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目录
即文件名址录,是一张记录所有文件的名字及其存放地址的目录表。表中还包括关于文件的说明和控制方面的信息。 (2)临界区
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称为临界区或临阶段。
二、设有12个同类资源可供四个进程共享,资源分配情况如表:
进程 P1 P2 P3 P4 已占用资源数 2 3 4 1 最大需求数 4 11 8 10 目前剩余资源数为2。当进程P1,P2,P3,P4又都相继提出申请要求,为使系统不致死锁,应如何进行资源分配?
答:首先将剩余的2个资源分配给进程P1,这样P1获得运行所需的最大资源数4个。P1运行结束,归还系统4个资源。
然后将4个资源分配给P3,满足P3最大资源数8个的要求。P3运行结束归还系统8个资源。
将P3归还的8个资源分配给P2,满足最大资源数11个的请求。P2运行结束归11个资源。11个资源超过P4的请求数,因此P4也将获得运行所需资源,运行结束。
三、系统中进程调度采用“时间片轮转”的策略,每个进程得到的时间片可随进程执行情况而变化。若进程经常产生中断,则给它分配较短的时间片,若进程被中断的次数很少,则分给一个较长的时间片,请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如果进程运行时经常产生中断,说明进程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还没有结束就需要输入输出或等待其他事件的发生,因此过长的时间片对于这类进程没有意义,可以分配给这类进程短的时间片。如果进程运行时很少中断,说明在时间片结束时还没有运行结束,从而需要下一个轮次的时间片继续运行。由于进程在CPU上切换时需要耗费系统开销,因此分配给这类进程较长时间片可以减少进程运行时时间片的轮转次数,减少系统开销,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四、试写出用加锁原语和开锁原语实现两个进程关于临界资源的操作的描述。
五、试用图举例说明在分页系统下的地址转换过程。
程序地址空间中第100号单元处有一条指令“mov r1,[2500]”,要取的数123在程序地址空间中位于2500号单元处。页面在主存的位置见图中页表。假定页面大小为1KB,机器的地址长度为16位。
当执行到指令“mov r1,[2500]”时,CPU给出操作数地址2500,由自动分页机构分为页号和页内位移两部分。根据页表起始地址寄存器指示的地址,以页号为索引查页表,得到操作数页面相应的块号。将块号和页内位移w拼接就形成了访问主存的物理地址。
六、什么是缓冲?为什么要引入缓冲?
缓冲是两种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输信息时平滑传输过程的常用手段。是为了解决CPU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并且缓冲还可以解决程序所请求的逻辑记录大小和设备的物理记录大小失配的问题。
七、文件的物理结构有哪几种?为什么串联文件结构不适于随机存取?
连续文件、串联文件、随机文件。
对于串联文件,为了找到一个记录,文件必须从文件头开始一块一块查找,直到所需的记录被找到。因此随机访问查找效率低。
八、设某文件由四个逻辑记录组成(其大小与磁盘块大小相等,均为512B),并分别存放在第100、157、66、67号磁盘块上,试画出此串联文件的结构。若要存取文件第1560逻辑字节处的信息,问要访问哪一个磁盘块?
因为每个逻辑记录的大小为512B,1560逻辑字节处于第四个逻辑记录,所以访问67块。
九、二级目录和多级目录的好处是什么?
解决重名问题。
十、并发进程间的制约有哪两种?引起制约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制约和间接制约。产生原因分别是进程合作和资源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