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
简 报
2009年第1期 (总第1期)
2009年9月25日 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 录
【新闻速递】 ◆宁波市“百千万”工程首批市级初中学科骨干培训
班开学
◆ 2009年省“领雁工程”市级培训班再聚我校 ◆ “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开通网络博客
【领雁花絮】 ◆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
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专题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学员心声】 ◆报到第一天
◆在“东风”中振翅飞翔——参加“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理论培训有感
【名师风采】 ◆张霞儿等 【群雁齐飞】 ◆班级成员情况
编者按: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贯彻省“领雁工程”精神 实施宁波市农村中小学“百千万”师训工程市、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的补充通知》(甬教人„2008‟387号)和《关于贯彻省“领雁工程”精神,下达2008——2010年宁波市农村中小学“百千万”师训工程市、县级骨干培训指导性计划的的通知》精神(甬教人[2008]392号),2008年已开班的初中语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整体纳入2009年浙江省“领雁工程”宁波市市级骨干培训计划。
【新闻速递】
◆宁波市“百千万”工程首批市级初中学科骨干培训班开学
6月19日下午,宁波市“百千万”工程市级初中语文学科骨干培训班开学。我校校长、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白晓明,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王旭峰,我校师训处处长陈全英等领导和全体学员出席了开学典礼。随后,市教育局局长黄士力为学员开第一讲:《今天怎样做教师》。
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是实施我市百千万师训工程和省领雁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中培训与实践研修,提高学员综合素养,提升学员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与自我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学员职业文化品位和人格魅力的提升,充分发挥骨
干示范和引领作用。会上,王旭峰处长要求学员安心静心专心参加培训,希望他们通过培训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再上新台阶,并充分发挥骨干的作用,引领其他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学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要端正思想,珍惜机会,虚心好学,勤于积累,严于律己,学以致用。
开学典礼后,市教育局局长黄士力为学员作题为《今天怎样做教师》的专题讲座。从今天的教育形势、今天的教师特点谈到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勉励大家要把从教作为事业来追求,要立志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维护教师的崇高形象,为宁波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地发展作出贡献。
1
◆省“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再聚我校
9月14日,来自全大市的80余名学员齐聚我校,参加省“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该班学员已于2008-2009年度分三次参加培训,此次将继续在我校进行为期50天的脱产培训,包括两周理论培训和四周实践培训。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袁玲俊向参训学员们就此次培训的背景意义及管理要求等相关问题作了具体说明。
◆博客“雁儿在林梢”
——“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网上家园
一个“琼瑶气”十足的博客名。其实,这源自于一个临时组成的团体。八十余位来自宁波各县(市)区的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相聚在宁波教育学院,参加“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培训。领雁,顾名思义就是领头的大雁,它肩负的是导航任务,是一个群体的前进方向。因而,“雁”字由此而起。其次,这群人年龄相仿,琼瑶
小说曾伴随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度过青涩年华,琼瑶的《雁儿在林梢》书名大家怎么念怎么顺口;再者,咱们这群“雁儿”,羽翼未丰、翅力羸弱,必须不断的磨练学习才能有所担当,此刻,在这里学习“丛林法则”,将来,在这里聚首、畅谈,怎不是乐事一桩?! 脱产两个月的全身心投入学习,是我们这群日常埋首于繁忙课务的一线教师难能可贵的机会,这样的一次经历,注定会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于是,我们决定借助网络,用文字和图片来记录期间发生的一切,让它成为“雁儿”们栖息的驿站,成为“雁儿”们温馨的归巢,这一方共同的记忆家园,会伴随我们一路飞翔„„所以,我们想说:“博”在,我们就都在!
我们的博客是由这些栏目组成的:“雁儿一家”是本班教师学员的介绍,不乏趣事记载;“雁群记事”是记录培训过程以及学员们的各自发展;“雁群聆听”是学员们在培训期间聆听的精彩讲座和和观摩的课堂片段;“雁儿练翅”是对学员们试讲试练、实践上课的记录;“雁过留声”是各学员、老师发表独特见解、交流各自感想的地方。热忱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网上家园!(文/余姚市实验学校 王浓 编辑/张飒英)
2
◆ 追求有效的语文教学
——“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专题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如何达到切实有效?9月16日,省“领雁工程”市级骨干初中语文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观摩了省初中语文研究小组成员、市名师、江东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刘飞耀老师的两堂教学展示课,并聆听了他关于“有效语文教学的构建”的精彩讲座,享用了一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大餐”。
上午,学员们来到惠贞书院,走进了刘飞耀老师营造的独特的本色课堂。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幽默鲜活,充满磁性,感染力强,对课堂的掌控张弛有度,对文本的解读细致新颖,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堂课《皇帝的新装》热身阶段,刘老师看似随意的了解班级男女生人数和“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的小调查,很快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心理疑虑,为下面的教学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刘老师围绕着童话故事,以人物的品析为纲,以细节的挖掘、字词的赏析比较为着眼点,以朗读品味为触发点,
引导学生走进童话,学习品读的方法,于不着痕迹处完成了一堂丰富高效的教读课。
第二堂课《范进中举》中,刘老师根据年级和文本特点,改换了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声说话,积极参与教学。同时,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他立足于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随课堂流程的演变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篇小说的阅读基础上,他提出了“关注细节、关注人物、关注缝隙”的三个阅读突破口,尤其是“关注缝隙”这一点,令人耳目一新,赢得了听课者热烈的掌声。
师训中心组织的此次活动还吸引了其他教师的参加,来自江北、余姚等县(市)区的多位初中语文教师也观摩了教学全过程。大家听了以后都有一个同样的感受:刘老师对文本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下午,刘飞耀老师就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浅出地和学员们一起开展了交流与探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研究心得。刘老师从有效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分别向学员们讲解了如何去构建有效的语文教学: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阅读者,成为一个践履者,成为一个思考者;要悦纳学生,尊重学生,
3
与学生共同成长;要细读文本,掌握好细读的途径;要理解课堂并投身于课堂,加强课堂演绎的技术训练。 整个讲座刘老师旁征博引,在课堂上不断呈现自己丰富的实践作品,吸引着在座的所有学员。大家都感到获益匪浅:教师的底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不是一个经常看书、勤于积累的老师,是根本达不到像刘老师这样的境界。也引发了大家对“有效教学”这个话题的进一步思考„„(文/余姚市子陵中学 喻育新 编辑/张飒英)
【学员心声】
◆ 报到第一天
拎着一包的衣服什物与书,走进熟悉的宁波教育学院大门。正前方教育大楼门上电子显示屏里不停滚动着的“宁波教育学院欢迎您”的字样渐渐向我靠近。心中不禁又一次感叹:50天的学习,真的开始了!
“50天脱产培训”,每每与同事朋友聊到此话题,总能引起他们一声声惊叹,言语中还夹带丝丝羡慕。“50天!不用上课!太幸福了!”“50天,真潜下心来好好学习,肯定收获很大!”我微笑地将他们的感叹羡慕照单全收。这些东西,慢慢在心中发酵,使参加培训的欲望飞速膨胀,撑得人难受。
今天,终于等到久盼的那一刻。一早,便潇洒地挥别学校,9时许,已踏入教育学院大厅。接待我的是两位女教师。一位年轻,一位稍年长。年长的一位,白皙丰腴,说话亲切温柔,在她耐心仔细地告知下(下午,才知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张飒英老师),我来到银行培训中心住宿。宾馆的条件好得超乎想象,宽敞、简洁、大气、又不失豪华,而且因刚建好,一切崭新,感觉极棒。
下午是开学仪式,简单而隆重。宁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分院的袁玲俊副院长致开幕辞:讲解了课程的大致安排,并对学员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希望学员们带着重任而来,带着研究的眼光而来,要珍惜机会、主动参与、虚心学习、善于合作。她的话让我更加正视和重视这次培训。班主任张飒英老师不愧为资深的教师培训班班主任,她的讲话和分组讨论活动马上让大家有了一种集体感和归属感,这是前几次集中培训所没有的。最后,开学式是在全体学员的交流发言、7位组长精彩的总结和张老师的细细叮咛中结束。
晚上,我想,50天脱产,很难得;培训,如此受重视,很难得;课程安排如此有针对性,很难得。真的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希望在专家前辈的指导下,与同学们的交流合作中,能让自己有年突破。(奉化溪口中学 缪巧娜)
4
◆ 在“东风”中振翅飞翔
——参加“领雁工程”市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理论培训有感
为期一个多星期的理论培训结束了。在即将奔赴实践基地学校开展教学实践之际,回顾这些天来的学习历程,感到自己的头脑好似经受了一场春雨的洗涤和浸润,清新了许多,也充实了许多。可以说,每天我都在审视自我中不断反省,不断醒悟,不断吸纳,也感觉到自己在不断提升。虽然这种提升不是突飞猛进式的,但它实实在在地在发生着,好像地底下的一股泉流,终有一天会冲破地面,磅礴成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对此,我有充分的自信。
实际上,回顾从去年6月份开始的培训学习,我就感受到了新时期作为一名教师身上的任重道远,以及在我行进中不断吹来的阵阵扶持的“东风”。记得黄士力局长在开班仪式上说过,“今天”的教师要有爱心,要有悟性,也要有激情。他谆谆嘱咐我们,要把从教作为
事业来做,来追求,在事业的发展中自己发展,在学生的成长着自己成长;要立志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努力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工作要有实效性、针对性;要维护教师的崇高形象。领导的嘱托言犹在耳,我们心中的热血依然澎湃。是的,既然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我们就要努力做得更好,成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陈全英老师则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给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告诉我们要学会智慧的师爱,要练就敏锐的职业悟性,要学会辩证地运用奖励与惩罚,等等。她指导我们从教育习惯入手,成为学生人生的指路人。而徐卫东老师关于“教师的阅读”的讲座,又从另一个高度警醒了我们,使我们认真审视自我的阅读现状,找到了阅读的切入口,静下心来去读一些好书,为自我素养的积淀打下扎实的基础。黄和林博士立足于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指导我们如何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开展学生的学习疏导活动。回忆每一次的理论培训,我感觉到自己的视野在一次次拓展,一次次提升,头脑的风暴始终没有停息过。
5
另外,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实践训练,赴上海的教育考察活动,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既让我们长了见识,又使我们找到了差距,更给我们指示了前进的方向,着实令人受益匪浅。这一次,我们再次走到了一起,先集中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有这么一种感觉:这次的培训内容起点更低了,内容更贴近我们一线教师了,可操作性更强了。换句话说,这样的培训更能走进我们的心里了。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当然要得益于主管者的煞费苦心,主讲者的尽心尽力,惟其如此,我们这些学员们才会沉心听讲,细心体会,主动接收„„
慈溪市语文教研员沈建军老师在他的《初中语文写作体系的构建与评析》讲座中,给我们这些正为写作教学不知从何入手的语文老师送来了及时的“营养”。他提出要善待教材,从我做起。还介绍了读写结合的一般方式及要求。在下午进行的互动中,他接连抛出了“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等五个大家关心的热门问题,与学员一起探讨,共享心得,共同提升。
江东区教研员刘飞耀老师的两堂原汁原味的展示课更让我们开了眼界。刘老师自身的素质非常好,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强,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水到渠成,张弛有度。尤其是他在对文本的细挖上,对学生的引导上,对教学重点的落实上,对有效课堂的构建上,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品悟到了很多很多。
海曙区教研员陈菊飞老师视角独特,紧紧扣住教材,“让教材梅开二度”,以教材为根本,挖掘教材中写作的素材和训练的方向,提出了“利用教材教写作”的观点,给平常有些忽视教材中的写作蕴涵的我们以很大启发。她最后赠言我们:“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跟着你!”振奋了我们的精神,重树了我们的信心。
另外,干红姿老师关于阅读教学中的误区的阐述,对于阅读教学的四点建议,以及大量的课例剖析,具体可感地指导了阅读教学的操作方式,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沈丽萍老师也是如此。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生动的课例,一一分析了本色教学的特点,提出本色的前提是用好语文书,本色的根本是语言文字训练,本色的精髓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告诉我们要在本色教学中求得厚实,让自己的课堂精彩起来。
6
印象深刻的是原宁波市教研室教研员盛华明老师的讲座。作为一名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尽心尽力一辈子的老前辈,盛老师毫无保留地把“说课”的艺术展示给我们。他结合教学评比和职称评定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指导我们,对于正面临各种评比的我们来说,这无异于饥渴遇甘霖,雪中送棉衣啊!
真的很感谢宁波教育学院搭起的这个平台,让我们这些平日里忙着诸多繁琐事务的心能够暂时静下来,放到阳光底下晾晒一番,感受一缕清风,融入一些细雨,再慢慢地吸收新的营养,潜滋漫长起来。也让我们这些稚嫩的
雏燕尝试着振翅飞翔,飞到更广阔的世界,在这股蓬勃的“东风”的鼓动下,飞得更高、更远,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有道是“好风借我力,送我上九天”,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余姚市子陵中学 喻育新)
7
【名师风采】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宁波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曾荣获宁波市教坛新秀一等奖、宁波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曾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团队干部,浙江省鲁迅纪念奖读书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慈张霞儿 溪市首届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近几年,先后有十几篇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教学月刊》、《语文教学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有两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做人、做事、做学问和谐统一是追求的目标。拥有一份平常的心态,做一个尽职的、受欢迎的好教师,创一份平凡的业绩,这就是对自己的要求。最喜欢看的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中学高级教师,硕士学位,宁波效实中学教务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名教师。浙江省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全国“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活张 悦 动等多种教学实录作为课程资源出版发行。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篇,主编著作三种,参与编写著作数种。在全国近二十个省开设示范课。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初中语文研究小组成员,宁波刘飞耀 市名教师。曾获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省教师才艺大奖赛银奖。现为江东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长期从事初中语文学科教研指导工作。 中学高级教师。1985年8月从宁波师专中文系毕业分配至宁海县西店镇初级中学,一直安心在农村工作。现是宁波市名师,宁波市语文学科戴余金 骨干教师,宁海县高层次人才,宁波市432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才,浙江省5522名师培养人选,获浙江省第七届春蚕奖,宁波市教科先进个人,宁波市课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8
【群雁齐飞】
◆班级成员情况
组长:喻育新 育新组 组员:郑宏斌 徐 甜 王晓芬 傅红霞 郭 雄 娄凤跃 国蕙蕙 尹伟东 胡央平 胡洁琼 组长:叶 恩 叶子组 组员:乐春飞 刘华荣 邬燕波 郑静素 劭 迎 杨鸿飞 张 英 胡碧秀 李妙婷 朱剑利 组长:唐清华 清华组 组员:胡庆平 林浩其 竺锡女 胡巧娟 葛景旵 田生金 虞迎军 王素波 许华杰 肖 伟 组长:韦法初 晴雁组 组员:胡静雅 林 琳 骆央杰 葛亚香 叶满莲 朱雨龙 汤晓峰 刘 芳 罗绍军 陈 绒 叶 芳 组长:吴伯妙 彩虹组 组员:乐红艳 郑寅川 周英杰 国剑飞 程予东 汪雪琴 杨秋益 胡梨花 吴郁葱 张红丹 周 帅 组长:曹四海 撷英组 组员:李晓霞 冯建波 汪雪霞 梁 燕 汪佩珍 徐丽萍 王 浓 徐金静 周卓尔 陈金永 杨丹阳 组长:张 琦 拾贝组 组员:任慧丽 岑孟聪 缪巧娜 胡未未 虞小芳 崔恩波 张元春 陈展盈 徐晓红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