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贴对联作文1000字精选

贴对联作文1000字精选

来源:意榕旅游网


【春节作文】

眼看就要过年了,妈妈的工作单位也发了一副春联。今天,妈妈同意让我帮她去贴春联。正当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时,却被妈妈笑着拦住了:“且慢,你知道贴春联也有讲究吗?可不能凭着感觉来贴春联,不然会闹出笑话的。〞“呵呵,来吧,看你能不能区分出哪是上联,哪是下联吧!〞看着我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一向是以理服人的妈妈立刻拿出了春联,笑吟吟的招呼我。我有一些不服气,于是便接过春联,仔细一看,只见春联上写着:“岁岁祥泰福禄多,年年康宁满堂彩。〞我一边看,一边笑着说:“妈妈,你也太看不起我吧!虽然我只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但是关于春联的知识,还是积累了一点的。〞

我用手指着两张春联的最后两个字:‘多’和‘彩’,自信满满地说,“一般来说,判断春联的上联和下联,可以通过每副春联的最后一个字来判断。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一声或者二声,也就是平声,那么这张春联就是上联。相反,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者四声,也就是仄声,那么这张春联就是下联喽!〞“咦?你还知道这个?〞妈妈一脸惊讶,“进步不小啊!〞 “哪里哪里。〞我连连拱手,“奉承话先别说,分出了上下联,我们就赶快去贴春联吧!〞来到大门前,我踩在板凳上,将去年的春联轻轻揭了下来。

又将上联从妈妈手中接过,摆在门的左边,拿起透明胶就要粘上去。“哎呦!刚刚夸奖了你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啊!〞妈妈一边无奈地抱怨,一边争分夺秒的把春联从我手中夺过来,“可不能这样贴呀!〞我被妈妈的举动搞得一头雾水:“怎么不对?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嘛!〞“错了!〞妈妈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我国传统的贴春联格式,是应该上联贴在右面,下联贴在左边!因为古人写字和现在的人写字顺序不同,是从右到左的,所以读书也是从右到左看。因为要先读上联,所以春联的上联就要贴到右边!你看,邻居们都是上联贴在右边的。 〞“明白了!我险些犯一个天大的错误!〞 我恍然大悟,连忙拿起上联,整整齐齐的用透明胶贴在门的右侧,再将下联抚平,与上联平行着贴在左侧。然后又小心翼翼的将上联贴

在紧挨着门框的正上方。

到贴福字时,我特地将福字颠倒了一下,将福字倒过来,然后贴在大门的正中央。“为什么要把福字颠倒过来贴呢?〞 妈妈看到我的举动,成心考我。“将福字倒过来,寓意为‘福到了’。这是中华儿女祈求新的一年里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我熟练的答道。看到妈妈赞许的神色,我又笑嘻嘻地说,“妈妈,您可别想难道我呀!〞我欣赏着自己的成果——贴上火红春联的大门 ,一边认真地说:“看来,问题搞不清楚还真不能随意去干,就像今天一样,不知贴春联的规矩就要胡乱地贴,险些犯了让人笑掉大牙的错误!〞“是啊。〞妈妈假设有所思地说,“你说的很对,看来我们在以后千万不要乱做自己搞不懂的事情,不能为了自己的虚荣而不懂装懂。〞

没错,在生活中千万不可不懂装懂,遇到不清楚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这便是我在贴春联时的感悟。你是否也能做到这些呢?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

微服出城,欣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开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开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收?、?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开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桔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三大节日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忙着贴春联,此前,对贴春联的习俗我还进行了调查。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开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

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欣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开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存着贴对联的习俗。

春节前夕,我们一家先去汇通市场买春联。我们来到市场,进入一家店铺,选了起来。只见那春联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突然,一幅横批为“富贵平安〞,上联为“九州进宝财运高〞,下联为“四季平安新年好〞的春联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幅春联对仗工整,寓意也不错,就选这幅作为正门的对联吧!接着,我们又选了几幅。

该贴春联了,我们先把正门的春联调整好位置。然后,我们又把推拉门上贴了有老虎的

春联,横批为“恭贺新禧〞,上联为“万千气象开新景〞,下联为“迎来瑞虎庆新春〞的春联。

鞋柜上方有一个空位置,我便想精心布置一下,在上面挂两个纸灯笼,中间贴一个大纸扇,突出的两边挂春联,最后中间还贴了一个“福〞字。

在卧室上面有两个小纸扇,这两个纸扇都是虎,一个是卡瓦伊的,一个是真正的,但大小一样,很配。?春联差不多贴完了,这时,肚子正好饿了,我们便去吃年夜饭了。

元宵节也快到了,我要感受一下年味持续到现在还有多浓。 我爱我们的节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