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是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学生掌握、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而设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认识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了解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各种贸易做法,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在毕业后做好经济管理或对外贸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周三学时,总计教学时数应为54学时,其中带*的部分为学生自学部分,教师可不讲授。
(四)教学方法
课堂教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本课程的开设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先
行课程需开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
(五)面向专业
本教学大纲面向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贸易》课的内容及结构,并能掌握国际贸易中一些重要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及方法以及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有个总体的了解。
重点与难点: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二、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
(一)国际贸易理论
1、自由贸易理论
2、保护贸易理论
(二)国际贸易政策
1、关税
2、非关税壁垒(NTBS)
3、奖励出口
(三)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国际贸易实务
三、学习国际贸易课的方法
第二节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二、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三、贸易差额
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五、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
七、贸易条件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
一、按商品(包括劳务)的流动方向划分
1、出口贸易
2、进口贸易
3、过境贸易
二、按商品形态划分
1、有形商品贸易
2、无形商品贸易
三、按贸易的参加者划分
1、直接贸易
2、间接贸易
3、多边贸易
四、按统计口径划分
1、总贸易
2、专门贸易
五、按贸易政策划分
1、自由贸易
2、保护贸易
六、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水平贸易
2、垂直贸易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地位和作用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参考书目
1、刘力、陈春宝:《国际贸易学》,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薛荣久:《国际贸易》,四川人民出版社
3、陈春宝、焦军普:《国际贸易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4、高成兴等:《国际贸易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薛敬孝、李坤望、佟家栋:《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第二章 重商主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及重商主义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重商主义的产生和历史评价
重点与难点:重商主义观点的历史作用和缺陷
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产生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对重商主义的历史评价
一、重商主义观点的历史作用
二、重商主义观点的缺陷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参考书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下册,第28~35页。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译本
3、姚曾荫:《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4、薛敬孝等:《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第三章 自由贸易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假设、主要内容,并深入了解理论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对重商主义理论的批判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评述
第二节 相对优势理论
一、相对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相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评述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历史背景
二、几个重要概念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评价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参考书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下册,第28~35页。
2、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译本
3、姚曾荫:《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
4、薛敬孝等:《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第四章 保护贸易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解释现实的国际贸易现象。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和超保护贸易理论
重点与难点: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2、对外贸易乘数
第一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一、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政策主张
四、理论简评
一、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理论简评
一、理论内容
二、理论运用
第二节 超保护贸易理论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
三、理论简评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参考书目
1、俄林:《域际和国际贸易》,中译本
2、薛敬孝等:《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3、袁志刚、宋京:《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力、陈春宝:《国际贸易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5、张二震:《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
6、罗丙志:《国际贸易政府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7、任烈:《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
8、[德]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
9、[英]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第五章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外贸易政策发展简史。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和历史演变。
重点与难点: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概念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三、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第二节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一、资本主义准备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三、帝国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2学时。
参考书目
1、赵春明:《国际贸易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2、薛荣久:《国际贸易》,四川人民出版社
3、高成兴等:《国际贸易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刘力、陈春宝:《国际贸易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5、张二震:《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
6、罗丙志:《国际贸易政府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六章 关 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关税的基本概念、种类、关税的征收方法及海关关税的征收对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关税的概述,关税的种类以及关税的征收。
重点与难点:1.关税的作用
2.关税的分类
第一节 关税的概念及作用
一、关税的概念
二、关税的主要特点
三、关税的作用
第二节 关税的种类
一、按课征对象或商品流向不同划分
1、进口税
2、出口税
3、过境税
二、按征税的目的划分
1、财政关税
2、保护关税
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划分
1、进口附加税
2、差价税
3、特惠税
4、普惠税
第三节 一、海关税则
关税的征收
二、关税的征收方法
三、通关手续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参考书目
1、赵春明:《国际贸易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2、刘力、陈春宝:《国际贸易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薛敬孝、李坤望、佟家栋:《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4、袁志刚、宋京:《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5、王普光等:《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6、朱立南:《国际贸易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七章 非关税壁垒(NTBS)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NTBS的基本概念、主要措施及对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非关税壁垒概述和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重点与难点:NTBS的主要种类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一、非关税壁垒(NTBS)的涵义
二、非关税壁垒(NTBS)的特点
第二节 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直接限制进口的措施
·进口配额制
·“自愿”出口限制
·进口许可证制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二、间接限制进口的措施
·外汇管制
·政府采购
·海关障碍
·技术贸易壁垒
* 第三节 NTBS的经济效应
一、NTBS的特点
二、NTBS的经济效应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参考书目
1、赵春明、仲鑫、朱廷君:《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人民出版社
2、朱立南:《国际贸易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刘力、陈春宝:《国际贸易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4、薛敬孝、李坤望、佟家栋:《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5、袁志刚、宋京:《国际经济学》,高教版
第八章 奖励出口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奖励出口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出口信贷、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
重点与难点:倾销的类型
第一节 出口信贷
一、出口信贷的涵义
二、出口信贷的种类
(一)按信贷期限来划分
(二)按信贷关系来划分
1.卖方信贷
2.买方信贷
三、出口信贷的特点
一、倾销
(一)概念
(二)倾销的类型
二、反倾销
(一)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
(二)征收反倾销税的程序
(三)国外对华的反倾销
第二节第三节
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
一、补贴
二、反补贴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6学时。
参考书目
1.刘力、陈春宝:《国际贸易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刘力、刘光溪:《世界贸易组织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薛荣久:《国际贸易》,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九章 世界贸易组织(WTO)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原则及职能。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和机构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原则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一、关贸总协定的产生
二、关贸总协定的成果
三、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和机构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一、最惠国待遇
二、国民待遇
三、透明度原则
四、自由贸易原则
五、公平竞争原则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3学时。
参考书目
1、刘力、刘光溪:《世界贸易组织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王福明:《世贸组织运行机制与规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国际贸易实务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的一些国际贸易术语和合同的商定与基本条款。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1、FOB、CIF、CFR三种主要的国际贸易术语
2、交易磋商的形式、内容及程序
3、商品的品质和数量条款
重点与难点: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见贸易术语
第一节 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贸易术语的含义
二、贸易术语的作用
三、2000通则中的贸易术语分类
四、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见贸易术语
第二节 进出口合同的商订
一、交易前的准备
二、交易磋商的形式、内容及程序
三、合同的成立和书面合同的签订
第三节 合同条款
一、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和包装 (一)商品的名称
(二)商品的品质
(三)商品的数量
(四)商品的包装
*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一)国际货物运输
(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三、商品的价格 (一)作价方法
(二)佣金和折扣的运用
(三)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四、国际货款的收付 (一)支付工具
(二)汇付和托收
(三)信用证付款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15学时。
参考书目
1、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2、冷柏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三、考核方式
非统考
四、参考书目
1.刘力、陈春宝:《国际贸易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刘力、刘光溪:《世界贸易组织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薛荣久:《国际贸易》,四川人民出版社
4、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5、冷柏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