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

来源:意榕旅游网
 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

12月3日,记者来到家住鞍山干休所的老红军余新元家。走进客厅,一幅雷锋的照片出现在眼前,雷锋的嘴角挂着微笑,像是在和我们打招呼。

“我就是余新元!”犹如洪钟响过,一双大手捂住了记者的手。落座后,记者同余老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热地唠了起来。

“送”自己去当兵

余老先是轻描淡写地谈了自己当兵后的76年。

“1936年10月,红军来到会宁,会宁离我家不远。毛主席也来了,他讲话我去听过,好多话我没大听懂,但他说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这句话我听懂了。所以,我把放羊的鞭子一扔,当了兵。那时,我差一个月满13岁。”

“我参加过大小500余次战斗。黄土岭战役,左腿被敌人机枪打成了马蜂窝,是白求恩主刀保住了我的腿;狼牙山反扫荡中,我与‘狼牙山五壮士’同在一个团,受伤后昏迷了200多天;百团大战中,我的屁股被炮弹炸出7个眼儿……”

“我是1981年离休的,最后一站是鞍山军分区副政委。退休30多年来就干了一件事儿———宣传雷锋。你看,我的聘书,一铁箱子都装不下。我是全国146所大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还是多家单位的党课教员和顾问。30年间,我作雷锋专题报告、上党课4000多场,听众差不多有400万人……”

送雷锋去当兵

接着,余老流着眼泪谈了送雷锋当兵的经过。

“1959年底雷锋报名参军,当时我是辽阳市武装部政委。雷锋身高和体重都差一点点,评议时被拿了下来。我问小雷子,你现在拿38元8角5分工资,不是挣得挺多吗?雷锋回答说,我报名参军是想到前方打仗。听了雷锋的话,我一连叫了几声好。后来,雷锋搬到我家来住,一住就是58天。有一天改善伙食吃菜包子,我问雷锋,你当兵爸妈同意吗?雷锋把刚咬了两口的菜包子放下了,眼里全是泪水。雷锋是最后一个穿上军装的,那天他可高兴了。他对我和老伴说,首长,让我叫你一声爸爸吧!阿姨,让我叫你一声妈妈吧!走那天,我老伴给他买了背心、裤衩、毛巾,一直把他送到车站,嘱咐说,‘小雷子啊,阿姨希望你到部队好好干,当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牺牲的消息我是在《前进报》上看到的。我老伴把报纸递给我,流着泪说:‘咱那儿子走了!’想到雷锋和我们全家相处的日子,想到跟雷锋经历的那些往事,我们全家人都哭了,连中午饭都没吃……”

送郭明义去当兵

再接着,余老笑着谈起了送郭明义当兵的经过。

“1976年底,有一天郭明义的父亲来到我这,没进门就喊:‘老政委啊,我来找你来啦!’见到他,我就乐了。我说,啥事啊?他爸说:我今天来没别的事儿,就是送我儿子郭明义当兵。我问,检查上了吗?他爸说,检查上啦!我说,检查上了不就行了嘛!他爸摇着头说,不行不行,今年检查上的可多了,听说走得少,反正你得让我儿子走上!我说,你怎么跟当年雷锋一样的调,还赖上我了是不是。我拿起电话,打给军分区动员科科长车文普,问了一下郭明义的情况。小车说,郭明义体检、政审都过关了。我说,郭明义他爸、他叔是鞍

钢工人出身,郭明义是个好苗子,部队需要这样的。”

“新兵出发时,郭明义代表全体新兵发言。郭明义精瘦精瘦的,说话倒很有力量:‘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前些日子,郭明义到我家来,我对他说,当雷锋传人,不能当带引号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郭明义说,对!对!”

送老儿子去当兵

最后,余老神情严肃地又谈起了老儿子余锦旗。

“孩子们对自己要求都挺严,从不干越格的事儿,大格小格都不越。老儿子余锦旗1978年当兵,到部队后他给我写信,让我找人调动调动。我回信写了11页纸,我说你别埋怨老爹对你要求严,你不要和别人比,要和雷锋比。老儿子看我不开口,就闷着头干了下去。这小子干得还行,入伍一年多就被评为军区装甲兵优秀共青团员,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还当上了班长。1981年年底,老儿子退伍回来被分到鞍钢最北的选矿场当工人。后来,公安局选警察,他被选中了。老儿子对我说,‘老爹,我最后一次求你,找人说句话,让我进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公安分局’。我摇了摇头。结果,老儿子被分到鞍山郊区一个分局,当上了一名侦查员。你知道干这行很危险,我天天担心。老儿子干得挺出色,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鞍山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青年卫士等,荣誉标兵得了一大堆!”

告别余老时,余老和记者来了个拥抱。他把脸贴在我的脸上,紧紧的、紧紧的,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E)(5分)

A.正文第一段是交待老红军余老的情况,廖廖300字,就把老红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交待得清清楚楚。繁简得当,铺陈自然。

B.雷锋身高和体重都差一点点,评议时被拿了下来。因为是余老的干儿子,余老才特别推荐,使雷锋最后一个穿上军装。

C.作品通过写余老帮助郭明义进部队的往事,表现主人公有时出于公心,挑选推荐优秀青年参军报国的精神品格。

D.这位可亲可敬的老红军,为什么能够慧眼识珠,选拔出一连串的好苗子?作者精巧构思,通过叙述,无意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E.作品取胜的地方,也是写作中的特别可取之处,是把叙述变成对话,多用白描,原汁原味,质朴生动。

(选D给1分 )

(2)作品开头写“雷锋的照片”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中的余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 作品为什么以余老“把脸贴在我的脸上,紧紧的、紧紧的,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或者 (4) 余老为什么能够慧眼识珠,选拔出一连串的好苗子?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后三条答案请兄自己组织一下, 鸭子上架呀,见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