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龙门吊安装与拆除安全专项方案

龙门吊安装与拆除安全专项方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

(S258-A3标)

(龙门吊安装与拆除)

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四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施工项目S258-A3标

项目部2013年4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2、施工平面布置

二、编制依据

三、实施范围和工期四、编制原则

五、安全组织机构

六、施工机械设备七、龙门吊安装八、龙门吊拆除九、安全防护措施

十、安装与拆除注意事项

十一、主要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十二、应急预案

龙门吊安装拆除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苏震桃公路北接苏州市友新路,经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跨东太湖连接松陵、菀坪、横扇、震泽、桃源等主要乡镇,至苏浙省界,是太湖东岸地区与浙江嘉兴之间重要的省际交通干线。本合同段为第三合同段,路线走向由北向南布设,起于长湖申线桥头K35+300,路线向南止于青云中学东侧K44+000处。主线路基长8.7Km,其中桥梁长度0.949Km,包括青云跨线桥和8个中桥。

根据现场生产工作需要,本工程在K40+880主线西侧位置设置钢筋制作加工场,加工场内设置5T龙门吊一台,主要技术参数:跨度21m,起吊重量5t,起吊高度6m,起吊提升速度8m/min。

为保证此次安装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保证机械和人员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特编制本安装拆除方案,本次安装任务由吴江市万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2、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标准化指南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及职工宿舍设在青云社区华强物流院内,钢筋堆场及制作场、钻孔灌注桩砼搅拌场地及办公室、职工宿舍设在青云港西北侧K40+880位置。

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二、编制依据

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

2、《起重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3、《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公差》GB/T10183.1-20054、《起重机安全规程》GB6067.1-2010

5、苏震桃公路(南段)新建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指南

6、S258-A3标合同段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实施范围和工期

1、实施范围

苏震桃公路吴江南段新建工程S258-A3标段钢筋制作加工场5T龙门吊安装与拆除。

2、工期

龙门吊计划在四月中旬安装,钢筋工程结束后拆除,安装与拆除计划实施工期各5天。

四、编制原则

1、认真、全面、系统做好钢筋加工与制作场龙门吊机安装及拆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2、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安全技术规程。确保龙门吊安装质量,为实现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顺利进行提供机械保障,以适应施工组织安排的要求。

3、有效对龙门吊安装、拆除过程监控,防止一般及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安全组织机构

龙门吊安装与拆除,由项目部进行安全管理,现场负责人胡扩军,专职安全员李世全;由吴江市万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负责安装,现场施工负责人沈金其。

六、施工机械设备

表1 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设备序号12

设备名称25t汽车吊50t汽车吊

数量1台1台

主要检测仪器序号12

仪器名称DS3水准仪500V兆欧表

数量1台1台

345678910

2t手拉葫芦φ11钢丝绳交流电焊机气割设备砂轮切割机角向磨光机安全带电工套件

4台100米2台2套1台2台4副1套

345678910

多用电表50m钢卷尺1m钢直尺100mm塞尺框式水平仪0-200游标卡尺0-200N弹簧秤手虎钳

1台1把1把1把1台1把1把1把

七、龙门吊安装

工艺流程图

图一 龙门吊安装部序图

(一)安装前的准备

1、设置牢固的地锚;

2、准备缆绳(钢丝绳)和手拉葫芦(调节松紧度用),并事先

拴挂在支腿上部(便于拆卸地方);

3、在主梁两端栓挂足够长度的牵引绳,以便主梁起吊后调整方

向;

4、起吊前必须开好班前会,由现场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宣布

作业要点、注意事项、安全要求、人员分工等;

5、司机、指挥员、作业人员要相互明确并熟悉指挥信号、手势

和联络方式;

6、必须确定一个专人,统一指挥吊车。指挥信号一定要明确、

果断、清晰、响亮,站立在司机看得见的位置;

7、清理作业现场,拉设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设专

人进行防护。

(二)轨道的复检

1、轨道应可靠固定,螺栓不得松动,压板不得变形,轨面不得有裂纹、疤痕和影响安全运行等缺陷;

2、两轨道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

3、轨道顶面的纵向倾斜度不大于3/1000,且全行程内高低差不大于10mm;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的标高相对差不大于10mm;

4、轨道接头采用对接布置;

5、轨道接头处高低差、错牙不大于1mm。(三)龙门吊安装1、起重机各主要结构件摆放到起吊位置;

2、吊装行走梁,放到指定位置并支垫稳妥;吊装门腿,用定位螺栓连接门腿和行走梁之间的法兰连接板;

本设备共有两个门腿和两个行走横梁,门腿每个重量3.25T,横梁重2T。拼装过程为立拼,首先将支腿吊放到位,再将两个支腿和横梁进行拼接。

行走梁和门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架设过程中使用缆风绳将支腿的顶部和地锚进行拉结,以保证行走轮在轨道上的稳定性。缆风绳选用直径9mm,钢丝绳的公称抗拉强度为1400MPa。每个支腿布置4根缆风绳,缆风绳与支腿的夹角取45°,整个过程需要一台50T汽车吊与一台25T汽车吊配合。整个安装过程在轨道梁边进行组装。

地面组装示意图如下:

图二、架设支腿

3、分别用缆绳、地锚固定两个支腿,用手拉葫芦调整支腿的垂直度;

4、组装好大梁;后再用吊车把主梁与门腿连接,整个大梁安装结束后吊装。

5、试吊:主梁吊起100~200mm后,停车检查平衡情况,必要时加适量的配重,保证主梁水平吊起。检查绳索栓挂捆绑和衬垫情况,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反复升降几次,检查制动情况,必要时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确认不打滑不溜勾;

6、在吊装指挥员的指挥下,正式吊装主梁。尽量半路不停,一次平稳起吊成功送到位。顺序为:起升—旋转—变幅(吊车A趴臂,吊车B起臂),整个吊装过程在指挥员的严密控制下进行,避免出现二吊车受力失衡;

7、将支腿缆绳间断松开(中间的先不松开),牵引移动支腿,与主梁基本对位后,将缆绳重新绷紧,并用手拉葫芦调整垂直;

8、上人:停在脚手架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到上边一定要把安全带挂在牢固的地方;

9、然后将主梁慢慢放下,同时在上边人员的指挥下,吊杆前后左

右适量进行调整,待座板对正后,将定位钎打入螺栓孔,穿入定位螺栓,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上下法兰座板;

10、拆卸栓挂主梁的钢丝绳,撤走汽车吊;11、铺设电线电缆,固定电气箱柜;12、电气安装;

起重机安装完毕后,电器及机械工程师将对起重机全面检查,无问题后将通电试机,现场负责人将对该机各部位调试作自检记录,以保证将存在问题完全排除,达到该设备运行各项标准后,调试完毕提交使用单位及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13、安装各种附件,减速机加油;

14、拆除支腿上部脚手架,撤下支腿上的所有缆绳和临时爬梯。(四)试运行

1、试车前准备和检查

1)、按图纸尺寸和技术要求检查全机:各紧固件是否牢固,各传动机构是否精确和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钢丝绳缆绳是否正确,绳头捆扎是否牢固。

2)、检查起重机的组装是否符合要求。

3)、电气设备必须完成下列工作后方可试车。

①用兆姆表检查全部电器系统和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②切断电路,检查操纵线路是否正确和所有操纵设备的运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必要时进行润滑。

2、无负荷试车经过上述检查,全机均已正常后,无卡死现象,便可进行无负荷试车。步骤如下:

1)、起重行车试车:

空载电葫芦沿轨道车来回运行三次,此时车轮不应有明显的打滑,车轮应制动平稳可靠。

2)、空钩升降:

使空钩上升下降各三次,起升限位应准确。3)、大车行走:

将电葫芦停于主横梁根部,使大车沿纵向轨道全长慢速行走两次,以验证轨道。然后以额定速度往返行走三次,检查运行机构之工作质量。启动和制动时,车轮不应打滑,运行平稳。

3、负载试车:

无负载试车情况正常后,才允许进行负载试车,负载试车分静载试车和动载试车两种。

1)、负载试车的技术要求①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焊接,螺栓联接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②机械设备、金属结构、吊具的强度和韧度应满足要求。③制动器动作灵活、减速器无噪音,工作可靠。④润滑部位润滑良好,轴承温升不超过规定。

⑤各机械动作平稳,无激烈振动和冲击。如有缺陷,应修理好后,再进行试验。

2)、静负载试车

电葫芦起升额定负载,于主横梁上往返几次以后,将电葫芦运行到跨中,将重物升到一定高度(离地面约100mm),静置10min,此时测量主梁下挠度。如此连续试验三次,且第三次卸掉负荷后,主梁不得有残余变形,每次试验时间不得少于10min。

于上述试验后,可作超额定负荷的20%试车,方法和要求同上。3)、动负荷试车静负载试车合格后,方可进行动负载试车。

电葫芦提升额定负载做反复起升和下降制动试车,然后开动满载电葫芦沿轨道来回行走3~5次。最后将满载电葫芦开到门架根部,让起重机以额定速度与大车轨道往返2~3次,并反复制动和启动。此时机构的制动器、限位开关、电气操作应可靠,准确和灵活,车轮不打滑,机架振动正常,机构运转平稳,卸载后机构和机架无残余变形。

3、超负荷试车

上述试车结果良好,可取额定荷载的125%(按5%逐级加荷)做超负荷试验,试验项目和要求与上述相同。

各项试验合格后,报吴江区专业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八、龙门吊拆除

(一)拆除前的准备工作1、切断总电源。

2、现场勘查,拆除用吊车吊点位置的勘查、拆除各个部件的吊点勘查、拆除下来的部件的摆放位置的勘查等。

3、清楚现场所有不安全的因素,有不安全的因素不允许拆除。4、检查各个起吊要的钢丝绳、吊钩、留绳等设备的安全性。(二)拆除顺序

电器部分—主梁—门腿—地梁—清理现场(三)拆除方法

先用钢丝绳将各个门腿固定好,用槽钢将行走梁固定在道轨上面,固定期间要检查各个固定点的绳扣是否锁紧,将电器部分(电缆线、各个电器等)拆除下来。

将汽车吊与主梁固定好,在主梁两端各系一条足够长的留绳,留绳两端各站一人拉住留绳(主要负责不让起吊物体摆动),起吊等各吊主梁的钢丝绳稍稍绷紧时停止起吊,检查各个吊点的安全,然后将固定螺栓松下,将主梁放在指定位置。

按照以上方式将行走梁和门腿逐个拆除放在指定位置。拆除完毕。

九、安全防护措施

1、吊装工作区内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其中臂下严禁站人;2、身体不适的工人不能进行高空作业,作业前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明确重点措施方法,按既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作业;

3、安装起重机横梁、电动葫芦及电器系统时,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带;

4、不准超负荷吊装,吊装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带工具袋,不能在工作中嬉闹,必须认真作业;

5、严禁工人站在被吊运的构件上,构件上也不能摆放零星物件;6、吊运时,绑扎方法要可靠,以防止中途落下伤人和起重机因失重而倾翻;

7、吊装过程应由专人负责指挥,信号要求准确、明确到位;8、电工须穿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不违章操作;9、构件吊装到位后要求固定可靠,再进入下一步操作,严禁将构件浮放在某一处,以免落下发生意外;

10、设备工具摆放整齐、合理,做到安全、有序;

11、安装拆卸作业中,应严格按安装顺序进行,作业时严禁抛掷物件。

十、安装与拆除过程注意事项

1、保证龙门吊安装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提高各防护措施的技术参数;

2、安装龙门吊所用起重机应装有音像清晰的喇叭、电铃或汽笛等信号装置,在起重量臂、吊钩、平衡重等转动体上应标以鲜明的色彩标志;

3、起重机吊钩上须持有防脱钩装置;

4、起重吊装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5、在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吊装作业,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6、安装立柱时应先检查地脚螺栓是否固定牢靠再安装立柱;7、检查各连接部件的螺栓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每安装一个

部件后螺栓都要拧紧再安装下一个部件;

8、重物提升和下降速度应平稳、均匀,不得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应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

9、作业中所使用钢丝绳应有制造厂签发的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当无证明文件时,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应根据所吊重物的重量和提升高度,调整起重臂长度和仰角,并应估计吊索和重物本身的高度,留出适当空间;

11、起重臂伸缩时,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在伸臂的同时应下降吊钩。当限制器发出警报时,应立即停止伸臂;起重臂缩回时,仰角不宜太小。

十一、主要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内容

伤害类别触 电

产生的原因

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现场积水、潮湿、接线方式或电器灯具使用不当。

高处作业部位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通道损坏或通道不畅,照明不足等。

工器具、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缺陷或选择错误。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使用的角磨机、电焊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存在故障或操作方法不正确。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氧气、乙炔未按规定放置,采用火焰矫正未清理周边环境等。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

控制措施

落实技术交底,加强人员教育,清理现场积水。

加强教育,进行作业前的检查,设置防护设施。

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加强设备检修,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强设备检修,学习操作规程。

加强用电检查,更换和检修破损电线、设备工具。

操作规程,配备消防器材,做好日常检查。人员规章制度,培训教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1

施工准备

触 电

火 灾

2

结构矫正拼装

灼 烫

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构件转运过程中的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构件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工具使用方法不正确等。使用的矫正机等设备老化,操作人员失误及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差等原因。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装构件清理不仔细致使杂物高处坠落,附件绑扎不牢固,工具使用不正确等。穿硬底鞋、照明不足、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

使用空压机、角磨机等机械设备存在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构件放置不规范,工具使用不正确,高空坠物等。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育,设备工具设置防护罩。

加强人员教育,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

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加强设备检修,学习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人员教育,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

加强人员教育,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配备工作鞋,设置防护设施,对人员加强教育。

加强设备检修,学习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用电检查,更换和检修电器设备,对人员加强教育。

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加强人员教育,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

配备工作鞋,设置防护设施,对人员加强教育。

人员规章制度,培训教育,设备工具设置防护罩。

加强用电检查,更换和检修破损电线、设备工具。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3

吊装

高空坠落

机械伤害

触 电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4

定位及连接

灼 烫

触 电

机械伤害

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穿硬底鞋、高空作业面未满铺竹跳板,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构件放置不规范,高空坠物等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设备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使用的电焊机、电动工器具,照明灯具及线路漏电等产生的危害。

焊接、切割时产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或氧气、乙炔摆放不当,漏气,回火等。劳保着装不当而引起的电弧灼伤,气割烫伤或使用的切割设备,工具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良等。

使用的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等产生的危害,操作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用具等。穿硬底鞋、照明不足,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等。

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操作、指挥人员失误等。工具使用不当、高空坠物等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

加强设备检修,学习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人员教育,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

配备工作鞋,设置防护设施,对人员加强教育。

加强人员教育,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

加强设备检修,学习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设备检修,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强用电检查,更换和检修破损电线、设备工具。

严格按消防管理制度操作,配备消防器材,做好日常检查。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培训教育,设备工具设置防护罩。加强用电检查,更换和检修电器设备,对人员加强教育。

配备工作鞋,设置防护设施,对人员加强教育。

加强人员教育,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加强人员教育,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5

结构总装(结构拆除)

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 电

火 灾

灼 烫

触 电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电设备拆装

6

起重伤害

车辆伤害

运输电气设备车辆状况不良,运输现场不畅及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等。

线路断路等引起的火花引燃易燃物等。电弧光灼伤等。

车辆未定期检修或保养,构件捆绑固定不牢,施工现场狭小,操作失误,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操作、指挥人员失误,吊具、捆绑方式不符合要求,绳索、吊具存在缺陷或选择错误等。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穿硬底鞋,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意识不足等。

高空坠物,工具使用不当等。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保护失效,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使用的机械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缺陷,操作方式不正确等。

加强设备检修,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更换破损电线,电工加强对用电设备及线路的检修。

使用劳保防护用品。加强车辆日常保养和检修,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加强人员教育,按操作规程捆绑、起吊,加强检查,发现缺陷立即更换。

配备工作鞋,设置防护设施,对人员加强教育。

配备工作鞋,设置防护设施,对人员加强教育。

技术交底,加强教育。加强用电检查,更换和检修电器设备,对人员加强教育。

加强设备检查,学习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培训教育。

火 灾灼 烫车辆伤害

7运转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8

试运行

触 电

机械伤害

十二、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项目部对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时能有效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和职责组长:黄志男副组长:王峰标

组员: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及龙门吊安装施工队队长(二)应急反应预案1、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首先事故发现人员上报项目部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上报项目经理。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在24小时之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2、现场事故应急处理2.1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1)现场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 并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当电线或者带电体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者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品作为救护工具,打开电线或者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的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忌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体。

(2)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同时拨打120寻求紧急救援。

(3)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心跳停止,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

(4)维护好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员,等待120救护车的救援。2.2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处理

(1)将伤员抬到安全的地带。

(2)立即拨打120寻求紧急救援。

(3)若发现伤者呼吸或心跳停止,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

(4)对伤者进行止血,包扎伤口。

(5)伤者若发生骨折,应立即用夹板对其受伤部位进行固定。(6)维持好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员,等待120救护车的救援。

附:龙门吊安装与拆除资质、平面示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