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喜欢这堂课_优秀作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我喜欢这堂课

谢思妮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一个个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听着林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遭遇大饥荒的齐国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不食嗟来之食》……

【“无精打采”意味着不喜欢。然语句过于冗长,建议改为“上午,阳光明媚,我们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听林老师讲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

当林老师讲完这篇课文后,看了看死气沉沉的我们,便清了清嗓子大声说:“同学们,我们接下来要以‘那个齐国人到底应不应该吃嗟来之食’为主题开一场辩论会!”

【“课文”改为故事。语言要统一。“死气沉沉”仍表示不喜欢,较“无精打采”更进了一层。】

林老师话音未落,我直起身体、竖起耳朵,瞬间变得精神抖擞,充满干劲。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兴奋。是呀,一节枯燥的语文课,将要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会,我们怎么会不激动呢?

【“兴奋”预示着不喜欢将变为喜欢。】

于是,林老师先让我们分成两组——正方和反方。反方坐一、二组,正方坐三、四组。我毫不犹豫地走向三、四组,可当我坐到第三组后,转身一看——大部分竟都挤到了一、

--

二组,只有我和少数同学坐在三、四组,我脑门顿时感觉一阵凉意。

【语句还是欠简洁。改为“于是,林老师先让我们分成正方和反方。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反方,转身一看——大部分同学竟都挤在了正方,脑门顿时感觉一阵凉意。”】

待我们站好队伍后,一场激烈的辩论会便开始了。

【此段可删去。】

反方甲同学率先发言:“‘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尊严换来施舍的做法。”

正方乙同学予以回应:“如果齐国人不吃‘嗟来之食’他就会饿死,他吃了‘嗟来之食’,他才会有活下去的希望!”

反方丙同学继续回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不如做条狗。”

……

就这样,激烈的辩论赛一直持续到下课铃响。真没想到:原本的语文课总让我觉得度秒如年,可今天的语文课却令我回味无穷,这可真是我有史以来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啦,要是以后的语文课都能这样上,那该多好啊!

【要表现辩论赛的“激烈”程度,可从辩手以及老师、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正面与侧面结合起来,比单纯的对话描写,效果要好得多。】

--

点评:整体构思欲扬先抑,值得肯定。语句尚欠精炼,对重点内容的把握不够到位,今后需在这两方面努力。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