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板钢筋计算公式

板钢筋计算公式

来源:意榕旅游网
板钢筋计算公式

一、普通板底筋计算 (一)、底筋长度

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 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 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 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 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

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 (二)、 底筋根数

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面筋计算 (一)、端支座负筋 1、端支座负筋长度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

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

(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

(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 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

2、板端负筋根数

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 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 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

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三)、中间支座负筋 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 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 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 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

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 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

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

(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 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 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 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 (1)、分布筋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 (2)、分布筋不带弯钩 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 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三、温度筋

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1、温度筋长度, 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温度筋长度=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150×2+弯钩×2

2、温度筋根数:当负筋标注到支座中心线时, 温度筋根数=(两支座中心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温度筋间距-1 四、纯悬挑板的钢筋计算

(一)、纯悬挑板的上部钢筋计算 1、上部受力钢筋长度

上部受力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锚固长度LaE+(板厚h-保护层) 2、上部受力钢筋根数

上部受力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上部受力钢筋间距+1 3、上部分布筋长度

上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弯钩×2(或不加弯钩)

4、上部分布筋根数

上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 -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一)、纯悬挑板的下部钢筋计算 1、下部构造钢筋长度

下部构造钢筋长度=(悬挑板净跨XBK-保护层)+max(支座宽/2,12d)+弯钩×2(二级钢筋不加弯钩)

2、下部构造钢筋根数

下部构造钢筋根数=(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下部构造钢筋间距+1 3、下部分布筋长度

下部分布筋长度=(悬挑板长度L -保护层×2)+弯钩×2(或不加弯钩) 4、下部分布筋根数

下部分布筋根数=(悬挑板净跨XBK -保护层)/分布筋间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