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1-6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1-6

来源:意榕旅游网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出自哪部茶学著作?( )

《大观茶论》 《茶经》 《茶述》 《茶录》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 )

5.0 5.0

《茶述》 1 茶之序

荼 槚

茗 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3.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

5.0 5.0 荼 2 茶之源

100度沸水 80度左右

75度左右

85~90度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是( )。

5.0 5.0

100度沸水 3 茶之饮

运送丝绸 运送大米

茶马互易 运送金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 )。

5.0 5.0

茶马互易 4 茶之事

陆羽 神农氏

皎然 李白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茶韵中的韵味是按照( )而分的。

5.0 5.0 皎然 5 茶之艺

气味 味道

形状

茶叶的特质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茶道一词是由( )首先提出来的。

5.0 5.0

茶叶的特质 6 茶之韵

皎然 陆羽

卢仝 荣西禅师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8.

茶与茶文化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 )。

5.0 5.0 皎然 7 茶之道

公元三至四世纪 公元四至五世纪

公元五至六世纪 公元六至七世纪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9.

《神农百草》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中毒,吃了一种植物得以解毒,这种植物是( )。

5.0 5.0

公元四至五世纪 8 茶之绎

北沙参

莲子 茶叶 金银花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0.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 )

5.0 5.0 茶叶 1 茶之序

隋朝 汉朝

唐朝 明朝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1.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 )。

5.0 5.0 唐朝 2 茶之源

三道茶 奶茶

酥油茶 盐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2.

5.0 5.0 酥油茶 3 茶之饮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最初始于( )。

秦朝 南北朝

明朝 唐朝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3.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 )。

5.0 5.0 唐朝 4 茶之事

《神农本草》 《大观茶论》

《周易》 《荈赋》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大观茶论》 5 茶之艺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 )

娇女诗 杂诗

荈赋 出歌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娇女诗 | 杂诗 | 荈赋 | 出歌 知识点: 1 茶之序

2.

下列几种茶中哪些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 )

印度阿萨姆红茶 祁门红茶

大吉岭红茶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茶

知识点: 3.

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 )。

5.0 5.0

印度阿萨姆红茶 | 祁门红茶 | 大吉岭红茶 | 斯里兰卡高地红2 茶之源

有特殊的香味 泡茶无熟汤味

能保真香 传热慢不烫手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 )。

5.0 5.0

泡茶无熟汤味 | 能保真香 | 传热慢不烫手 3 茶之饮

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知识点: 4 茶之事

5.

下列诗中,哪几首写到了茶?( )

《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寒夜》 《试院煎茶》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 |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 《寒夜》 | 《试院煎茶》

知识点: 5 茶之艺

6.

西湖龙井的雅韵是指( )。

色绿 香郁

味甘 形美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唐朝时茶人裴汶对茶性的总结有( )。

5.0 5.0

色绿 | 香郁 | 味甘 | 形美 6 茶之韵

其性精清 其味淡洁

其用涤烦

其功致和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B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B 最终成绩:100.0

5.0 5.0

其性精清 | 其味淡洁 | 其用涤烦 | 其功致和 7 茶之道

一 单项选择题

1.

“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 )

朱元璋 赵佶

朱棣 乾隆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黄茶的最大特点是( )。

5.0 5.0 朱元璋 1 茶之序

黄汤黄叶 高香持久

绿叶红镶边 汤色清亮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黄汤黄叶

知识点: 2 茶之源

3.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

秦朝 魏晋时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5.0 5.0

唐宋时期 3 茶之饮

红茶 黄茶

绿茶 黑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

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

“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 )。

5.0

5.0 红茶 4 茶之事

《萧翼赚兰亭图》 《山窗清供》 《事茗图》

《调琴啜茗图卷》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午子绿茶的茶韵是( )。

5.0 5.0

《山窗清供》 5 茶之艺

幽韵 雅韵

冷韵 岩韵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

5.0 5.0 幽韵 6 茶之韵

赵佶 陆羽 裴汶 皎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8.

5.0 5.0 裴汶 7 茶之道

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 )。

美洲 欧洲 西亚 中亚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9.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 )提出的主要观点。

5.0 5.0 中亚 8 茶之绎

陈文华 林治

周渝 吴振铎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0.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

5.0 5.0 吴振铎 1 茶之序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 发酵过度

发酵过轻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 知识点: 2 茶之源

11.

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 )

客家人 傣族人

锡伯族人 藏族人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2.

茶马古道有几条主线?( )

5.0 5.0 客家人 3 茶之饮

1条 2条

3条 很多条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3.

下列选项中,描述唐太宗为了得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书法真迹,派谋士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取真迹的故事的著名茶画是( )。

5.0

5.0 2条 4 茶之事

《萧翼赚兰亭图》 《山窗清供》 《事茗图》

《调琴啜茗图卷》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萧翼赚兰亭图》 5 茶之艺

二 多项选择题

1.

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几种观点?( )

三国说 先秦说 西汉说 魏晋说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以下属于乌龙茶的是( )。

5.0 5.0

三国说 | 先秦说 | 西汉说 | 魏晋说 1 茶之序

大红袍 铁观音

大叶乌龙 正山小种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大红袍 | 铁观音 | 大叶乌龙 2 茶之源

3.

竹筒香茶是哪几个少数民族习惯的饮茶方式?( )

傣族 藏族

拉祜族 壮族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下列哪个朝代涉及到了茶税?( )

5.0 5.0

傣族 | 拉祜族 3 茶之饮

唐代 秦朝

元朝 明朝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

下列艺术作品中,与茶有关的是( )。

5.0 5.0

唐代 | 元朝 | 明朝 4 茶之事

《萧翼赚兰亭图》 《山窗清供》

《事茗图》 《仕女图》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萧翼赚兰亭图》 | 《山窗清供》 | 《事茗图》 5 茶之艺

6.

下列与东方美人茶有关的是( )。

小绿叶蝉 祁门红茶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膨风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哪三个层次?( )

5.0 5.0

小绿叶蝉 |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 膨风茶 6 茶之韵

物质 行为

天地 精神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C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C 最终成绩:100.0

5.0 5.0

物质 | 行为 | 精神 7 茶之道

一 单项选择题

1.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 )

皎然 卢仝

陆羽 赵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俗称的乌龙茶是哪一类茶?( )

5.0 5.0 皎然 1 茶之序

青茶 黄茶

绿茶 花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3.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

5.0 5.0 青茶 2 茶之源

塑料杯 金杯

铁碗 玻璃杯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文成公主与( )最为紧密。

5.0 5.0 玻璃杯 3 茶之饮

奶茶

酥油茶 红茶 青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 )。

5.0 5.0 奶茶 4 茶之事

《行香子》 《水调歌头》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试院煎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 )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

5.0 5.0

《试院煎茶》 5 茶之艺

岭头单枞 武夷岩茶

罗汉沉香 奇兰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武夷岩茶 6 茶之韵

7.

自从( )开始,茶礼被引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唐朝 宋朝

明清 当代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8.

红茶在( )传入英国。

5.0 5.0 明清 7 茶之道

17世纪 16世纪

15世纪 14世纪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9.

饮茶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由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的时期是( )。

5.0 5.0 17世纪 8 茶之绎

明清时期 唐朝 宋朝 元朝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明清时期 知识点: 1 茶之序

10.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

药用 食用

饮用 药食同源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 )

5.0 5.0 药用 2 茶之源

太平公主 文成公主

王昭君 赵飞燕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2.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5.0 5.0

文成公主 3 茶之饮

《大观茶论》 《茶经》

《齐民要术》 《梦溪笔谈》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3.

5.0 5.0

《茶经》 5 茶之艺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的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是指( )。

茶芽 灵芝 金银花 野菊花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茶芽 6 茶之韵

二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选项哪些不属于我们常说的六大茶类?( )

黄茶 灰茶

白茶 花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5.0 5.0

灰茶 | 花茶 1 茶之序

下列选项中属于茶的别称的是( )。

槚 蔎

茗 荈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3.

泡茶三要素是( )。

5.0 5.0

槚 | 蔎 | 茗 | 荈 2 茶之源

茶叶用量 泡茶水温

冲泡时间 茶壶质地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通过茶马古道运送的货物有( )。

5.0 5.0

茶叶用量 | 泡茶水温 | 冲泡时间 3 茶之饮

茶叶 马匹 内地土特产

布匹、五金、日用百货等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茶叶 | 马匹 | 内地土特产 | 布匹、五金、日用百货等 知识点: 4 茶之事

5.

下列选项中《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

致静 致清

导和 韵高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 )。

5.0 5.0

致静 | 致清 | 导和 | 韵高 5 茶之艺

陈韵 香韵 音韵 雅韵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道家提出的与茶相关的养生思想有( )。

5.0 5.0

陈韵 | 音韵 | 雅韵 6 茶之韵

尊人 虚无

贵生 无己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尊人 | 贵生 | 无己 7 茶之道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D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D 最终成绩:100.0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谢木韫之舍人赐茶》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字至七字诗•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哪一类茶叶最先产生?( )

5.0 5.0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 茶之序

红茶 绿茶

白茶

黑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3.

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朝代是( )。

5.0 5.0 绿茶 2 茶之源

秦朝 魏晋南北朝

宋朝 唐朝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七碗茶歌》的作者是( )。

5.0 5.0 宋朝 3 茶之饮

卢仝 李白

李商隐 皎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

陈韵是指经过陈化处理的( )所产生出来的独特韵味。

5.0 5.0 卢仝 5 茶之艺

毛尖 普洱茶

乌龙茶

铁观音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 )。

5.0 5.0 普洱茶 6 茶之韵

玄奘 最澄

郑和 皎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 )。

5.0 5.0 最澄 7 茶之道

中国 阿根廷

印度 英国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8.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 )。

5.0 5.0 中国 8 茶之绎

赵佶 李白

神农氏

陆羽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9.

煮茶法的形成与流行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

5.0 5.0 赵佶 1 茶之序

隋朝 汉朝

唐朝 明朝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0.

白族特色的调饮饮茶方式是( )。

5.0 5.0 唐朝 2 茶之源

三道茶 奶茶

竹筒茶 盐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1.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5.0 5.0 三道茶 3 茶之饮

李白

白居易 卢仝 元稹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2.

\"东方美人茶\"实际上是( )。

5.0 5.0 元稹 5 茶之艺

白毫乌龙茶 冻顶乌龙茶

安徽铁观音 普洱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3.

荣西禅师写的一本茶学著作是( )。

5.0 5.0

白毫乌龙茶 6 茶之韵

《茶养生记》 《茶录》

《茶述》 《问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茶养生记》 7 茶之道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中国的茶道精神融合了( )之精髓。

伊斯兰教文化 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佛家文化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5.0 5.0

儒家文化 | 道家文化 | 佛家文化 1 茶之序

粥茶法 饼茶煮茶法

研膏团茶点茶法 散茶泡茶法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3.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 )。

5.0 5.0

粥茶法 | 饼茶煮茶法 | 研膏团茶点茶法 | 散茶泡茶法 2 茶之源

清饮 调饮

煮茶 煎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清饮 | 调饮 3 茶之饮

4.

《茶经》的特点有( )。

世界现存最早介绍茶的专著 世界现存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 世界现存最完整介绍茶的专著 从养生角度介绍茶的专著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世界现存最早介绍茶的专著 | 世界现存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 | 世界现存最完整介绍茶的专著 知识点: 5 茶之艺

5.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 )

提神 有益静思 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世界三大饮料是指( )。

5.0 5.0

提神 | 有益静思 | 帮助消化 7 茶之道

牛奶 咖啡

可可 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 )体现了《大观茶论》中强调茶的精神和美学。

5.0 5.0

咖啡 | 可可 | 茶 8 茶之绎

清 和

烈 韵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E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E 最终成绩:100.0

5.0 5.0

清 | 和 | 韵 1 茶之序

一 单项选择题

1.

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是( )。

孙楚的《出歌》 西晋杜育的《荈赋》

王微的《杂诗》 晋宋时期的《搜神记》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西晋杜育的《荈赋》 知识点: 1 茶之序

2.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

纯黑色 深褐绿色

灰色 紫黑色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3.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

5.0 5.0

深褐绿色 2 茶之源

85~90度 沸水

80度左右 75度左右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 )。

5.0 5.0

80度左右 3 茶之饮

《大观茶论》 《神农本草》

《茶经》 《天工开物》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

5.0 5.0

《茶经》 5 茶之艺

茶韵中音韵是指( )。

茶叶的声音 泡茶的声音

铁观音的观音韵 乌龙茶的韵味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是( )。

5.0 5.0

铁观音的观音韵 6 茶之韵

玄奘 最澄

皎然 荣西禅师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现在( )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

5.0 5.0

荣西禅师 7 茶之道

中国 日本

印度 美国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8.

5.0 5.0 日本 8 茶之绎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9.

铁观音的故乡是( )。

5.0 5.0 唐代 1 茶之序

安徽 安溪

安阳 鞍山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0.

《山窗清供》的作者是( )。

5.0 5.0 安溪 2 茶之源

朱星诸 陆羽

薛怀 皎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1.

5.0 5.0 薛怀 5 茶之艺

黄山毛峰茶所透出的茶韵是( )。

岩韵 幽韵

冷韵 雅韵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2.

下列选项中,( )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

5.0 5.0 冷韵 6 茶之韵

尊人 贵生 坐忘 无己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3.

我国近代的茶文化复苏是在( )。

5.0 5.0 坐忘 7 茶之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8 茶之绎

二 多项选择题

1.

自茶被饮用之后,也就开启了茶文化的历史,两晋南北朝是茶文化酝酿形成时期,此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

隋唐五代 宋代 明清 当代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下列选项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是( )。

5.0 5.0

隋唐五代 | 宋代 | 明清 | 当代 1 茶之序

茶叶 鸦片

丝绸 大米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茶叶 | 鸦片 知识点: 2 茶之源

3.

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分别是指( )。

“苦茶” “糖茶”

“回味茶” “得道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明代突出的茶艺思想有( )。

5.0 5.0

“苦茶” | “糖茶” | “回味茶” 3 茶之饮

主张茶禅一味

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 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而是一种高雅的情怀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 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 知识点: 5 茶之艺

5.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分别是( )。

煮茶道 点茶道 抹茶道

煎茶道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 )。

5.0 5.0

抹茶道 | 煎茶道 8 茶之绎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 泡茶用水最好要“甘” |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 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知识点: 3 茶之饮

7.

千利休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了怎样的茶道精神?( )

清 静 和 寂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清 | 静 | 和 | 寂 8 茶之绎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F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F 最终成绩:100.0

一 判断题

1.

《七碗茶诗》的作者是唐代诗僧皎然。( )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最早原产于中国的云南和中原地区。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 )

5.0

5.0 FALSE 1 茶之序

TRUE FALS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3.

泡饮时,取茶叶入茶壶、茶杯,开水冲泡,留下茶渣不食,进入完全的”调饮法”。而清代则更加普及和发展了调饮法。( )

5.0 5.0 FALSE 2 茶之源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4.

5.0 5.0 FALSE 3 茶之饮

鸦片战争与绿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渊源。( )

TRUE FALS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

《调琴啜茗图卷》,为宋代的周昉所画,周昉是宋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 宋代饮茶之风已相当普及,从此画中的仕女听琴品茗可以反映出宋代茶饮之风的流行,说明品饮茗茶已成为当时贵族风雅生活的一部分。( )

5.0 5.0 TRUE 4 茶之事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6.

“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岩骨花香”、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 )

5.0 5.0 FALSE 5 茶之艺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7.

5.0 5.0 TRUE 6 茶之韵

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尊人和贵生、坐忘和无己的养生思想。( )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8.

荣西带回了中国的饮茶文化和茶籽,后来又有最澄禅师来到宋朝时的中国学禅。( )

5.0 5.0 TRUE 7 茶之道

TRUE FALS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9.

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 )

5.0

5.0 FALSE 8 茶之绎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TRUE 知识点: 1 茶之序

10.

在明代之前,人们生产制作的茶全部是红茶,其他的几类茶均是在红茶之后产生的。( )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1.

泡茶用水最好选“活”、”甘”、”清”、”轻”之水,就是说水品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质要清净,水质为软水。( )

5.0 5.0 FALSE 2 茶之源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2.

茶马古道的线路有且只有一条,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其往日的光辉了。( )

5.0 5.0 TRUE 3 茶之饮

TRUE FALS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FALSE

知识点: 4 茶之事

13.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 )

TRUE FALS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4.

六安瓜片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故而以“雅韵”称之。( )

5.0 5.0 TRUE 5 茶之艺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5.

茶即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能消除人的烦恼。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

5.0 5.0 FALSE 6 茶之韵

TRUE FALS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TRUE

知识点: 7 茶之道

16.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茶文化才得以逐步的恢复与发展。( )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7.

陆羽是中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提出:“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

5.0 5.0 TRUE 8 茶之绎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18.

青茶与鸦片战争的爆发有着重要关联。( )

5.0 5.0 FALSE 1 茶之序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 FALSE

知识点: 2 茶之源

19.

以饮茶时是否添加其他佐料来区分的话,就只有两种饮用方式:即”清饮法”和”调饮法”。( )

FALSE TRU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20.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只限于茶马互易。( )

5.0 5.0 TRUE 3 茶之饮

TRUE FALSE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

5.0 5.0 FALSE 4 茶之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