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chù)蓄 信手拈(niān)来 摄(niè)取 藏污纳垢(ɡòu) ....B.埋(mán)怨 前仆(pū)后继 羸(léi)弱 戛(jiá)然而止 ....C.龟(jūn)裂 接踵(zǒnɡ)而至 国殇(tānɡ) 热泪满眶(kuànɡ) ....D.喷(pèn)香 吹毛求疵(cī) 翌(lì)日 骇(hè)人听闻 ....2、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羸弱 要诀 名副其实 走头无路 B.贮蓄 盘桓 轻歌曼舞 郑重其事 C.练达 愧怍 谈笑风声 李代桃僵 D.纯粹 遏制 鸠占雀巢 销声匿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印度空军计划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永久派驻苏30战斗机,这不言面喻地证明了....印度早有针对中国的不轨意图。
B.电视剧《国宝奇旅》宣传海报的设计别具匠心——将传世名画与火车相结合,....暗示了故事的主题与发生背景。
C.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反复无常,这不仅不能体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也让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无所适从。 ....
D.中超联赛第4轮,山东鲁能在主场迎战贵州队的比赛中如同梦游,对鲁能的这种表现,球迷们早已司空见惯。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1 / 10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5、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6、请将《格列佛游记》片段中的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听说在我来到这里以前一两年,佛林奈浦险些儿跌死。
②举行这种游戏时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事件,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不幸事件都有记录。
③要不是皇帝的坐垫恰好摆在地上减轻了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早就折断了。 ④我亲眼见过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
⑤因为他们想表现自己比以前更有本领,更想胜过同僚,过分卖弄自己,所以难得有不失事的,有的人甚至跌过两三次。 ⑥但是大臣们奉命表演的时候,危险就更大了。 A.④⑥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⑥③① C.②④⑥⑤①③ D.④⑥②⑤①③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蒹葭》:蒹葭采采,___________。 ②《望岳》: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
③《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论语》: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⑤《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⑥《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___________。
2 / 10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钱塘湖春行》中用动态美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景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⑨《岳阳楼记》中体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对待“得”“失”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
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垄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①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贡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 / 10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4)平居无私书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B.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故人亲党皆绝之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D.奉命于危难之间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第2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 ,包拯告诚后世子孙要 。(各用一个4字短语回答)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理解。
没有陪伴 何来家风
张 贺
①当今中国有两个词最能引发社会“吐槽”,一个是“官二代”,一个是“富二代”。 少数几位公子小姐的出格言行早已给公众留下了刻板印象。“缺少家教”“家风不好”是人 们对他们的一致评价。
②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客观,有的“官二代”“富二代”的父辈们人品口碑其实还不 错;也很少有孩子真是因为父母行为不检而有样学样最终变坏的。但显然这些为人父母者在对后代的家庭教育上存在严重失误。“养不教父之过”,儿孙犯错,家长当然是脱不开干系的。
③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风清正、一脉纯良。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传统,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家训汗牛充栋。但显然相当一部分人没听进去。
4 / 10
为什么有无数成功的治 家案例摆在眼前,后人还是要犯错?可见,树立和传承家风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④之所以没那么容易,不是因为给孩子从小立规矩有多难,而是陪伴和指导孩子的成长需要耗费 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意志坚强的人,难以做到时时刻刻、一点一滴地督促。久久为功,没有“久久”就没有“功”。梳理近些年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报道,就一定会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 几乎都难以做到“陪伴”二字。父母普遍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否合理),而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其实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是不会放任不管的。
⑤我读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不是他那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治家格 言,而是惊讶于曾国藩所付出的巨大精力。曾国藩一生戎马倥偬,军事政务繁忙至极,但再忙,他也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夫人、弟弟和子女写信。大至如何读书修身,小至买什么衣服、吃什么饭,都要事无巨细一一告诫指点。虽然长期不在家人身边,但曾国藩用写信这种 方式起到了陪伴的作用,达到了耳提面命的效果。这些日记和信件多达数百万字,全看下来 能把人累个半死。可想而知,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倾注了多少心血。这才是真爱。
⑥华裔加拿大学者梁鹤年写有一本温馨感人、妙趣横生的《家有四子》。梁先生在四个 儿子结婚时都曾送上一番箴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作为男子汉,最重要的是慷慨大度,而真正的慷慨大度不是在金钱或者家务事上不斤斤计较,而是在时间上的慷慨大度,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和伴侣的身上,这才是真正的慷慨。
⑦可见,古今同理。
⑧只有在陪伴的基础上,父母的嘉言懿行才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 母才需要考虑为孩子树立哪些规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父母给孩子留下一个好品行才是“子孙之宝”。单纯的以物质财富满足孩子而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是小气鬼。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官二代”和“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凸显了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
⑨今天我们谈家风,希望通过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5 / 10
那么首先,身为父母者就要慷慨大度,陪伴孩子的成长。如此,家风才能落地生根。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3)第④至⑥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仔细研读第⑧段画线句,品味林则徐这句话的“精辟”何在。 (5)下列三则家风训言,哪一则与本文联系最紧密,为什么? A.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B.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高闰清)
(1)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2)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从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6 / 10
(3)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4)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5)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6)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买现自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7)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
(选自2019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 / 10
2.选文第(1)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
4.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你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请以“有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人名。
8 / 10
参考答案:
一 B B A A B C
(1)白露未已 (2)一览众山小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切问而近思 (5)以中有足乐者 (6)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7)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8)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9)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二
1.①为...而死 ②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给予,送给 ④书信 2.C
3.(1)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
(2)包拯打开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骗。
4.(1)先帝知遇之恩(或三顾茅庐)诸葛亮以身许国(或临危受命) (2)亲贤远佞 廉洁自律 (3)贤臣(或贞良死节之臣) 三
(1)陪伴和指导孩子成长才能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大意对即可) (2)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现象,引出对本文论题“家风”的论述。同时作为事实论据(举例论证),具体真切有力地证明了缺少陪伴会使得家风不正的观点,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3)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了父母难以陪伴的孩子有些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也列举了曾国藩用写信方式陪伴后代建立良好家风的故事和梁鹤年先生认为男子汉应该在陪伴孩子和伴侣身上慷慨花时间的例子,并且这
9 / 10
三个例子形成对比,从正反两面具体真切有力地突出了只有陪伴孩子才能树立传承良好家风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深刻。
(4)林则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儿孙和自己一样,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消磨奋斗的意志;儿孙如果不如父母辈强,那么留钱给他们反而会使他们好逸恶劳,胡作非为,增加过错。“官二代”“富二代”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父母溺爱孩子,只重视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消磨了孩子奋斗的意志,从而没有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作者在此引用林则徐的话,希望能引起此类家长的重视,多陪伴孩子。
(5)B更能体现,因为B说的是不能只满足孩子物质需要,而应该重视对孩子品德的修养,父母留给孩子好品行才是“子孙至宝”。而A侧重于勤俭节约,C侧重于淡泊名利,都不符合本文主旨。
1.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或: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2.①引出论点:②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增强说服力
3.①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②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③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④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高与热爱。 4.举例论证。引用了屈原、韩愈、文天祥、林则徐等人的具体典型事例,充分有5.指出文学作品名称:说出这部作品对自己的启迪,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即可。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