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各横隔板垂直度及间距,发现问题及时修复。3 混凝土方面问题3.1 箱梁顶板混凝土厚度不均原因分析原因分析: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模上浮导致顶板混凝土厚度变薄。②内模没下放到位导致顶板混凝土厚度不足。③内模使用过程中变形及顶板混凝土收面不平整,导致顶板混凝土厚度不均。预防措施:①用材料刚度足够大的压杠,按一定间距均匀牢固地压好内模,并控制好压杠拆除时间,避免浇筑过程中内模上浮。②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别过大,以免内模上浮。③放入内模时一定要检查好是否放到位,确保下放到位以保证顶板混凝土厚度。④使用过程中对变形的内模及时修复,顶板混凝土收面平整。3.2 箱梁两侧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原因分析原因分析:①箱梁模板设计不合理,制作时产生偏差。②固定箱梁内模时人为产生的水平位置偏差。预防措施:内外模在强度及刚度上均要满足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制作规范达标。3.3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原因分析原因分析:①保护层垫块厚度小于净保护层厚度。②钢筋骨架加工尺寸偏大或钢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部分钢筋变形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③浇筑混凝土时内模发生偏移,使一侧腹板厚度偏小,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预防措施:①按设计要求选择厚度合适的垫块,且垫块要有足够的强度,以免损坏[5]。②严格按设计尺寸加工钢筋,偏差过大的半成品钢筋不得使用。③箱梁腹板垫块每平米不少于4个,下内模前检查验收,保证垫块规范达标。④在两侧腹板处设置支撑,防止内模偏移。3.4 梁体混凝土蜂窝、麻面原因分析①混凝土离析导致产生蜂窝现象。②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局部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导致蜂窝现象。③放料时混凝土分层厚度过大,易产生蜂窝现象。④模板接缝封堵不严,浇筑过程中发生严重漏浆而产生麻面现象。⑤模板涂刷隔离剂不均匀,局部未涂刷而粘模产生麻面现象。预防措施:①拌和站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均匀,保证和易性。②加大振捣力度,避免漏振及振捣时间不足的情况发生。③控制好混凝土每层的布料厚度。④控制好模板各处接缝,保证接缝封堵严密。⑤模板涂刷隔离剂时一定要均匀涂刷一薄层,保证涂刷质量。4 张拉压浆方面问题4.1 钢绞线穿束障碍原因分析①波纹管定位时线型不顺、曲线不圆滑导致钢绞线穿束障碍。②箱梁顶板钢筋焊接作业时焊渣掉下烫坏波纹管,浇筑混凝土时波纹管内进浆而致使钢绞线穿束交通世界TRANSPOWORLD障碍。③箱梁浇筑过程中振动棒紧挨波纹管致使波纹管变形或开裂进浆,导致钢绞线穿束障碍。预防措施:①波纹管定位时要确保线型顺直,曲线圆滑。②箱梁顶板钢筋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避免焊渣掉入腹板烫坏波纹管。③箱梁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棒紧挨波纹管,可采用小一号的振动棒或者附着式振捣与插入式振捣相结合的措施,以避免振坏波纹管。4.2 张拉时锚垫板处混凝土破裂原因分析①锚垫板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孔洞。②锚垫板处混凝土强度偏低,水泥浆多石料少。③锚垫板处钢筋过于密集,导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④锚垫板处钢筋过于稀少,螺旋筋未紧贴锚垫板,支撑力不足。⑤锚垫板固定时角度偏差过大。预防措施:①锚垫板处混凝土振捣密实。②箱梁腹板浇筑时,在距离结束端数米时应反向从结束端开始浇筑,保证端头锚垫板处混凝土不离析,不产生水泥浆多石料少的现象。③锚垫板处的钢筋应合理布置绑扎,保证浇筑时石料能进入。④螺旋筋应紧贴锚垫板,保证锚垫板处有足够的钢筋支撑力。⑤锚垫板固定时角度一定要规范达标。4.3 压浆不密实原因分析①压浆时在孔道另一端出浆后持荷继续加压时间不足或持荷压力不足。②浇筑混凝土时个别孔道局部进浆堵塞,压浆时空气无法彻底排出。预防措施:①现场水泥浆拌制时必须严格计量,并测定水泥浆稠度,合格后方可进行压浆作业。②压浆时孔道另一端出浆后应按规范要求的持荷压力持荷至少3min,若压力下降则必须进行补压。③对发现有堵塞现象的孔道应及时处理解决,以免压浆时出现问题。5 结语综上所述,箱梁预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但只要熟悉并掌握了问题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定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参考文献:[1] 张卫仙. 预应力箱梁预制常见问题的防治[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4(8):126-127[2] 吕昆蓉. 包树高速黄河大桥箱梁预制施工常见问题浅析[J]. 江西建材,2014(3):146,148.[3] 张卫仙. 预应力箱梁预制常见问题的防治[J]. 交通世界,2014(3):126-127。[4] 黄佳后. 张法预制箱梁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2).[5] 许振刚. 谈预制梁外观质量缺陷防治与混凝土质量控制[J]. 山西建筑,2011,27(37):212-213.(编辑:刘学文)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