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制度
早读是语文教学的助跑器,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早读,使学生较流利地朗读或熟练地背诵范文,使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子有直观的认识,对汉语语法有直觉的感知。那么,应该怎样抓好学生的早读呢?
一、明确早读的目的
由于小学生读书能力较差,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早读会不认真、不持久,效果不能保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早读之前让学生明确早读的目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早读,这样可增强学生早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知道早读的方向。根据课文的不同,把早读的目的可分为:(1)预习性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阅读边预习所要学的内容,初步认识生字词。(2)复习性朗读。朗读学过的课文,进一步认识生字词,以达到加深记忆,牢固掌握生字词的目的;还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接受高尚的思想教育和诗意的情感的陶冶。(3)背诵性朗读。对于一些教学的重点或精彩的篇段,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能流利背诵,这也是锻炼学生记忆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二、以多种形式组织早读
早读课有明确的任务还不够,要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还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根据以上几项任务和要求,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朗读形式:(1)自由朗读。预习性朗读,多采用自由的形式,让他们各自以轻声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可停下来,或做记号引起注意,在学习时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达到预习的目的。(2)教师领读。新学的课文,教师要领读,使学生能纠正自由朗读中的错误,也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握准感情,起到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的作用。(3)集体朗读。在教师领读一段时间后,要通过集体朗读来检验朗读效果,集体朗读要求声音宏亮、节奏整齐。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带读,同桌互读互背,听录音朗读,大声读,轻声读,默读等形式交替进行。当班老师进教室之前一定人有所计划,数学老师如不熟悉情况,可向语文老师咨询,也可自行组织数学方面的朗读背诵。
三、加强早读的督促检查
1 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强,要培养学生长期保持自觉早读习惯,纠正一些学生怕读书的毛病,教师还要严加督促,采取有效措施鞭策学生。主要是:制定背书表,建立激励机制,个人早读表现好的,奖小红花,小组表现好的,评为先进小组。
2 值日生对早读课情况进行登记。
四、提倡早到校早读书
提倡学生早到10分钟进行早读
早读对学生学习很重要,也是学生学习和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重视抓好学生的早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