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页第1页
序号 名称 检测试验指标 取大干密土工击实 度、最优含水率 取样规定 同一工程、同一品种的回填土作为一个取样批次。每组取样约为50kg。 在垫层施工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点位置应每层隔开,即:中间、边缘、四角等部位均应设检验点。取样位置在各层的中间及离边缘150~300mm处,并应在每层表面下2/3厚度。 1.整片土(或灰土)垫层的面积每100~500㎡,每层不少于三点。 2.独立基础下的土(或灰土)垫层,每层三处。 土一 方回填 压实程度 压实系数 3.条形基础下的土(或灰土)垫层,每10m第层1处。 4.对大基坑每50~100㎡每层不应少于1处。 5.对基槽每10~20m每层不应少于1处。 6.每个独立柱基础每层不应少于1处。 7.每分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0m。 1.试夯结束后,应从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至其下6~12m深度内,每隔0.5~1.0m取土样进行干密度试验。 2.在强夯施工过程中隔7~10d,在每隔500~1000㎡面积内强夯法 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自夯击终止时的夯面起至其下5~12m深度内,每隔1.0m取1~2个土样进行干密度试验。 1.对素土或灰土挤密桩在成桩后,应及时抽样检验全部处理深度内(每米取一件土样)桩体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并将其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取样位置应位于桩外边缘1/3处.抽样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对重要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5% 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对于大型工程应按单体工程的数量或工程的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上的建筑物换填垫层法 挤密桩法 换填垫层法 备注 换填地基 地基二 与基础 压实系数或承载力 压实系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测点数。强夯置换强夯法 同上 地基载荷试验和置换数着底情况检验数量均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应少于3点。 载荷试验数量宜为地基处理面积每200㎡左右布置一个点,且每一个单体工程不应少石灰桩法 加固地基、复合地基 承载力 于3点。 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 石桩复合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共6页第2页
序号 名称 检测试验指标 取样规定 对于地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 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 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桩身完整性 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钢筋连接接头的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2.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机械连接 抗拉强度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护大1倍。 在同一台班内,同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 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时,抗拉强度、弯曲 应按一批计算。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一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 头作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电弧焊 抗拉强度 头,做拉伸试验。 在装配式结构中,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每批3个,做拉伸试验。 钢筋与钢板电弧搭接焊接头可只进行外观检查。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 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现场检测 工艺检验 备注 承载力 地基二 与基础 桩基 三 钢筋连接 闪光对焊 电渣压力焊 抗拉强度 共6页第3页
序号 名称 检测试验指标 稠度、抗压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度、抗渗性能(有长期性能要求)、抗冻性能(耐久性能要求) 取样规定 1.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 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配合比应达到科学、合理、经济。 2.在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注地 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验收批为一取样单位,以同一强度等级、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3.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 m,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锚喷支护:区间或小于区间断面的结构,每20米拱和墙各取1组; 普通混凝土 稠度、抗压强度 6.地下连续墙:每一单元槽段置一组试件; 7.盾构法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同配比每生产5环留一组试件; 8.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项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9.冬期施工的混凝土试件,除应符合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留置不少于2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强度。 10.试件规格:以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为标准试件,当骨料最大粒径为31.5mm时,可制作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件,当骨料最大粒径为60mm时,可制作边长200mm的立方体试件。 1.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 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抗冻混凝土 稠度、抗压强度、抗冻等级 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设计要求或工程情况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2.试件规格与数量为:慢冻法试件规格同抗压强度试件,F25-F50为三组,F100-F300为五组。快冻法试件规格为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试件,以3块为一组。 建筑地面的混凝土,以同一配合比,同一强度等级,每一地面混凝土 稠度、抗压强度 层或每1000㎡为一检验批,不足1000㎡也按一批计。每批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3备注 混四 凝土 共6页第4页
序号 名称 检测试验指标 取样规定 1.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 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二组(每组6个试件);连续浇筑500m3留置一组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预拌混凝土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抗渗混凝土 稠度、抗压强度、抗渗等级 2.锚喷支护:区间结构每40延米取一组;地下连续墙:每五单元槽段留置一组试件;盾构法隧道钢筋砼管片:同配比每生产10环留一组试件。 3.试件规格为顶面直径175mm,底面直径185mm,高度150mm的圆台体试件,以6块为一组。 4.留置抗渗试件的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拌合物中,取样方法同普通混凝土第2项。 1.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制备与结构 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同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验 少于3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稠度、抗压强度 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留置相同的养护方法。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 3.科期施工,人工加热养护的结构构件,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按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同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GB50204-2002附录D·0·2条的规定共同确定。 1.交货检验的混凝土取样应在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按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规定在20分钟内完成,强度试件的制作应在4分钟内完成;预拌混凝土应在砂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 卸料过程中卸料量1/4~3/4之间取样,每个试件量应满足稠度、抗压强度 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不少于0.2 m3 2.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验,坍落度检验的试样每100 m3 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工作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m3 时取样亦不得少于1次。 备注 四 混凝土 共6页第5页
序号 名称 检测试验指标 取样规定 3.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样,其取样频率和组批条件应按下 列规定进行: 1)用于出厂(站)或交货检验的试样每100 m3 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工作班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m3 时取样亦不得少于1000 m3 时,其交货检验的强度试样,每200 m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2)高强泵送混凝土强度检验的试件组数比普通强度混凝砂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 土所要求的增加1~2倍,以测定早期及后期强度的变化。稠度、抗压强度 当环境温度与标准养护条件相差较大时应同时留取在现场环境下养护的对比试件。 4.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抗渗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0 m3 同一工程部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连续浇注混凝土量5000 m3 以下留置2组试件; 2)每工作班同一工程部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 抽样批量: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 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抗压强度推定值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 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 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结构或构件的30%且不得少于10件。 1.抽样批量:当按构件单个检测时,应在构件上均匀布 置测区,每个构件上的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同批构件按批抽样检测时,构件抽样数应不少于同批构件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强度推定值 30%,且不应少于10件,每个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 2.组批原则: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及在施工阶段所处状态相同的构件为一批,对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加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1.抽样部位:芯样宜在结构或构件的下列部位钻取:1) 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2)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位置;3)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4)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理线的位置。 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2.取样批量:1)钻芯法确定检测批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芯样试件的数量应根据检测批的容量确定。标准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不宜于15个,小直径芯样试件的最小样本量应适当增加。2)钻芯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 3 备注 四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共6页第6页
序号 名称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测试验指标 芯样试件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取样规定 3.芯样规格: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 为1.00,且其尺寸偏差及外观质量均应符合《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的要求。 抽样批量: 1.单个检测:对单个结构或构件,检测点不少于3个。 2.批量检测: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和生产工艺相同,以及龄期相近的结构或构件,随机抽样的数量应不少于结构或构件总数的30%且不少于10件,每个构件的检测点应不少于3个。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 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 1. 组批: 1) 应以每1000㎡同类墙体饰面砖为一个检验批,不足也应按一批计; 陶瓷砖 粘贴强度 2) 每相邻的三个楼层应至少取一组试。 2. 取样: 3. 每批应取一组3个试样。试样应随机抽取,取样间距不得小于500mm。 备注 四 混凝土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抗拔力换算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推定值 装五 饰装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