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拓展训练 2020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

拓展训练 2020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

来源:意榕旅游网
拓展训练 2020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

一、选择题 1.图1为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宇宙半径,宇宙温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 ( )

图1

①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升高 ②随着宇宙半径的增大,宇宙温度在降低 ③宇宙在不断地收缩 ④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关于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太阳形成在前,地球形成在后 ②太阳形成在后,地球形成在前 ③地球运动特征与太阳系的形成无关 ④地球运动特征与太阳系的形成有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诞生之初会像人类的同卵多胞胎一样有着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最近,一颗编号为“HD162826”的恒星被确实为太阳的孪生“兄弟”。以下不能用以确认“HD162826”为太阳孪生“兄弟”身份的是 ( ) A.质量和太阳相近 B.年龄和太阳相同

C.化学成分和太阳相似 D.形成位置和太阳相吻合

4.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着许多观点,其中就有一种叫做“宇宙胚种论”的观点,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 )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错误的,因为事实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设,至今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证实

5.有很多事实能够作为支持生物进化学说的证据。如图所示,这些生物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这些相似之处和生物进化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

图2

A.这些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这些相似的结构被称为同源器官 C.这些证据被称为比较解剖学证据

D.这些相似之处表明变异是定向的 6.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

A.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了有利变异

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可遗传的变异

7.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呈现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生长着低矮的灌木,灌木下生长着草本植物。造成这种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8.图3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若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关系是 ( )

图3

A.a>b B.a<b C.a=b D.a≈b

9.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10.“桑基鱼塘”是桑茂、蚕壮、鱼肥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对该系统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

图4

A.物质可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C.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减少

D.各级产物均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11.生态系统一般包括 (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2.关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

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若有丰富的食物就能不断地繁殖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二、非选择题

1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表: 数据/类型 释放数目 再回收率 工业污染区 深色蛾 154只 58% 浅色蛾 164只 25% 深色蛾 472只 6% 浅色蛾 496只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现象(填“遗传”或“变异”)。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的。(填“定向”或“不定向”)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_______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动物聪明的表现

(3)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_______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________;在斗争中,具有__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_______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_______学说。

14.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后,现在想要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亮亮家就有这种打算。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亮亮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而亮亮是单眼皮,在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2)双眼皮和单眼皮属于人的眼皮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______________。

(3)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相对于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则亮亮爸爸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亮亮妈妈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亮亮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4)若亮亮妈妈再生一个孩子,孩子为单眼皮的概率是_______;孩子为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 (5)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目的是_______(“降低”或“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近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为生物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年代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5

(1)树根A代表_______,它形成于____中。

(2)A由于____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

(3)鸟类和哺乳类共同的原始祖先是[ ]________。C所表示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请写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 (5)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________。 A.C与蕨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苔藓植物远 B.图中所示脊椎动物中,两栖类是最低等的 C.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 D.鱼类的结构比B的复杂

16.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阅读回答问题:

图6

(1)造礁珊瑚虫体内生活着一种海藻叫做虫黄藻。造礁珊瑚虫生长发育需要的氧气及有机物由虫黄藻提供,而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则提供给虫黄藻。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各种珊瑚,都向见光面扩展,背光面即使有充裕的空间,也不会向这个方向发育。通常在10~20 m深且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浅水区,珊瑚虫才得以充分发育,造出珊瑚礁。珊瑚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方向和范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珊瑚礁和珊瑚岛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______。如图为海岛珊瑚礁发展过程中,不同年份,珊瑚礁体积、生物种类和生物数量的变化。由曲线可知,三者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本图可以反映出____________之间以及生物之间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1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从1863年塞罕坝开围放垦,森林植被随之遭到破坏,后来又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山火连年,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使之成为国家一级旅游资源。

塞罕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维管植物659种,312属。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刺五加[Acanthopanaxsen ticosus(Rnpr.Maxim.) Harms]、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和沙芦草(Agropyron mongo licum Keng);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6科261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至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的

空气湿度高出50%。

(1)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的。但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___________的。

(2)在塞罕坝的“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___。 (3)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4)对生活在塞罕坝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林业科学家通过给部分动物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惯,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5)如果要探究空气中负离子对某一种动物的影响,你在设计实验时要同时设置负离子含量低的空气和负离子含量高的空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结合材料,请你为塞罕坝的保护工作设计一条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 一、选择题

1.B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半径在逐渐增大,说明宇宙在不断地膨胀,所以④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半径在增大的同时宇宙温度在降低,所以②正确。 2.C根据“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可知,太阳的形成早于地球;而从理论依据上可知,地球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运动特征与太阳系的形成有关。 3.A由于恒星在诞生之初有一个或多个孪生“兄弟”,即它们的年龄、化学成分、形成的位置等相类似;宇宙中质量和太阳相近的恒星有许多,A项不正确。

4.D“宇宙胚种论”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确实能够通过这些作出“宇宙胚种论”假设。但是假设毕竟是假设,由于事实证据太少,至今也不能否定也无法证实。现在人们认可的是化学进化论。所以“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设,至今既不能否定也不能证实。

5.D 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A正确;鼹鼠的前肢、江豚的鳍、马的前肢、蝙蝠的翼手和人的上肢,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说明它们属于同源器官,B正确;这些证据被称为比较解剖学证据,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6.A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内在因素)。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

7.A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呈现层次分布,外层光线强,由于植物遮挡越往下光线越少;植物有喜光植物和耐阴植物,外层是喜光的高大乔木,最下面是一些耐阴的草本植物,因此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

8.B人口增长率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幼年个体所占比例越大,人口增长率越高。

9.A群落的分层现象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类的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占据不同的空间。同种生物

的高低不同,不属于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10.C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经过多级利用,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正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的延长会使能量损失增加,C错误;由于各级产物都可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保护了环境,D正确。

11.D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D正确。

12.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但某种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即使有丰富的食物,生物也不可能不断繁殖下去,因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B错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若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所以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正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 (1)变异 不定向 (2)B (3)食物和空间 生存斗争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自然选择

解析 (1)(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14.答案 (1)变异 (2)相对性状 (3)Aa Aa aa (4)1/4 1/2 (5)降低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解析 (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亮亮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而亮亮是单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2)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3)亮亮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而亮亮是单眼皮,其基因组成是aa,故亮亮的爸爸妈妈基因组成均为Aa。(4)两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概率相等,所以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根据遗传规律可知,亮亮妈妈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孩子为女孩的概率为1/2。(5)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概率大。

15.答案 (1)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2)营养方式 (3)B 爬行类 裸子植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4)由低等到高等 (5)C

解析 (1)在一定的条件下,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可以形成一个由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外有一层膜,将其内部与海水相隔开,在原始海洋中,经历漫长、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2)A由于营养方式不同(或能否制造有机物),进化成不同的生物类群。一部分进化为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鱼类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以鸟类和哺乳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爬行类。C所表示的生物类群是裸子植物。(4)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较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来的。(5)从图中可以看出C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苔藓植物近;图中所示脊椎动物中,鱼类是最低等的,不是两栖类;鱼类的结构比B爬行类的简单;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

16答案 (1)共生 珊瑚的生长发育受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制约 (2)生态系统 前4年均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之后趋于稳定 环境与生物

解析 (1)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造礁珊瑚虫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有机物,造礁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造礁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各种珊瑚,都向见光面扩展,背光面即使有充裕的空间,也不会向这个方向发育。通常在10~ 20 m深且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浅水区,造礁珊瑚虫才得以充分发育,造出珊瑚礁。可见珊瑚的生长发育受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制约,从而造成珊瑚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方向和范围。(2)珊瑚礁和珊瑚岛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可知:珊瑚礁体积、生物种类和生物数量在前4年均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可见环境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17.答案 (1)自动调节 有限 (2)鹰 (3)生产者 (4)B (5)设置对照实验 (6)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保护环境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但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有限的。(2)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所以一般来说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在“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鹰。(3)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4)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林业科学家通过给部分动物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属于调查法。(5)如果要探究空气中负离子对某一种动物的影响,你在设计实验时要同时设置负离子含量低的空气和负离子含量高的空气,形成对照试验,使实验结论更可靠。(6)为塞罕坝的保护工作设计一条标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