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语文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导学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五 古代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读、背诵《郑人买履》,理解大意。 2. 掌握重要的词语意思,会翻译关键句子

3. 明白《郑人买履》蕴含的道理: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重点难点】

1. 掌握重要的词语意思,会翻译关键句子

2. 明白《郑人买履》蕴含的道理: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自主导学】

1. 《郑人买履》选自 ,作者 , (朝代)人,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 给加点的字注音。 买履( ) 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遂不得履( ) ....3. 解释加点的字。 买履 至之市 .. 而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 自度其足 .. 反归取之 及反 .. 遂不得履 宁信度,无自信也 ..4.填空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 。 ②及反,市罢, 。

③人曰:“ ” 曰:“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6. 简洁概括课文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7. 《郑人买履》中那个“买履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则寓言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8. 《郑人买履》中的买履人的可笑之处是什么?

第 - 1 - 页 共 5 页

【反馈检测】

9.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各题。(20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 翻译下列句子。(9分) ①至之市,而忘操之。

②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2)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6分)

①而置之其坐 ② 至之市, ③而忘操之 ④何不试之以足 A做代词,代物的: B做动词用的:

1. 最能体现郑人愚蠢的一句话是 (2分) 2.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3分)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杀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①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②,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③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④,自能出之。”即采⑤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盛器。 ②既不得出:头缩不出来。 ③语(yù):告诉。 ④斩头:指斩骆驼的头。 ⑤采:采纳。

⑴在下面的句子中加一个逗号。 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⑵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 .② 而复破瓮 .

③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 .

⑶翻译句子。

汝莫愁,吾教汝出。

⑷说说你读了这则寓言后的收获。

第 - 2 - 页 共 5 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熟读、背诵《刻舟求剑》,理解大意。 2.掌握重要的词语意思,会翻译关键句子。

3. 明白《刻舟求剑》蕴含的道理: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的词语意思,会翻译关键句子。

2. 明白《刻舟求剑》蕴含的道理: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自主导学】

1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 编者是 12.给加点的字注音。 涉江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不亦惑乎( ) 遽契其舟 ( ) ( ) ...

13. 解释加点的字词。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遽契其舟 ..舟止 是吾剑之所从坠 ..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14.翻译下列句子。 ①遽契其舟。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5. 用自己的话说说《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自主合作探究】

16.你觉得《刻舟求剑》中掉宝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17.《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18.你能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吗?

第 - 3 - 页 共 5 页

【反馈检测】(20分)

19. 读句子,回答问题。(8分)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4分)

(这个郑人自己去集市上买鞋,却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码。这个“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分)

(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4分)

(1)郑人最可笑的“言”:

(2)楚人最可笑的“行”:

21. 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告诫他如何做事情。(4分)

22. 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中。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比一比,看谁写得多。(4分)

五 古代寓言二则 1.《韩非子》 韩非 战国 2. lǚ duó dù suì

3.鞋 到„去 同“座”座位 拿,携带 量好的尺码

量长短(动词) 同“返”返回 到,等到 终于 不 4.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②市罢,遂不得履。

5.①有个郑国人,想去买双鞋,先自己量好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②已经拿到了鞋子,(才发现忘记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 6. 写一个要买鞋的郑国人因为忘记了带量好的尺寸,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从而说明做事情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道理。

第 - 4 - 页 共 5 页

7. 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而又愚蠢的人。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 8. 只相信量好的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9.(1)等到他到了集市上,却忘了拿自己量好的尺码。

等到这个郑人回到集市上,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①指量好的尺码 ②到„„去 ③指量好的尺码 ④指鞋A:①③④B:②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说明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10.⑴如此痴人,世人所笑。

⑵①吃②又③代养驼之人

⑶你不要忧愁,我告诉你使骆驼出来的方法。

⑷遇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11.《吕氏春秋》 吕不韦

12. shè zhuì huò jù qì

13. 渡江 掉 立即,匆忙 雕刻 停止 这儿 像这样 糊涂

14.①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 ②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③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15..文章写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剑掉入河中,却在江边根据刻在船上的记号找剑,结果一无所获的事情。告诫人们: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结果。

16.不动脑子,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把两者都看成静的事物了。

(4)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人,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17.“刻舟”是把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 18.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顾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人,说明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19.(1)反映他思想僵化,宁可信“度”而不信自己的脚。

(2)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的了。启示我们要尊

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20.(1)宁信度,无自信也。(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1.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只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墨守成规,才能把事情做好。 22. 如: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

第 - 5 -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