因
(4)学生仿读
(5)学生齐读
2、感知
教师提问:课文写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内容探究
第2页 共4页
1、第一小组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提问:这一段其实就抓住一个字来写,是哪一个字?屋破说明风怎么样?哪些字词说明秋风之狂?
2、第二小组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提问:
(1)这一段也抓住一个字来写,是哪一个字?屋漏说明雨怎么样?哪些字词说明秋雨之紧?
(2)在这风冷雨紧的黑夜,诗人一家老少会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诗人怎么样的表情?
(3)如果你是诗人,面对如此窘镜,你会怎么样?
3、第三小组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在屋破漏雨彻夜无眠的情况下,我们的诗人在想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呀?
3、 第四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教师提问:(1)这一段关键字眼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应该怎么读?
第3页 共4页
(2)从这一段你还读出了什么?
(五)归读课文,走出课文
1、学生诵读课文
2、我们的诗人是一个悲天悯人的诗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旷达胸怀。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做人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板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破
漏 悲天悯人
得
第4页 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