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来源:意榕旅游网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

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申 报 书

专 业 名 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 业 负 责 人: 陈建勋 申报学校(盖章):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所服务的行业产业: IT 行业 申 报 时 间: 2012.9.18

湖北省教育厅制 二○一二年八月

1

一、专业基本情况 1-1 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 开办时间 近三年 招生规模 近三年初次 就业率(%) 培养定位 主要就业地区 (近三届) 主要就业行业 (近三届) 1-2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最后 学历、学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02.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招生面向 省内(√) 省外(√ )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105 113 91 66 80 76 88.6% 93.5% 95.5% 近三年毕业 学生人数 近三年年终 就业率(%) 88.6% 93.5% 95.5% 能熟练应用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完成应用软件的设计、编码与测试,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湖北及武汉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 IT行业、软件外包服务业、信息服务业 陈建勋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57.2 职称 教授 博士,工学博士 所学专业 (限第一学历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负责人近三年参加企业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 陈建勋教授多年来,一直带领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成果丰硕。近三年,具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有: 1本体元建模方法及其在软构件库互操作性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12,排序4 2高陡边坡挂帮矿安全开采及数字化应用技术研究,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排序6 3 全数字同步电动机励磁的多处理器协制系统,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12,排序1 4软件体系结构演化度量和漂移控制模型研究(2007ABA296),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排序1 5基于情景演变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90924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10-2012,排序1 2

1-3 教师队伍情况 专任 教师数 19 教师年龄结构 教授 2 其中 副教授 4 30岁以下 2 教师队伍具体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职/兼职 兼职教师 工作单位 其它 13 兼职 教师数 0 30岁-50岁 12 其中 高级 职称 6 中级 职称 12 50岁以上 5 其它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陈建勋 尹朝庆 郭冀生 罗传萍 聂玉峰 余红珍 于斌 余正红 伍永豪 于海平 周凤丽 林晓丽 刘芳 张华丽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1957.2 1946.3 1946.8 1945.6 1955.6 1970.10 1970.6 1975.8 1982.9 1978.12 1980.4 1980.3 1980.4 1978.12 3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15 16 17 18 19 员。 江伟 李聪 彭璐 李雪燕 朱倩 男 男 女 女 女 1980.12 1981.10 1982.10 1979.10 1983.7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注:专任教师只统计承担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兼职教师只统计来自行业、企业的人

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情况(近三年) 序号 教师姓名 于海平 周凤丽 参与实践企业 武汉微普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及实践内容 2009.11.9-11.30,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实验中心与微普技术部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共同指导参加实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级学生。 2010.11.1-11.30, 在武汉软帝实训基地与企业软2 伍永豪 1 李聪 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件工程师共同指导参加实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与和信息系统专业2007级学生.NET技术。 2010.12-2011.4, 在ITJOB武汉实训基地与企业工3 尹朝庆 江伟 深圳计算机行业协会湖北办事处(ITJOB) 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参加实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级学生,分组完成多个基于J2EE的软件开发项目。 2010.12-2011.4, 在ITJOB武汉实训基地与企业工4 余正红 江伟 深圳计算机行业协会湖北办事处(ITJOB) 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参加实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级学生,分组完成多个基于J2EE的软件开发项目。 2011.11-2012.4, 在ITJOB武汉实训基地与企业工5 余正红 张华丽 深圳计算机行业协会湖北办事处(ITJOB) 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参加实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级学生,分组完成多个基于J2EE的软件开发项目。 2011.11-2012.4, 在苏州高博软件培训中心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参加实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08级学生,完成多个基于Android的手机软件开发项目。 6 伍永豪 苏州高博软件培训中心 4

7 余正红 伍永豪 襄阳市诚启科技网络有限公司 2011.10—2012.12 襄阳市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开发、襄阳市再生资源协会网站、襄阳市再生资源企业备案平台研发 2012.6—2013.4 李聪 8 伍永豪 余正红 彭璐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对国内外现有交换机生产厂家、产品性能广泛调研,掌握现有网络检测平台,检测试验技术、方法的最新发展情况。对智能变电站两层网络性能分析的数学建模、仿真与监控以及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网络规划设计与性能分析预测领域作出了理论和方法学上的创新 2008.9-2010.12 参与企业项目开发,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 9 余正红 武汉钜风科技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情况(近三年) 产学研合作 项目名称 序号 教师姓名 项目来源单位 项目主要内容 1 林晓丽 基于神经网络的蛋白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质折叠结构预测研究 究项目重点项目(D20091106) 2009立项,2011结题。 2012立项。以核心技术入手,主要实现网页搜索,网页分类,分类词库,使互联网上分散的分类生活信息成功聚合在手机WAP平台上,提供手机WAP分类信息搜索服务,向网络用户提供优质的搜索服务,帮助用户方便定位所需的网络目标资源,最大规模的吸引客户使用用户使用网站相关服务,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迅速地找到用户最为关注的信息。 2012立项。基于GPS和3G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智能预警系统,由车载嵌入式终端和后台控制系统构成。车载终端通过接受GPS信号,实时发收无线信号与相邻若干基站相对位置信息,将实时采集信息通过3G网络以无线信号的方式发送至监控中心,经监控中心转换、处理后,监控基于Hadoop云计算2 余正红 分类系统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目(B20121104) 平台的WAP网页自动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基于GPS和3G网络的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3 伍永豪 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智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能预警系统 目(B20129105) 5

中心可以清楚直观地对车辆进行动态监控,实现车辆的智能管理。 2009立项,2011结题。采取“实训+学院校企合作培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4 尹朝庆 养IT人才的模式与机制的研究 一五”规划2009年度就业服务”和“短期实习+就业服务”的合作模式与多家IT企业合作,使梁。 2009立项,2011结题。对培养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校内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多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的需求,建设软件综合实训平台。课程设计采取“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小班指导、项目趋动”的方式进行强化培训。 2012.9结题。根据IT行业的人 才需 求,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和优势,突出应用软件研发的专业特色,重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相关课程及实践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个递进型教学整体。 2011.10—2012.12 再生资源交易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立项课题(2009B236) 合作企业成为学校输送IT人才的桥5 尹朝庆 计算机技能实训平台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建设的研究 院重点教研项目 陈建勋 尹朝庆 余正红 6 伍永豪 于海平 周凤丽 江伟 7 余正红 伍永豪 襄阳市再生资源交易襄阳市光彩田宇有限平台开发 公司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获武汉科技大学城市与建设 学院教研成果一等奖(2012.9) 院重点教研项目 8 余正红 伍永豪 襄阳市再生资源协会网站 襄阳市再生资源协会 2011.10—2012.12 协会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9 余正红 伍永豪 襄阳市再生资源企业备案平台 襄阳市商务局 2011.10—2012.12 企业备案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2012.6—2013.4 对国内外现有交换机生产厂家、产品性能广泛调研,掌握现有网络检测平李聪 10 伍永豪 余正红 彭璐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机性能分析平台 科学研究院 台,检测试验技术、方法的最新发展情况。对智能变电站两层网络性能分析的数学建模、仿真与监控以及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网络规划设计与性能分析预测领域作出了理论和方法学上的创新。 6

11 伍永豪 周凤丽 伍永豪 李聪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武汉纵德科技有限公能安全管理系统 司 2012.9—2013.9 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12 李庆 李欣 余正红 数字化冷库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阿凡达物流有限公司 2012.11—2013.4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二、产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 2-1 产业人才培养方案信息 所在地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的行(产)业 本专业重点服务的行(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行业 年度拟招生规模 120人 主要合作企业 ①武汉希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②武汉钜风科技有限公司 ③襄阳市诚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④襄阳金贵龙科技有限公司 2-2 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能熟练应用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完成应用软件的设计、编码与测试,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坚持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主动适应社会要求。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3 行(产)业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国家商务部2011年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31.3%,产业规模比2001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38%。在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所占份额由不足5%,上升到超过15%。软件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不足0.3%上升到超过1%,软件业从业人数由不足30万人提高到超过200万人,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带动力不断增强。我国十二五软件服务业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期间软件产业的目标:到2015 年软件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占电子信息行业收入比重超过20%。

7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软件篇)2010》公布的2010年度中国软件运行的综合统计资料,尤其是其中“2010年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概况”的介绍,表明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很快。《年鉴》汇集了全国各地区软件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对产业发展的分析论述,系统反映了中国软件产业在2010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在经过2009年度低落后的强盛发展势头;也表明软件行业强盛的人才需求和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系统分析、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要求。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已招生11届,历届毕业生多数在IT行业专业对口就业。根据我们与IT企业多年合作的认识,IT行业对毕业生当前主要的能力需求是:毕业生应掌握IT行业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一是C语言和VC++;二是JAVA语言和基于JSP或SSH的WEB应用开发技术,或者是基于.NET的WEB应用开发技术;三是近二年需求比较旺盛的手机软件开发技术;对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技术与工具的毕业生也有一定的需求。另外,IT行业也十分看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从而来认定是否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对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看重。 2-4 产业人才培养方案 8

学总课设 课程名称 分学实验 学课程设计名称 课设 数 时 学时 期 学分 时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公2 共思想、理论、三6 108 3 基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56 4 课 形势与 2 36 2-7 体育 4 114 1-4 大学英语读写 16 162 1-4 大学英语听说 126 高等数学(一) 10 180 1-2 线性代数(二) 2.5 44 2 概率与数理统计(一) 3 3 应用文写作 1.5 24 1 程序设计基础(C) 4 72 18 1 专业认知实习 1 1 1 1周 图像处理技术(PS) 2.5 44 1 1周 20 2 图像处理技术(PS)课程设计 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4 72 24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1 1周 业设计 基可视化编程(VC++) 3 24 3 可视化编程(VC++)课程设计 1 1周 础课 网页设计与制作 3 24 3 网页设计课程设计 1 1周 数据结构 4 72 18 4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1 1周 9

数字逻辑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专业英语 计算机组成原理 3.5 4 2.5 4 4 4 3.5 3 3.5 3.5 2.5 5 2.5 3.5 72 44 72 72 72 44 90 44 10 14 10 18 18 10 14 10 10 26 22 20 4 5 5 5 4 5 5 5 6 6 6 6 6 7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WEB技术(JSP)课程设计 1 1周 2 3 3 2 JAVA程序设计 2周 3周 专Web技术(JSP) 业必操作系统 修课 算法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网络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软件工程 WEB应用开发(J2EE) 软件测试 手机软件开发 WEB应用开发(J2EE)课程设计 手机软件开发课程设计 3周 2周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4 14 7 8 4周 14周 专业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合作企业(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10

三、工作计划与保障措施

3-1 工作计划(具体落实、组织实施培养方案的工作计划) 1、根据企业的需求,已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已落实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任课教师,按课课程/实践环节的要求,组织教学过程,保证培养质量。 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业基可视化编程(VC++) 础课 网页设计与制作 数据结构 数字逻辑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专业英语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实践环节名称 学分数 总学时 实验 学期 学时 任课教师 姓名 专/兼 图像处理技术(PS) 2.5 4 3 3 4 3.5 4 2.5 4 4 4 3.5 3 3.5 3.5 2.5 5 44 72 72 72 44 72 72 72 44 90 20 24 24 24 18 10 14 10 18 18 10 14 10 10 26 2 2 3 3 4 4 5 5 5 4 5 5 5 6 6 6 6 朱倩 李聪 李聪 周凤丽 林晓丽 罗传萍 刘芳 彭璐 余红珍 江伟 于海平 郭冀生 林晓丽 于斌 余红珍 陈建勋 张华丽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JAVA程序设计 专Web技术(JSP) 业必操作系统 修课 算法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网络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软件工程 WEB应用开发(J2EE) 11

软件测试 手机软件开发 认知实习 图像处理技术(PS)课程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设计 2.5 3.5 1 1 1 1 1 1 2 44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22 20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1周 6 7 1 2 2 3 3 4 4 5 5 6 7 2 7 8 伍永豪 伍永豪 聂玉峰、朱倩 朱倩、李雪燕 李聪、李雪燕 李聪、李雪燕 周凤丽、朱倩 林晓丽 江伟、余正红 刘芳、朱倩 于海平、余正红 张华丽、余正红 伍永豪 聂玉峰、朱倩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专职 课程可视化编程(VC++)课程设计 网页设计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周 1周 2周 1周 设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1 3 3 2 计 WEB技术(JSP)课程设计 WEB应用开发(J2EE)课程设计 手机软件开发课程设计 3周 3周 2周 1周 4周 14周 3周 3周 2周 1周 4周 14周 专业实习 1 4 14 实习毕设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2、联合申报并完成各级及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联合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课题。 校企合作已申报立项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2项;已组成联合课题组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立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2012年9月,已申报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5项。上述科研项目由专职教师和相关企业工程师及部分学生参加。 3、学生部分的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将邀请相关企业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同专职教师共同指导。其中,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可来自于企业的项目。 4、双方将开展有利于双方发展的交流活动。

12

3-2 保障措施(学校支持、工作保障措施等) 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于2011年发布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加强和完善了学院教科研课题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课题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全面落实“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全院教职工的学术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和实现计算机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支持和制度保障。 2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于2011年发布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及评审办法》,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及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全院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促进和实现计算机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3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现有实验室9个,总投资247.119万元。可以开出21类专业实验和7种课程设计,能够完成本专业所有实践教学任务。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100%,已经与相关企业签约共建实训实习基地9处。 4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信息工程学部已成立“产学研合作工作室”(A240),“工作室”面积100平米,配备的设备有:电脑15台(内存4G,硬盘500G,光驱);局域网管理员机(内存4G,硬盘750G,光驱,刻录机)1台;交换机1台;打印机1台;移动式投影仪1台等。“工作室”为信息工程学部教师和学生的下述工作任务提供支持: (1)支撑学部教师承担的科研、教研项目。 (2)为学部教师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研讨与交流提供场所与条件。 目前,有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依托“工作室”进行,参加的计算机专业专职教师5人及部分2009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到10月份,还可能形成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合同,签订后将进入“工作室”。 3-3 学校推荐意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专业特色比较突出的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拥有较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同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学校(盖 章) 2012年9月19日 说明:以上表格不够可自行加页。

13

四、支撑材料 4-1 校企合作协议书

(1)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与武汉希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2)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与武汉钜风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3)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与襄阳市诚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4)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与襄阳金贵龙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4-2 专业建设方案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本科专业建设方案

14

支撑材料4-2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本科专业

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申报单位: 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负责人: 陈建勋 联系电话: 0668 申请日期: 2012年 9月 18日

15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首次招生 时间 2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均招生 规模 148 招生面向 在校生 人数 省内√ 省外√ 323 近三年毕业生有关情况 毕业生人数 学位授予率 就业率(7月份数据) 2010年 105 85.71% 88.6% 2011年 113 84.07% 93.5% 2012年 91 86.1% 95.5% 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最 后 学历、学位 陈建勋 博士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所学专业 (限第一学历专业) 1957.2 职称 教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近三年所授专业课程 序号 成果(获奖项目、论文、专著)名称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Linux实例分析 JAVA程序设计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发表刊物、出版单位、时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9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12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1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10-2012,排序1 近三年教学科研成果(限第一作者或第一完成人)1 2 3 4 5 6 动态场景下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60705012-2) 本体元建模方法及其在软构件库互操作性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 全数字同步电动机励磁的多处理器协制系统 软件体系结构演化度量和漂移控制模型研究(2007ABA296) 基于情景演变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关键支撑技术研究(90924026) 专业教师队伍情况 专业教师 人数 19 教师。

其中 教授 2 副教授 4 博士 1 专业专任 教师数 19 教授 2 其中 副教授 4 博士 1 注:专任教师系指与学校签订人事聘用合同、个人档案由学校或人才交流机构管理的专业16

序号 1 2 3 4 5 作者或 完成人 林晓丽 余正红 成果(获奖项目、论文、专著) 名称 基于神经网络的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研究(D20091106) 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的WAP网页自动分类系统(B20121104) 基于GPS和3G网络的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智能预警系统(B20129105) 学院校企合作培养IT人才的模式与机制的研究(2009B236) 计算机技能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发表刊物、出版单位、时间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2009立项,2011结题。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2012立项。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2012立项。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立项,2011结题。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重点教研项目,2009立项,2011结题。 伍永豪 尹朝庆 尹朝庆 陈建勋 尹朝庆 余正红 6 伍永豪 于海平 周凤丽 江伟 余正红 伍永豪 余正红 伍永豪 余正红 伍永豪 李聪 伍永豪 余正红 彭璐 尹朝庆 余正红 伍永豪 于海平 江伟 聂玉峰 刘芳 朱倩 李雪燕 余红珍 于海平 于海平 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重点教研项目,获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教研成果一等奖(2012.9) 专任教师近三年主要教学科研成果7 8 9 襄阳市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开发 襄阳市再生资源协会网站 襄阳市再生资源企业备案平台 横向科研项目,襄阳市光彩田宇有限公司,2011.10—2012.12 横向科研项目,襄阳市再生资源协会,2011.10—2012.12 横向科研项目,襄阳市商务局, 2011.10—2012.12 横向科研项目,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2012.6—2013.4 10 11 12 13 14 15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性能分析平台 Java程序设计重点课程建设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1.9结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课程建设 基于SMS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1.9结题 现代电子技术2009.4 An Improved PSO Algorithm Based on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mmetric Distribution and Simulated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EnginAnnealing Algorithm eering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A phased adaptive PSO algorithm for lligent Computing Technology,ICICmultimod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2012 17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y an Improved 16 林晓丽 Tabu Search in the AB Off-Lattice Protein Model Protein Folding Prediction Using an Improved Genetic-Annealing Algorithm Effective Protein Folding Structure Prediction with the Local Adjustment Tabu Search Algorithm. 基于数据仓库的ETL过程优化 Jsp课程设计改革探究 学院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的研究 优化型蚁群算法在TSP的应用研究 基于数据仓库的相似重复数据的识别与检测 面向对象的工作流建模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改进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Web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 基于VB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基于小波变换的非对称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专业教学条件 专业教学仪器 设备总值(万元) 223.98 序号 1 2 3 4 5 6 近三年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情况(万元) 2009年 90.44 实验室 面积 102.24 102.24 168.48 558 112.32 197.63 2010年 77.46 实验室 设备值 27.421 27.421 20.516 78.306 36.96 33.3526 2011年 102.62 所开实验 项目数 8 7 5 52 6 27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2008 (EI) The 19th Australian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6). LNCS, Springer-Verlag(SCI)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5 计算机教育2010.5 计算机教育,2012.4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6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3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7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5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5 计算机安全2011.5 17 林晓丽 18 林晓丽 19 彭璐 20 余正红 21 余正红 22 于海平 23 彭璐 24 于海平 25 周凤丽 26 余红珍 27 刘芳 专业图书藏量 85500 专业期刊种类 74900 专业实验室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室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数字逻辑实验室 软件实验室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 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 及台套数 104 104 1 504 102 96 注:教学仪器设备填报单台(套)价值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

18

二、专业概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专业特色比较突出的本科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拥有较强的基础。该专业是城市学院培养各专业计算机基本技能的依托,是城市学院信息类相关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是各相关专业培养具有“应用型”创新能力学生的引擎。 1、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在使用网络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及IT企业及各类服务外包企业就业,承担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与测试、网络集成与管理、数据库维护等计算机软件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2、本专业的特色 本专业的特色是:以满足我国IT行业、特别是当前人才需求旺盛的软件行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为目标,坚持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主动适应社会要求。 与同类学校比较,该专业培养应用软件人才专业特色突出,生源稳定,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 3、本专业的优势 (1)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科学合理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科学合理,尤其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突出了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紧跟了行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根据“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组合成递进型的学习整体。 (2)教研、科研项目成果显著,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近4年,该专业专任教师参研教研项目 46人次,参研科研项目21人次,占专业专任教师人数的100%;发表学术论文57 篇。 该专业已拥有一支理论知识较新、教学、教研与研发能力较强的专任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2人,助教1人;博士学位教师1人,在读博士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14人。 (3)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该专业现有实验室9个,总投资247.119万元。可以开出21类专业实验和8种课程设计,能够完成本专业所有实践教学任务。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100%,已经与相关企业签约共建实训实习基地9处。 (4)重点课程建设有成效 于2009.2立项的校级重点课程“Java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VB)”于2011.5结题验收,通过评审。并有2门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在2012年立项。 (5)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社会认可,专业对口就业率高 该专业有3篇毕业论文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08-2010届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均在90%左右,2011届就业率93.5%,2012届就业率95.5%,专业对口就业率高,毕业生的质量得到社会认可,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19

三、专业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把该专业建设成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教学条件优良、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接合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力争在“十二五”期末,该专业达到全国同类高校一流水平。 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大力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研发能力,组织教师申请与参加教研、科研项目;逐年提高中青年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梯队。 2、随着IT技术的发展,IT产业内部出现了专业化发展变化,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IT人才需求的变化,该专业也应随之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始终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合作企业的考察和遴选,与实力强、服务好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4、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专业建设经费,加大对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增加设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生均经费,提高办学条件。 5、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含考研),提高生源质量。

20

2、建设思路与方案 1、根据企业的需求,按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培养方案实施的任课教师及实验室,按课课程/实践环节的要求,组织教学过程,保证培养质量。 2、联合申报并完成各级及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联合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课题。 校企合作已申报立项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2项;已组成校企合作联合课题组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立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2012年9月,已申报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4项。上述科研项目由专职教师和相关企业工程师及部分学生参加。 3、学生部分的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将邀请相关企业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同专职教师共同指导。其中,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可来自于企业的项目。双方将开展有利于双方发展的交流活动。 4、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 大力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研发能力;组织教师申请与参加教研、科研项目。逐年提高青年教师中的高级职称比例,三年内中青年教师副教授达到8人左右,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 5、对该专业现有的校内实训项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逐年更新、滚动发展,适时引入当前先进的开发技术、平台与工具的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进一步凸现培养学生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专业特色,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6、加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 (1)2012年10月,新建“校企合作产学研校内基地”,新购高配PC机20台和服务器1台及网络设备。 (2)2012年11月,完成“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实验设备更新,新购图形图像处理实验设备(高配PC机)120台。 (3)2013年,更新“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推进使用仿真平台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并扩展到“嵌入式软件开发”。 (4)2013年,更新“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室”的实验设备。 (5)2014年,更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 (6)2014年,新建 “手机软件开发实验室”。 7、逐年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生均经费 8、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该专业2006-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90%,2011届就业率93.5%。今后,该专业将进一步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含考研)和就业质量。 21

3、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本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监控、督促、检查。学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能予以充分的支持和有力的指导,能进一步提升凝聚专业特色、扩大专业优势。 (2)制度保障 为确保专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学院已建立有教学、人事、实验室建设、财务、审计等系列管理规定与制度,能切实保证专业建设项目规范有序进行。 (3)经费保障 学院2012年拨款150万配套经费,用于本专业建设项目。 (4)支持 学校有良好的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与晋升机制,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的专任教师队伍;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可为专任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一步凝聚专业特色、扩大专业优势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学校能给予参与本专业建设项目的教师经费、科研、教学、时间等各方面的保障。 22

四、评审意见

学部推荐意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专业特色比较突出的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拥有较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同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学部负责人签字: (公章) 2012年9 月18日 教务部意见 同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教务部负责人签字: (公章) 2012年9 月18日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意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确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符合“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的要求,专业特色突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力量较好,已拥有较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同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主任签字: 2012年9 月18日 学院领导批准意见 同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院长签字: 2012年9 月18日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