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于1984年开始实施。截至2003年底,国家重点实验室共计161个,固定人员5000余人,仪器设备总值30多亿元,覆盖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大部分学科领域。 经过20年的发展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的实施,对于稳定一支精干队伍,在若干领域攀登科学高峰,推动我国基础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拥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向全国开放和共享;促进了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和合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重视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形成了有利创新、鼓励竞争的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为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科技实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许多国家已将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发展战略,把建设一流的科学研究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我国,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84年开始,我国先后建设了17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从前期的全面建设到一定发展阶段的总量控制,再到现阶段的学科规划布局与质量提升,到目前为止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覆盖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大部分学科领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的整体部署和协调发展。
点击年份可查历年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录
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重大原始创新“摇篮”
[科学时报] (2005-01-04 14:57:35)
据新华社电 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有161个,基本覆盖了基础研究的重点学科领域,已成为我国重大原始性创新的“摇篮”。
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说,为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我国有关部门从1984年起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现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固定人员5000多人,仪器设备总价值近30亿元,每年筹集科研课题经费20多亿元。国家重点实验室着眼于国家需求,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重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程津培介绍,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体现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代表,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已经成为重大原始性创新的“摇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现的澄江动物群被认为是“20世纪最令人惊讶的科学发现之一”,实验室对澄江动物群的研究使我国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其他国
家重点实验室也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国家重点实验室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持续多年的工程冻土学研究积累为青藏铁路建设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关键科学基础,节省工程投资数亿元。
关于表彰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突出贡献
者和973计划先进个人的决定
今年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20周年、973计划实施5周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和973计划对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稳定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和973计划的广大专家,为计划的实施及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表彰先进,经研究决定,授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等3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卢柯等82名同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称号,授予周光召等5名同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并颁发金牛奖和荣誉证书;授予吴文俊等106名同志“973计划先进个人”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附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突出贡献者和973计划先进个人表彰名单
二○○四年十一月四日
附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名称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姓名 安芷生 白以龙 曹健林 常文瑞 陈 竺 陈大融 陈国良 褚 健 褚君浩 段恩奎 范维澄 冯登国 冯守华 刚 铁 龚健雅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职称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实验室名称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管 欣 男 教授 17 桂建芳 男 研究员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郭烈锦 郝小江 何天白 侯晓远 侯云德 胡国渊 黄伯云 黄卫东 贾培发 贾锁堂 蒋民华 黎乐民 李 灿 李 靖 李爱珍 李润培 卢 柯 卢 强 罗 毅 罗平亚 麻生明 马 巍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量子光学和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马胜利 马颂德 闵乃本 穆西南 秦大同 石教英 田昭武 童光志 涂永强 王琳芳 王永学 王正国 吴国雄 夏家辉 项海帆 徐 懋 徐 僖 许宁生 薛其坤 薛群基 杨志峰 叶朝辉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62 叶声华 男 教授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尤肖虎 游效曾 余 龙 袁亚湘 詹怀宇 张礼和 张启发 张仁和 张卫华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教授 研究员 教授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72 73 74 75 序号 76 77 78 79 80 81 张永莲 赵忠贤 郑楚光 郑厚植 姓名 龚 克 李明辉 刘丽曼 孙晓兴 谢天生 章荣德 女 男 男 男 性别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研究员 职称 教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 教授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单 位 清华大学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82 郑传临 男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突出贡献者名单
周光召 宋 健 师昌绪 韦 钰 马德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