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题附答案(1)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选择题

1.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材料反映出( ) A.甘地具有反工业化倾向 B.印度手工业即将消亡 C.甘地倡导“回到纺车去” D.甘地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

2.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物种起源》 C.《农政全书》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C.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革命的镜子——《高老头》 D.达尔文——近代生物学的莫基者——《物种起源》

4.187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洛帕克街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这盏电灯稳定地亮了整整两天,它发出的光芒驱散了夜晚的黑暗。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这说明( ) A.电力已经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 C.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

B.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 D.煤气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5.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这表明电气时代的到来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C.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 ( )

A.德漠克里特的原子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D.达尔文的进化论 B.丰篇了女性的娱乐生活 D.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6.“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这些日常现象都和那种理论有关

7.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蒸汽机的产生 ②汽车的发明 ③飞机的研制 ④核能的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什么理论有关 A.万有引力定律 B.适者生存原理 C.相对论 D.生物进化论

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改良蒸汽机

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10.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人人都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1.在英国,人们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 ) A.他们都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B.他们都提出了进化学说 C.他们都是英国的科学家 D.他们都发现了万有引力

12.在下列科技发明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 ①蒸汽轮船 ②早期汽车 ③电灯 ④火车机车 A.①② 源于 ( )

A.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B.牛顿的科学理论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14.有学者指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 A.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 C.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

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D.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15.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吸引了世界”是指( ) A.改良了蒸汽机 C.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 “他”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巴尔扎克

D.列夫·托尔斯泰

18.1999年12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把爱因斯坦评选为世纪伟人,《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迷的开启者。”他能够当选“世纪伟人”的主要原因是

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D.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6.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

17.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A.发明耐用碳丝灯泡 B.著有《物种起源》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相对论

19.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眠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这些“邻居”中,包括:

A.亚里士多德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牛顿

20.《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 ) A.但丁及《神曲》

B.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

C.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1.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恢复工业 ( )

A.维护世界和平

B.维护欧洲和平

C.维护本国和平

D.维护自身利益

23.下表中信息能够直接佐证的是近代欧洲城市人口数量表(部分)

B.整顿金融业

C.调整农业

D.兴办公共工程

2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先后结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结盟的目的是

城市 伦敦 巴黎 1800年左右 1850年左右 近100万人 236万人 近55万人 100万人以上 44万多人 42万人 维也纳 约25万人 柏林 约17万人

A.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城市环境越来越好

24.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A.电力的广泛使用 C.棉花时代的到来

电磁场理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麦克斯韦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B.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D.“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B.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D.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2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他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甘地的观点认为曼切斯特的工业导致了印度的贫困,导致了印度手工业的

消亡,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体现他对工业化有一定的抵制倾向。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物种起源》。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变化之中,是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发展的。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擅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而《高老头》是法国巴尔扎克的作品,故C对应错误,符合题意;ABD搭配正确,排除。故选C。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导致煤气行业的股票下跌,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变化,这说明新技术的发明冲击传统工业部门,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B项符合题意;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美国家庭广泛使用洗衣机等生活电器,这让妇女们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实现参与政治活动的夙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善了妇女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江河的水往低处流、爬山和上楼梯觉得很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对物体是由引力作用的,因此会出现江河的水往地处流,爬山和上楼梯感觉累,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C。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时间“1900——200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迅速增加,这与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密切相关。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在19世纪80年代发明了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的大量开采。②③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蒸汽机促进了煤炭的开采,故①不符合题意。核能的利用与石油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在书中达尔文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题干材料中的对话正是反映了生物进化论,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牛顿提出的,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爱迪生发明照明电灯,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使人类世界大放光明,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极大地便利了人类的生活,所以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故D符合题意;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发明内燃机、改良蒸汽机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解放法令颁布15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

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B符合题干材料;ACD不能说明农民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故本题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在英国,人们称达尔文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是因为他们都对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汽车使用内燃机做动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符合题意;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符合题意;蒸汽轮船、火车机车都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①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课本所学,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思想。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进化论的产生,在该书中,达尔文科学地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故本题应选C项。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科学技术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等。

依据题干关键词“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可知,该学者主要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故A符合题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国家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表述不符合该学者意图,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思考和研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D符合题意,瓦特改良了蒸汽机,A排除;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B排除;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排除。故此题选D。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故选D。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将在法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创作了小说集《人间喜剧》,C符合题意;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有《神曲》等,A排除;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B排除;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等,D排除。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应用和对宇宙的认识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的是爱迪生;著有《物种起源》的是达尔文;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是牛顿,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牛顿就葬在这里,是霍金的“邻居”,ABC都不是英国人,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故D符合题意;但丁及《神曲》出现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与题干的“19世纪”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是1848年,主要是指导工人运动,与题干的“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在17世纪,与题干的“19世纪”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其主要作用是以工代赈,既减少了失业,又能刺激消费,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属于公共工程。ABC和题干材料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故答案选D。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近代欧洲城市人口数量表的数据,可以看出1800年左右到1850年左右,近代欧洲城市人口增长很快,能够直接佐证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故B符合题意;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是数据的直接体现,排除A;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与题干表格数据无关,排除CD。故选B。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电、电灯以及其他电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的不可或缺的能源。由于电力的使用和发展,其它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电器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化工业的崛起,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D。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用数学的理论来表述法拉第的想法,完美阐释了电磁场理论。B项符合题意;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排除A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排除C项;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排除D项,故选择B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