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孙驾驶着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机车动力来源是 A.人力
B.畜力
C.蒸汽机
D.电力
2 .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 C.巴尔扎克的《神曲》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D.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3 . 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这次工业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 B.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先河 D.手工工场成为普遍的生产方式
4 .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第 1 页 共 9 页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5 .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了《英雄交响曲》,这是他第一 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音乐作品。这首交响曲热情歌颂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C.反对殖民统治
B.工人运动 D.工业革命
6 .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引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下列历史人物的贡献与材料描述的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贝尔
7 . 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l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与掠夺
B.新航路的开辟 D.经济的全球化
8 . “流水线操作生产”“公交车出行”“提倡低碳环保”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反映出科技革命( )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C.产生了新型工业部门 D.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9 .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 )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先进的通讯手段
B.物美价廉的商品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0 .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神起源》。他在科学理论方面的贡献是 A.发现了杠杆定定律和浮力定律 B.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第 2 页 共 9 页
C.揭示了生物界自然选择规律 D.为原子能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1 . 下列是一组人物图片展,其主题是“交通运输的开拓者”,你认为不适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詹天佑
B.冯如
C.莱特 D.爱迪生
12 . 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当他逝世时,美国总统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史蒂芬孙 C.爱迪生
B.法拉第 D.卡尔·本茨
13 . 重大的科技发明往往能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下列发明出现在工业革命期间并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发展的是 (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灯泡的发明
C.互联网的出现
D.电影的出现
14 . 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沉到了地底下,有时候又像是悬在半空中。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轮船 C.汽车
B.飞机 D.火车
15 . 世界文化巨匠,必有杰出的文化成就。下列关联不正确的是 A.伏尔泰——《战争与和平》 C.达尔文——《物种起源》
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相对论
16 .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出现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汽车开始广泛运用
17 . 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到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为5410万,已经占到总人口的51.2%,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其大量城市人口的增长,促使美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现代化社会转变。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第 3 页 共 9 页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
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D.国家加强经济干预
18 . 2017年12月,一部由6万多帧油画制成的动画片《至爱凡高》在全国上映,观众被影片强烈的艺术魅力所震撼。影片中极有可能出现的绘画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战争与和平》
C.《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19 .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欧美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 A.美国、日本
B.德国、法国
C.美国、德国
D.法国、苏联
20 . 历史课上,九(3)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 ) A.28票
B.22票
C.12票
D.32票
二、综合题
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说明材料一中图二对人类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 《大国崛起》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第 4 页 共 9 页
(2)根据材料二说明图一和图二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大王”和“电力的火花”所带来的共同社会作用。 22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技术的发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及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 如图为工业革命时期的一项发明
(2)写出火车发明者的名字;火车机车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三 工业革命影响示意图
(3)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请结合所学请填写将A处的内容。
(4)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引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请结合所学,列举工人运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史实。
23 . 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 5 页 共 9 页
材料一:制度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因而,资产阶级所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马克思
(1)英国资产阶级创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推动着英国社会的长远发展?美国资产阶级在19世纪中期是如何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
材料二:改革创新催生发展活力: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俄经济发展的困境中,图中历史人物分别实施怎样的创新之举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材料三:科技引领时代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邓小平
(3)前两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什么时代?你认为当今中国如何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 24 . 思想解放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几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 材料二: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三: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
第 6 页 共 9 页
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的局面被称为什么?这一时期就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他提出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之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史实各1例。
(4)材料四中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什么运动?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旗帜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
第 8 页 共 9 页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
2
、
3、
4、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