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旁批和总批的作文
【篇一:中考满分作文旁批及点评】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四川广安一考生 对比式的题目,使主旨鲜明。
2008年5月12日,伴随着一阵地动山摇,我们的泪眼投向了一个共同的简叙地震事件的发生。 方向——四川汶川。在那一瞬间,多少人家毁人亡,多少人在废墟中与绝望
在进行最后的抗争……
汶川告急,四川告急,中国告急!我们的党中央,我们的温总理,两个小典型事例一:党中央、温总理时后就赶到了地震现场,他说: 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
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沧海横流,才显领导本色;灾难无情,方见人间真爱。温总理用他的言行高度赞扬总理博大的爱。 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因为有了这样博大的爱,我们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
者。 典型事例二:母亲舍身保护孩 而在与灾难遭遇的普通人身上,我们又何尝不能发现人
间的至爱。一位母子。
亲用身体为孩子撑开了生命之伞,在弥留之际,她留下了这样一条短信:“亲
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这
一刻却泪眼花花!
是啊,母爱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因为有了这热情歌颂母亲深沉的爱。 样深沉的爱,我们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者。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的老师也像父母一样呵护着自己的学生。当典型事例三:张米亚老师在危地震这个恶魔窜入四川汶川的时候,山崩地裂,房屋倒塌——这时,正是学难时刻挺身呵护学生。 生们上课的时间。张米亚老师挺身而出,张开双臂,
为两个孩子赢得了生存空间,而他自己,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和爱他的孩子
们……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酷爱唱歌的张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
歌词的真正含义。
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本来不包括舍生取义。可是在这次地
震中,许多老师为了学生忘了自己,坚强地迎接住生命的考验和挑战。因为真诚赞美老师无私的爱。 有了这样无私的爱,我们在自然面前才不是弱者!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加油,同胞!加油,中国!点明题旨,鼓舞斗志。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之所以从考场中脱颖而出,主要是具备以下三个亮点:一、选材典型,主题突出。针对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考生从总理博大的爱、母亲深沉的爱、老师无私的爱三个层面来精心选材,所选材料非常典型,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二、方式灵活,情意真切。叙
述每一个事件时,总是加以相应的议论和抒情,体现了表达方式的灵活变化与紧密结合。考生在文中表露的情感十分真挚,带着满腔热情来讴歌人间真爱,具有感人肺腑、催人奋发的力量。三、过渡自然,结构完整。行文自地震灾情发生,到人间多种真爱的重点推出,再到画龙点睛、鼓舞人心式的收结全文,语言的过渡与转换相当自然,文章在结构上也显得十分完整。
(荐评教师:耿世诚)
【篇二:作文批改,旁批与示范同行】
作文修改,旁批与示范同行!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但自己上学时,当老师让同学间互相批改作文时,却会认为是老师的偷懒。也不喜右下方的“总结提炼+再接再厉”式评论,让学生时期的我不知所以,囫囵吞枣,久之,便弃之不看。当自己身为人师时,便轻易不敢简单从事。
经过几年的实战摸索和学习,现在的我一般采用旁批的形式,眼见不足,随手圈点,或提出修改意见,以便学生拿到作文后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进行自我修改,
就有的放矢了。课堂效率相对较高。
此方法的不足在于,发现问题的一方是老师,而学生缺乏自我修改的能力。所以,还要教给学生寻找不足的方法。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改的自然不是同一处。有语法问题,硬伤出现,有修辞的修饰,有文段的过渡调整,用心修改,自然会收获很多。但学生的时间有限,不能如同专职作家般,坐在家里专心只攻写作。所以,课堂上,我们不能苛求面面俱到,教师也不能偷懒,全文放给学生修改。一节课抓住全班同学的通病,重点修改,并见成效。个别问题,学生自个对照老师的旁批自我反思修改,会更见效果。
比方说,上学期我们曾经进行过一次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训练,在批改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学生对细节的描写过于简单,套话、概述话过多。虽然,学生对“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名词都“烂熟于口”,但实际操作起来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在作文讲评课上,我为学生示范修改了一篇:
原文:感动就如同一杯散发着浓郁香气并且热腾腾的咖啡,入口之后,香滑可口,每每想起时,总会回味悠长。
修改文:感动就如同一碗散发着淡淡香气、味道甜美的温米粥,入口后香滑暖软,每每想起时,总会回味悠长。
原文:窗内柔和的灯光与窗外的寂静的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坐在桌前的我正埋头奋笔疾书,上眼皮和下眼皮,在谈恋爱,正处在如胶如漆期,蜜得分不开。我极力把正说着悄悄话的上眼皮和下眼皮拆散,他们却仍不甘心的想要再续前缘。这时,我的肚子也不甘寂寞的播放出
一曲交响乐。无奈,只好伸个懒腰,让正准备罢工的手指得到应得的休工时,唉,这个老板不好当啊!
修改文:窗内柔和的灯光与窗外寂静的夜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坐在桌前的我正埋头奋笔疾书。上眼皮和下眼皮,在谈恋爱,正处在如胶如漆期,蜜得分不开。我极力把正说着悄悄话的上眼皮和下眼皮拆散,它们却仍不甘心的想要再续前缘。肚子也来凑热闹,不甘寂寞的播放出一曲交响乐。无奈,只好伸个懒腰,让正准备罢工的手指得到应得的休工。唉,做个勤奋的学生可真不容易啊!
原文:起身,摸着正播放交响乐的肚子,小心翼翼的推开门,然后轻掩上。果然,爸妈已经睡了,客厅内漆黑一片,打开早已准备好的手电筒,蹑手蹑脚的向厨房溜去,尽量的小心不发出声音,唉,这个学生不好当啊!
修改文:起身,安抚着“闹革命”的肚子,小心翼翼的推开门,我提起脚跟向厨房“出击”。爸妈已经睡了,客厅内漆黑一片。打开早已准备好的手电筒,蹑手蹑脚的向厨房溜去,尽量的小心不发出声音——爸爸妈妈辛劳一天了,我又怎么忍心打扰他们呢!
原文:打开厨房的门,便看见煤气上正温着一锅东西,正好奇,是谁这么晚还温着东西时,轻掩着的门又被人推开了,发出“吱吱”的轻响。是母亲!显然,她看见我是吃惊的。“妈,这么晚你还不睡啊?”“一会儿就睡了,你饿了?我给你盛碗粥!”“嗯”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心中有一股溪流缓缓流过,母亲年轻时,很美丽,就如同一朵娇嫩的花,而如今,这朵花却在逐渐枯萎。原来的一头黑发,如今已夹杂着些些银丝,一条细而短的皱纹在母亲的眼角蔓延开来,一堆堆色斑在母亲脸上生根发芽……
修改文:咦,煤气上还温着一锅东西?我刚要打开锅盖看看,身后轻掩着的门又被人推开了。
是妈妈!显然,我们都被彼此吓到了。
“妈,这么晚你还不睡啊?”
“一会儿就睡了,你饿了?我给你盛碗粥!”
“嗯”
妈妈轻轻的来开橱门,取出 小花碗。右手顺手拿起汤勺,在锅里划了一圈,撇开稀粥,盛起一勺黏粥倒在碗里。递给我前,妈妈习惯性的将嘴靠到碗边,吹了吹。
“慢慢吃,别烫着。”
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心中有一股溪流缓缓流过,母亲年轻时,很美丽,就
如同一朵娇嫩的花,而如今,这朵花却在逐渐枯萎。原来的一头黑发,如今已夹杂着些些银丝,一条细而短的皱纹在母亲的眼角蔓延开来,一堆堆色斑在母亲脸上生根发芽……
接过那碗粥,手心传来的温度如一股溪流缓缓流过心房。我抬眼注视着我的妈妈,微笑着看着我的妈妈。她还是那么美丽,只不过原来的一头黑发,如今已夹杂着些些银丝;几条调皮的皱纹悄悄攀爬到在妈妈的眼角;曾经光洁的两颊也有了暗示年龄的黄色色斑……
原文:一朵花儿的生长,是否会有一朵花儿用枯萎来奠基?
修改文:我那如同一朵娇嫩的花儿一样的妈妈哪里去了呢? 一朵花儿的生长,难道真的需要另一朵花儿用枯萎来奠基?
原文:咽下一勺勺温热的粥,就像吞下一颗颗火焰,点燃全身,火焰在我全身中游走,泪珠在眼眶中调皮的打转,倔强的不肯流下,母亲是否为我付出太多?多到无以为报?
修改文:一勺一勺慢慢 吞咽那温热的粥,就像吞下一颗颗火焰,灼烧着我的胃,点燃全身。火焰在我全身中游走,来到眼眶,变成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倔强的不肯流下。母亲是否为我付出太多?多到让我无以为报?
原文:感动是一杯温热散发着香气的咖啡,温暖着整个身体与心灵,且回味无穷,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回到房间,我在记录我成长的笔记本上写下16岁的我对“感动”的理解:感动是一碗温热香滑的米粥,温暖着孩子的身体与心灵,久久不能忘怀!
最让主人公“感动”的细节就是妈妈“忙碌”的身影,这里饱含着妈妈的动作、神态、语言,更饱含这中国母亲“行动多于言语”的爱。而我们的学生却简单的用“忙碌”二字给打发了,怎能不让人心酸?或许,他们是深味其中真情的,但却缺乏生动详细的语言表达。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除了授之以写作技巧外,还要开启他们回望亲情的眼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