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学习的理念 肖龙海在《课程・教材・教 ̄)2oo6年第2期上撰文说,倡导 “学以致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 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 现”来主动获取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 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的统 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 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表现欲是儿童的一种 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得 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儿童信心百 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为了使儿童的 身心健康成长,应该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儿童的表现欲,切不 可忽视或压抑儿童的表现欲。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 中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活动、学习、探究,让 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 示。表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人人 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 分享。与之相适应,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 “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 一让孩孑野一点 在美国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由于怕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使学 校摊上官司,打算将诸如秋千、滑梯、游泳池等“危险设施”禁 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呼吁。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应该 让他们接触点儿危险,让孩子玩得野一点,因为儿童早期成长 。研究发现,自由活动对儿童情感和认知能力发展特别有益。“如 果你让他们坐在电视和电脑前。你可能认为你正在保护他们, 但是,那样他们就不能感受到真实的世界。” (据新华社) 记录下孩子的成长细节 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尔博士认为.教育者实施教育经过的记 录非常重要,记录的内容可以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孩子的进步 和落后,他的各种表现、喜怒哀乐,甚至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 的点点收获和心得等等,就像记日记一样,应天天坚持 这样父 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每一天的真实状态,教育会更加有的 放矢。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同时教育者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为自己的孩子度身定做 个成长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自己的教育计划。先制定大目标, 然后在大目标下制定小目录,最后一一锁定。如果不去落实,所 有的计划都是没用的。有的父母会抱怨这样做太麻烦,其实。看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各地政府像抓GDP一样抓高考 到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快乐将远远超过记录带采的麻烦。(《文汇报》) 分数和升学率。评价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的标准完全由各 地政府说了算,这种标准导致了应试教育。不过,朱永新说的只 打破“立荫教育”智藏文字狸五 是硬币的一面,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的说法让我们看到了硬币 的另一面。韦钰说,教育部曾考虑在选拔人才的途径上更加多 元化,让一些学校有权选拔自己认为有能力的学生。但很多大 学却不敢这么做,因为有些官员找到大学校长,要让自己的孩 子通过后门来上大学。 让学校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有利于破除应试教育一统 天下的格局。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是对隐藏在 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一些分数虽然不高。但各方面 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倒是可以被录取。那么哈佛等西方名校为 什么不担心官员找上门来呢?因为这些名牌大学的独立地位, 放青就是习惯的培养 使得他们能抵御来自某些官员的影响。我们的哪所大学有这样 的底气呢?我们很多的大学校长更像是个政府官员而非治学 者。显然,公平的社会环境、独立的大学地位是我国高校能够自 主招生、以素质而不是分数论英雄的重要前提。 (《现代快报》)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可以主宰民生。什么是主宰民 生?就是管孩子一辈子。” “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最主要的是小学和幼儿园,初中 还可以弥补一下,到高中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了。”教育家关鸿 羽认为,与国外孩子的习惯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孩子的习 惯存在的问题总结起来共有“六小”,即“小霸王”、“小懒虫”、 “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和“小马虎”。叶圣陶说:“教育就 是习惯的培养。”关鸿羽对此非常认同。但在培养方法方面,有 很多家长做得不对,需要改进。 关鸿羽认为,培养孩子的一个习惯至少要有意识地让其坚 持6个星期,才有见效。家长在此过程中.要天天督促、天天检 查,到第6个星期的时候,才能算完全形成习惯。有些家长突然 心血来潮,叫孩子洗一次碗后就完事了,那一点意义都没有,只 是敷衍地作秀。此外,对习惯的培养还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成 功了,以后的培养就要容易得多。 (《晶报》) “石”走大 泰 别名——正式名字以外的名称。 十=个月懿后语 正月里看把戏——凑凑热闹 笔名——诉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 化名——为了别人不知道真实姓名而改用别的名字。 诨名——外号。 二月里穿裙子——为时过早 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 四月里的果园——有理(李)性(杏) 五月里的石榴——撼开越红 署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名字。 联名——由若干人或团体共同署名。 六月里的雷声——不稀奇 七月里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八月十五的月亮——分外明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 匿名——不署名或不写真实姓名。 佚名——已散失或失去原名。 冒名—_一假冒别人的名义。 盛名——很大的名望。 十月里的芥菜——齐心 齐名——有同样的名望。 虚名——和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名声。 冬月里办年货——及早准备 腊月里的萝卜——动(冻)了心 江苏张家港市塘桥镇青龙小学(215611)王国兴 小学表学步考 语文200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