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启示

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启示

来源:意榕旅游网


李思思 2011070366 国际教育学院 新英5班

中美服务贸易发展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贸易总额逐年提高,但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与服务贸易强国美国相比,我国服务业起步晚,在各个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需要分析与借鉴美国这个经济强国的经验来提升自己。

一、中美两国服务贸易比较

(一)发展状况比较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该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就越大。中国服务业基础薄弱,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二)结构比较

在美国服务贸易结构中,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运输和金融服务等;进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美国不仅在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项目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服务部门出口比重也较突出,在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技术密集型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金融、保险和咨询等项目都保持大额顺差。就 2012年而说,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旅游、运输占比较大,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的旅游、运输等传统行业为主,而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明显落后。

二、美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服务业基础牢固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向服务型经济转型,1960年到2012年服务业就业所占比重提升了约20%,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了约17%。现在美国社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占到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80%以上。美国服务业不仅总规模大,而且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完整,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二)高科技的大量投入

高新技术在美国的服务产业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美国服务贸易的种类和范围,提升了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且使美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高科技产业转移。美国通过高新服务项目的出口支撑起其服务贸易的整体框架,原因在于美国具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仅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一项在2008年的出口额就超过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最大的旅游和运输两个项目之和。

(三)政府的服务贸易优惠政策

美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服务业能够保持长期的比较优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政府不断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如颁布的金融现代化服务法,取消了银行与证券机构合并方面的限制,为跨国银行在规模上全球领先做好了充分铺垫。另外,美国政府利用国际影响,要求别国降低市场准入条件。美国对自己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行业和敏感性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设置种种障碍,借助各种灰色条款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竞争力,缩小服务贸易逆差

目前,我国服务业市场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还较为低下,竞争力依然较薄弱。我国虽在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行业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要扭转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必须大力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技术含量以及管理水平,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将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如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品,借助我国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服务贸易出口。运输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应重点发展运输服务贸易中的海运服务贸易。伴随着我国海运运力的快速上升,积极调整海运结构,政府通过引导海运企业联合与重组,提升我国海运乃至运输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建筑服务贸易中,欧美日等国的大型承包商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上具有明显优势,我国建筑企业要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培养高级项目管理人才,提高工程机械装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

(二)大力扶持新兴服务业发展,改善服务贸易结构

新兴服务产业具有高附加价值和高收益率的特点,我国在专利、保险、金融等新兴服务行业的竞争力远远低于美国。政府应加大对高附加值新兴服务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税收和信贷优惠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国内企业以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服务行业,以促进电信、金融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迅速发展。有限度地开放新兴服务业,改善投资环境,引进一定数量的外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在开放的同时完善这些行业的竞争机制,提高其在市场机制下承受考验的能力。鼓励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服务出口,推动我国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服务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转变。我国应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咨询、专业服务、电信、航空运输、工程承包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如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另外,要实现我国服务业的优化升级,我国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科技的投入,培养和引进

专业素养高、具有管理经验的服务贸易人才。

(三)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完善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首先,我们需要依靠WTO法制规范;再次,完善现存服务贸易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针对国外对中国服务企业贸易救济调查中的不合理、不公正做法,我国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应积极利用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制度进行申诉。我国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谈判主动权,要求外国取消具有歧视性的服务贸易保护措施。同时,对国内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和敏感性服务业制定具有保护性质的法律条款,从而达到保护国内服务业和就业的目的。

在服务贸易发展上,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不断借鉴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升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