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ol.10No.19October 2019
探究新媒体广告的传播策略
张舒乔申琳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广告传播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其传播方式与传播策略,在 简要说明新媒体广告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定位为大众传媒信息的推广方式,并从细化受众分类、发挥网 络优势、深化内容创新、树立责任意识这4个方面,论述执行这一内容传播的具体策略,为新媒体广告的 发展研究与推广实践提供参考交流材料。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传播策略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 ) 19-0167-02在新时代科技的影响下,社会通信方式与资讯形
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在计算机网络、无线电通信、 卫星信号传输等技术条件下形成了高速率的信息传播 通道,使社会进入信息爆炸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 开发新媒体广告的传播价值与传播方式,需定位其基 本特征,并在清晰其优势与不足的前提下,执行针对性 的优化策略,以此保证新媒体广告传播的有效性与发 展状态。
一 x新媒体广告特征
新^体是在tT算机技术、无线通信网络、卫星信号 传输等技术条件下形成的社会性资讯渠道。通过电脑、 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满足人们对资讯的客观需 求,并形成以内容为核心的市场化服务空间。m在新媒 体的市场化发展中,广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信息传 播形式也受到资讯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如下特征状态:
其一,多元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数字技术的 支撑,广告信息可形成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形 式,并在微信、微博、网页等多种渠道下,实现内容扩 散。其二,互动性。在网络技术的前提下,广告资讯内 容对受众的定位更加清晰,可以在多种营销手段的辅 助下,完成主客二元化的互动性传播。其三,精确性。 受到大数据技术的影响,新媒体广告在内容传播上,可 以更好地分析客户,以其实际需求与关注点为导向,借 助网络空间完成大批量的信息集散,从而保证内容传 播的精确性与有效性。
二、新媒体广告传播方式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 特征化传播方式。尤其是在网络资讯高度发展的前提 下,新媒体广告在整合受众心理学、营销学、传播学等 多类型学科的基础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新型传播形式。
其中,抓住受众眼球的传播策略,是自传统广告传 播中延续下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内容与表达 形式的创新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例如,广告形式上, 会创造戏剧性内容,并在情节上使广告内容得到受众 的关注。同时,在信息爆炸的资讯环境中,“隐性广告” 也成了不容忽视的力量。传播中,这种广告以大批量、 细致化的形式,抢占着每一寸可能产生影响的网络窗 口,并在无意间对受众产生心理暗示,使其更好地接受 广告信息。而这种广告传播的另一种形式,则是以“软 文”的形式存在,通过对科普性、文化性内容的介绍与 说明,将主题引导向特定的传播信息,在电子商务与网 络文化高度发达的当前社会,这种传播方式也受到了 新媒体的青睐,并在塑造自身内容与品牌的同时完成 广告传播。[2]与此同时,在各大视频、直播网站中,使
广告传播、内容塑造、电子商务形成了带有组合性质的
综合体,并以其内容的优质性条件,完成了新媒体广告 形式的创新性发展,进而更好地迎合时代资讯环境。 另外,新媒体广告中也会应用传统的经典传播方式,在 借助名人效应的同时,完成对特定商品与品牌的广告 宣传,以达到最终的信息传播目标。
三、落实新媒体广告传播执行策略(一) 细化受众分类,精准定位广告推广市场化的高速发展状态,使各种商业产品与品牌 对自身形成了更加细致化的定位。这一条件也使作为 立体营销一部分的广告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中更加清 晰地明确了其内容服务的对象受众人群。对此,为了 使新媒体广告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传播作用,需要站在 主要受众对象的角度,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内容,展现 自身的文化传播价值。
例如,在凡客诚品的广告营销策划中,精确地定 位了青年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通过微博开发并传播 “凡客体”。在各种网络文化领域中,将“凡客体”作 为一种时髦与前卫的象征,增加其文化品牌网络影响 力。同时,再配合大批量的主流媒体宣传活动,以广告 短片的形式形成立体化宣传,增加着品牌商品对青年 消费者的影响力。又如,宝洁公司在企划中老年护肤 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与百度公司的合作,推出了讲述母 子亲情关系的微电影,并在母亲节前期推出,通过温馨 的内容,感染了大量网络消费者,实现了文化内容的网 络传播。
(二) 发挥网络优势,形成立体口碑效应网络化环境中,每一名网民都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要注重消费者对内 容的影响力,通过各种营销策略,使其参与品牌形象与 商品内容的传播扩散。由此,顺应网络环境中的互动 性特征,并在受众中,自发地形成口碑效应,更好地完 成广告内容的传播工作。
例如,在美团外卖APP的广告营销策略上,借助 “送红包”的热度,设置了“定外卖,送红包”的广告 企划活动。在具体操作中,每名美团用户都可以在第 一次使用其APP程序时获得一次极大力度的优惠。然 后,在后续的订餐行为中,只要将这一订单信息发送给 朋友的账号,就会再次获得一个“红包”形式的返利 优惠。由此,不仅扩大了 APP的市场影响力,也使每 一名消费者成为其广告的传播者,在网络条件下,于各 种交际群组中实现APP信息的扩散。通过这一形式 的广告传播,可加快形成口碑效应,最大化地开发利用 网络化的传播优势。
167
传娓实务
(三) 深化内容创新,升级广告传播选题
細1鹏|
识,维护行业发展的正常秩序。尤其是在网络社会高
速发展的信息环境中,广告行为主体的发展十分迅猛, 仅凭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地实现对信 息内容的监督与控制,还需要相关从业单位与个人在 传播过程中,坚持严格的自律精神,才能保证新媒体广 告的健康发展,立足长远,完成对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避免传播环节中矛盾问题的扩大与激化。
四、结语新^体1\"环境下的广告需要迎合时代环境才能实现 自身发展。通过对社会受众的精确定位,加上与现代 通信科技的深入融合,可以在补充自身内容的前提下, 保证传播效果。同时,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上也要 发挥积极作用,并以此保障广告传播的发展环境,真正 意义上实现其传播形式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更好地 展现信息扩散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1 ]王培培.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方式及营销
策略[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 05 ): 106-107. [2 ]古吉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现
状及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8.
[3 ]陈丽楠.新媒体视域下品牌传播的本土化策略——以
麦当劳中国风广告为例[J].视听,2017 ( 11 ): 197- 198.作者简介:张舒乔(1998—),女,吉林人,本科,研究方向:广 告学新媒体。
五'结语
本i讨^了新闻阅评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必然 性,并探讨了新闻阅评制度的理论建构,分析了新闻阅 评的“三性”——宏观性、时代性、针对性。随着新闻 行业的快速发展,宣传工作的开展,新闻评阅工作也在 不断改善,不仅是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制度也在不断改 善。对于新闻阅评工作,要多下功夫,完善新闻阅评制 度,为我国新闻阅评事业作出贡献,为我国的新闻事业 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 ]包东喜.新闻阅评的新闻学思考[J ].今传媒,2008
(10) : 34-36.[2] 胡芹,傅洪波,金文兵.新闻阅评规律初探[J].新闻
前哨,2010 (06): 37-39.[3] 文有仁.新闻阅评与新闻采编——谈《新闻阅评学》
的出版[Jl *中国记者,2010 (05 ) :65-66.[4 ]苏进跃.新闻阅评定义、规律、原则初探[J ].湖南社
会科学,2005 ( 06 ): 187-189.[5 ]包东喜,徐楚桥.新闻阅评制度的学理初探[j ].江汉
论坛,2009 ( 12): 120-123.[6] 刘晓程.论“新闻阅评”之不同于“媒介批评”一兼
谈媒介批评的内涵与本质[J ].今传媒,2005 ( 04 ): 18-20.[7] 黄坦.新闻阅评要把握“三性”——关于新闻阅评的
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2015, 6 ( 24 ) :3-4.作者简介:高树川(1963—),男,本科,重庆日报质考办主任 编辑,研究方向:对已出版新闻稿件进行质和量的考核。
当前网络环境下,社会文化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
展空间,并在网剧、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新媒体中,塑 造出了新型网络文化体系。而这种文化性内容,也通 过其创新性内容与优质化选题,创造出了大批量的流 量条件。[3]新媒体广告也要重视这种文化形式的影响 力,使自身品牌特征、产品形象与文化内容形成连接, 并通过内容塑造,完成自身的传播扩散。
例如,在商品营销过程中,立邦漆品牌在自己的营 销策划案中,通过与东方卫视的合作,创办了《梦想改 造家》这一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内容中,前半期通 常通过对具体家庭家具生活条件的描述,表现普通家 庭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矛盾问题。然后在节目后半期, 会通过针对性的家居设计与建筑改造,帮助这一家庭 完成建筑装潢升级,使其家庭矛盾与窘境得到一定程 度的缓解,同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简要介绍设计装潢 中所使用的品牌装修材料。
(四) 树立责任意识,接受社会监督约束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信息传播形式,新媒体广告自身也是社会文化内容、媒体资讯条件、商业信息传播的 综合体。为了保证其运作模式的健康发展,也为了维 护其内容传播的基本权益,必须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并在控制传播内容、优化商业模式的前提下,体现新媒 体广告的社会责任感,使来自受众与相关监管部门的 监督可以发挥基本的引导与保护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行为,广告传播过程中,涉 及的各主体单位都需要通过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上接第166页)阅评人和媒体新闻阅评人需要做的事 情。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应该秉着实事求是的观点。
新闻阅评最重要的是权威人士对新闻提出权威意 见,修改其中包含政治敏感的部分,确立大局观,全面 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阅评者还要有一定的政治责任感,充分把握 新闻对社会的影响。新闻关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 的影响。[5]
新闻阅评关乎宣传工作的整个生态环境,甚至关 乎新闻媒体的整体指向,新闻阅评能对新闻传播产生 重要的影响,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发挥领导性作用。
(二) 新闻阅评的时代性新时代背景下,新闻行业在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 新事物、新方法、新模式,这对新闻以及新闻阅评工作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新观点和新标准出现,老观 点和老标准不再适用时,我们应该作出改变,避免出 错,提升新闻的权威性与精准性。161
时代在变化,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 化,新闻的传播、传播方式也在改变,更重要的是关于 新闻传播的改革。新闻要体现时代性,充分结合我国 的国情和社会现实,新闻评阅也要体现时代性,不断提 升自身的水平,开阔眼界,联系实际,展现时代性。
(三) 新闻阅评的针对性除了宏观性和时代性外,针对性也是很重要的部 分。新闻阅评更重要的是作为校准者的作用,新闻并 不是一味地歌颂、称赞,更重要的是具有真实性。新闻 阅评者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观 点作出评价,对新闻报道的动机作出评价,确保其具有 针对性。[7]
1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