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途径探析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途径探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途径探析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形成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關重要。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还存在观念落后、内容刻板、模式单一等问题,难以到达预期效果。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从教育理念和培育方式上不断创新,广泛运用新媒体手段,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

标签:新媒体视角;高校;思政教育

新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逆全球化与民粹主义逐渐兴起,各国都不断加强本国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国民整体素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青年一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形成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改变了青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社会逐渐进入“新媒体时代”。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墨守成规刻板采用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将寸步难行,只有充分结合新媒体手段、创新思政教育途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新媒体的特点

根据《2016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新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视频类网站/客户端/App的新媒体用户从五年前24.7%提高到64.9%;新闻客户端从五年前15.1%提高到58.6%;而纸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用户比例明显下降。同时,微信、微博等社交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日益重要的资讯通道。新媒体发展如此迅猛,与其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新媒体时效性较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节奏不断加快,行业竞争逐步加强,青年一代也承受着更大的来自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如何高效获取更多资讯,更好更快地融入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而不被淘汰?新媒体给出了最好的答案。碎片化阅读、客户端资讯、APP生活服务……无论何时何地,动动手指就仿佛拥有一个“掌上世界”,用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能够达到青年人对于媒体传播及时性和时效性的要求。

(二)新媒体趣味性高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压力较大,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纸质报刊、纸质杂志等传统媒体,甚至对于电视、广播也失去了原有的依赖。然而,新媒体特有的趣味性为青年人提供较大的选择。音频、视频、动画、漫画、微视频、H5页面……

新媒体传播内容往往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趣味性,让青年人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丰富的资讯。

(三)新媒体互动性强

青年一代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然而无论是杂志报纸还是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大都存在着单向交流的缺陷,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信息,难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比之下,新媒体的互动性较强,微信、微博、网页……都能为用户提供“发声”的渠道,打造沟通、互动和交流的平台,极大地符合青年人彰显个性、渴望“发声”的性格特征。

二、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思想文化质量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而在当前形势下,国内很多高校思政教育依旧采取“填鸭式”灌输法,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刻板

高校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主要依靠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以及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教育等几部分教育内容展开,刻板理论论述较多,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较少,容易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或不求甚解被动接受,或内心抵触产生逆反心理,或冷漠麻木漠不关心,总之难以达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初衷。

(二)传统思政教育模式落后

相较于西方国家的“融合式”一体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家庭、社区、社团、宗教、传媒等共同协作,全社会积极参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国思政教育模式还较为单一落后,仅仅依靠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层面没有形成资源整合、共同协作的机制,导致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容易产生“断层”“脱节”现象。同时,在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知识讲授、板书记录和PPT课件演示的传统教学法,也很难适应新媒体环境中的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