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简介:《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1.克隆技术的相关定义及发展历程1.1相关定义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单译,意为无性繁殖系,即通过
《克隆技术的利与弊》
文章《克隆技术的利与弊》正文开始>>
1.克隆技术的相关定义及发展历程
1.1相关定义
克隆意为无性繁殖系,即通过无性繁殖(如细胞丝分裂)可连续传代并形成的群体,常用于细胞水平的描述。克隆技术(Cloning)则指由众多的基因或细胞群体中通过无性繁殖和选择获得目的基因或细胞的技术操作,就是把一个体细胞的核移植到一个去除核的卵细胞中,由此活的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这一生物个体的遗传性状同体细胞的供体应当是一致的。克隆可以分为“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1.2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非洲爪蟾开始,80年代后期用胚胎细胞作为工具,“克隆”出了哺乳动物,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利用体细胞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它具有与提供给它遗传物质的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是它供体的复制品。此后,克隆牛,克隆猴等陆续诞生。2001年,美科学家宣布首次克隆成功了早期阶段的人类胚胎。克隆技术的发展表明,分化了的动物细胞核
也具有全能性,在分化过程中,动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不可逆变化,利用体细胞移植进行动物克隆甚至克隆人是可行的。
2.利:克隆技术为人类带来的积极方面
1999年,美国科学家用牛卵子克隆出珍稀动物盘羊的胚胎,我国科学家用兔卵细胞克隆了大熊猫的早期胚胎,这些表明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对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衍,以解决珍稀动物繁殖能力低下、现存数量极少的问题;在园艺业及畜牧业均能通过克隆技术来选育遗传性能优良的品种,以保持祖先的优良性状。人们可以培养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使畜牧业的成本降低,同时可以提供某些药物原料以提高人类免疫力,比如,荷兰某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克隆技术使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有效的繁殖。克隆技术还可用于生产大量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以供医学上研究实验使用。
在医学领域,目前美国、瑞士等国家已能利用“克隆”技术培植人体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这样就避免了异体移植可能出现的排斥反应。1997年4月4日,上海市第九人员医院整形外科专家曹谊林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体外细胞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在白鼠上复制出人耳,为人体缺失器官的修复带来了希望。[2]“治疗性克隆”可以通过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然后培养成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人体器官。由于再造的细胞及组织的基因与病人的基因相同,因而以前的器官移植治疗方法中出现的排斥反应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比如白血病,骨髓病,癌症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治愈。其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3.弊:克隆技术为人类带来的负面问题
3.1 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
当克隆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时,克隆人就自然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各国科学界、政界、宗教界都引发了对克隆人所衍生的道德问题的讨论。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立法禁止克隆人。但是,1998年初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将进行克隆人试验,目的是为患不孕症的夫妻繁育后代;意大利著名“克隆狂”安蒂诺里曾宣布,克隆胎儿将于2003年1月问世。2003年第一期《发现》杂志也把2002年命名为“克隆年”,理由是克隆技术在当时已经进入了克隆人的阶段。该杂志断言:“虽然世界不想要克隆人,但克隆人却将要出现”。[3] 克隆人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来自与伦理界,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第一,克隆人使人的定义发生改变。人的产生是爱情的结晶,是男女两性繁殖出来的,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无性繁殖的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克隆人真的出现,那么人的本质与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将陷入混乱与危机;第二,克隆人将混乱人伦关系,损害家庭结构。夫妻、父子这些最基本的人伦关系,在克隆人那里将消失,血亲关系,长幼有序则会一夜坍塌。并且,无性繁殖会使夫妻一方选择将自己克隆即可,配偶与孩子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家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第三,克隆人会丧失人的尊严与权利。克隆人是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被作为某种工具或者手段来使用,但是克隆人也是人,是人类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且克隆人出生后也具有正常人所有的情感、思想,也有正常的婚恋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满足他们的婚恋要求呢,他们能不能够正常的繁衍他们自己的后代呢?第四,克隆人剥夺了人的唯一存在性,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双胞胎也不会完全相似,但是如果克隆人的出现,那么人的独特性,唯一性将就此不复存在。第五,如果克隆人的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采用,制造出一批犯罪分子,或者制造“人兽胚胎”,那么将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第六,克隆人违背了人的自决权,人具有不可重复的特性,克隆人违背了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同时,在法理方面,克隆人使遗产继承,法律地位都很难处理,将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2克隆技术存在的风险
克隆技术被人们禁止用于克隆人,还有很大的原因在于其技术的不成熟,如果用于克隆人会存在极大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近年来,虽然成功克隆了许多哺乳动物,但是成功率极低。“多利之父”维尔穆特说,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很低,在培育“多利”的实验中,成功率只有0.36%。克隆动物往往由于基因缺陷出现早死的情况。[4]研究者发现多利的细胞端粒要比正常的短,即其细胞出于更衰老的状态,并且克隆动物胎儿普遍存在比一般动物发育快的倾向,当多利不足7岁,由于肺部感染无法治愈被处以安乐死。试想,克隆动物尚可以用以安乐死,要是克隆儿童是残障儿童,我们能处以安乐死吗?那又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负担?第二,克隆人的所有基因同体细胞供给者的基因完全一致,那么会造成基因的单一。虽然用健康基因取代有缺陷的基因,会减少遗传疾病的发生,但是不少学者认为,“生殖性克隆”破坏了个体拥有独特基因型的权利,降低了群体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基因库的多样性对物种的保存和生物的进化极为重要。试想,当一种病毒侵袭克隆人时可能会导致整个克隆人群甚至是整个人类的毁灭。另外,不少学者还担心克隆人的出现,会使人们有目的的选择性别,那么性别比例失调将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4.对克隆技术问题的思考
就像农药化肥原子弹的出现一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用着各种手段在改变着自然改变着社会,但是,科学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因为它就是把双刃剑,你合理的用它,它会造福人类,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滥用误用,那么,人类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克隆技术给人类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带来了福音,给无数的患者及家人带来了希望,但是它必须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如果要牺牲掉人类社会最底线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来促进科学的发展,那样的科技对于人类还有何意义呢?人类能够在实践中创造出这些新兴的技术,也应该具有能动性去
约束这些技术的滥用,我们不能让道德束缚科学的发展,也不能让科技的进步脱离道德的监控,人类需要发挥合理的主观能动性去协调二者,使其为人类有利而不是隐患重重。科学技术应该是一项为人类现在和以后的发展谋福利的伟大事业,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去开发创造它们。、
科学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科技的发展,势必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将引发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科技工作者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以解决当代科技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矛盾冲突,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沃森说过,“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们,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